三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在这些时间里,有作为的君主,都在认真勤勉发展国家。
那些昏庸无道的君主,可能因为没被点到名,没被天幕处理,依旧我行我素,不知悔改,嚯嚯百姓。
点到名的,经过天幕改造后正在努力了。
虽然努力的结果还不知道如何,但起码已经开始干人事儿了。
各朝各代的百姓们仍旧在为生存、生活而努力。
这天幕已经成了古代所有人都期待的一种娱乐方式了。
-
时间一到,天幕准时出现。
【上期盘点了亡国时期的女子,这次盘点的是开国时期的女子。】
【本次盘点为三个人,她们被称为“周室三母”。】
【她们是:太姜、太任、太姒。】
【这太姜是周朝先祖古公亶( dǎn)父的正妃,周文王的祖母。】
【太任是西伯侯季历的正妃,周文王的母亲。】
【太姒则是周文王姬昌的正妃,周武王的母亲。】
-
清康熙年间。
宫廷画师兼钦天监官员焦秉贞刚刚完成了《列朝贤后故事》共十二幅画。
其中其中有两幅画是取自的太任的事迹。
一幅画叫葛覃( tán)亲采,一幅叫孝事姜周。
葛覃亲采讲的是诗经中称颂太任,亲事农桑,采摘织布的原料。
孝事姜周则是太任孝敬自己的婆婆太姜。
还有一幅画麟趾贻休,讲的是太姒。
这幅画是说太姒品德高尚,德行仁厚,瑞兽麒麟都被吸引出现了。
看见自己画中的人上了天幕,焦秉贞觉得周室三母一直是贤德的典范,上天幕是理所应当。
-
商武丁时期。
“好啊,天幕这下可算说清楚了!孤这下知道是谁灭了我们大商了!”
“快命人把这周朝先祖的名字都记下来!这古公亶父、季历、姬昌一个都不许跑!以后出现了抓来给我大商做事!”
武丁开心的指挥着众人把天幕上的东西都记录清楚,以备后人参考,期待着让大商不再覆灭。
根据天幕的奖励,武丁他们已经能做出可以使用的毛笔了,但是会用笔的人不够多,而且也还没练好字,写不好字,所以武丁还是采用了最原始的方法,先让人刻字记录。
下面刻字的人刻的费劲,一点都不敢歇,害怕遗失了什么内容没有刻进去。
武丁看着下面人刻字不容易,心里计划着要专门培养一批人去练字才行,还要加快造纸的进度,目前的纸还不够好,用着掉渣,还不能拿来书写。
整个商朝都在努力,各司其职,一片欣欣向荣。
-
【公亶父在周人发展历史上是一个重要人物。】
【太姜不仅是公亶父的正妃,更是公亶父的得力助手、左膀右臂。】
【在豳( bin)地时,他们继承先祖遗风,勤于农桑,太姜会和公亶父一起亲自下地,不怕劳苦。】
【每当公亶父有事和太姜商量时,太姜也会提出好的意见,从未出过一次坏主意。】
【周围的人因为他们的贤名,纷纷前来归附。】
【后来因为戎狄威逼进犯,于是公亶父带领族人从豳搬到了岐山下的周原。】
【也就是从今陕西彬市和旬邑县一带搬到了今陕西岐山北。】
【搬过来后大力发展农业,采取了一系列创建国家文明的举措,周也因此开始兴盛。】
【太姜还为公亶父生了三个儿子,身为母亲她以身作则,教子有方。】
【她的孩子们从小到大从未在德行上有失过。】
-
后世有人讨论。
“母亲对孩子的影响确实很大,虽说那孟母三迁,是因为孟母觉得环境影响了孩子,但是孟母肯定也是德行好的人。”
“是啊,身边人的环境会影响到人,这母亲是日常与孩子接触最多的,母亲德行好,孩子定然会受母亲的影响,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
“这太姜确实是会教育孩子,三个孩子都有出息,后面的后代也很厉害!”
“有一个德行好的主母是一家之福!”
-
【太任是任姓,也称作大妊,她是周文王姬昌的母亲,也是历史上有记载的胎教先驱。】
【太任她端庄严谨,凡事合乎仁义道德才会去做。】
【她嫁给季历后,仰慕婆婆太姜的美德,对婆婆十分孝敬。后世也留下了“孝事姜周”的故事和美名。】
【她主持后宫持身端正,宫廷上下一片肃穆祥和。】
【在太任怀孕的时候,她不去看不好的事情,也不去听淫逸无礼的声音,口中也不讲傲慢自大的言语。】
【她保持端庄,不会歪着睡觉,不会斜着坐,也不会站着跛脚。】
【切割不好,气味不正的食物不吃,摆放不正的席子不坐,晚上还会让乐师朗诵诗歌。】
【等到姬昌生下来就十分聪明,太任教他一,他就能知道十,人们纷纷夸赞是太任胎教做的好。】
-
唐贞观二年初。
长孙皇后正怀着孕。
“观音婢,不如我们也试试给腹中的孩子读诗书?”李世民询问着长孙皇后。
“陛下,你怎知我没有给孩子读诗书呢?臣妾平日看书时,偶尔也会读给他听的。”长孙皇后满脸的笑意看着很是慈爱。
李世民将长孙皇后抱进怀里,“观音婢即使不读诗书给腹中孩子听,我们的孩子也是很聪明的,你看承乾和青雀多聪明!”
-
西汉元朔元年。
此时的汉武帝已经二十八岁了,在位十二年了,还没有一个儿子,他很急。
但是有一个好消息就是为他生了几个女儿的卫子夫又怀孕了。
看了天幕说的胎教,刘彻觉得方法不错,于是打算安排宫人每天去卫子夫那里,给腹中的孩子胎教,给孩子读诗书经史,万一这个孩子是儿子呢?
如果是个儿子,生出来又很聪明,那必是天佑大汉!
刘彻很期待,遂决定多去陪陪卫子夫,亲自给孩子读读诗书。
-
听了天幕的胎教,读书人家中原本很多就会重视胎教,这下更在意了。
一些有条件的,但没听说过胎教的人家,都纷纷学习太任的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