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本次盘点的对象是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他是西汉时期的落下闳。】

【落下闳复姓落下,名闳,字长公,巴郡阆中人,也就是现在的四川阆中人。】

【落下闳常年潜心研究天文星象,后来在家乡阆中慢慢的小有名气。】

【西汉建立时,继续沿用的秦朝历法,也就是颛顼( zhuān xu)历,颛顼历以十月为岁首,闰月放在九月之后,称为后九月。】

【但颛顼历到汉武帝元封年间时已经经过一百多年,误差积累十分明显,出现“朔晦月见,弦望满亏”的实际月相超前历谱的现象。】

【朔是指每月月初,晦是每月的最后一天,望则是十五月圆之日,弦是月中分之时,上弦为农历初七、初八,下弦为农历二十二、二十三,也就是说,在汉武帝年间,已经出现了初一见到月亮,十五的月亮不圆了这样的情况。】

【在太史令司马迁等人的上书建议下,汉武帝同意改历,并下诏书广泛征聘民间天文学家。】

【落下闳在同乡太常令谯隆的推荐下,从阆中来到京城长安参加改历工作。】

【在改历的过程中,发生了十分激烈的争论。】

【民间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唐都等二十多人以及官方的公孙卿、壶遂、司马迁都有各自的方案。】

【每种说法相持不下,最后形成了十八种不同的历法。】

【经过多次仔细对照比较,汉武帝认为落下闳和邓平、唐都等人的历法优于其他十七种,于是采用此种历法,于元封七年颁行,并改元封七年为太初元年,因此新历也称为太初历。】

-

秦朝,咸阳。

“李斯,你有没有注意天幕最近几次盘点,频繁出现的‘元朔’、‘元封’、‘太初’这些纪年说法?”

始皇帝早就发现了,天幕从汉武帝开始,就和前面几个皇帝的纪年叫法不一样。

李斯立刻答道:“臣也注意到了,这也许是从汉武帝时期才开始实行的一种叫法?”

始皇帝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朕知道了,刚刚留言问了天幕,神仙说这是从汉武帝开始的,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称为‘年号’,从‘元封’改为‘太初’称为‘改元’。”

李斯也反应过来可以问天幕,自己还在这里猜,有点尴尬。

“臣认为大秦也可以使用此方法,一来方便史官记录每年发生的大事,二来后人若是查阅史书,也能更加方便明了。”

秦始皇思考着如何实施这个建议。

-

汉武帝时期。

已经开始抗击匈奴的汉武帝刘彻此刻有点骄傲,因为天幕盘点的又是自己时期的人物,这样就能知道更多发生在自己统治期间的事情。

卫青被派出去打匈奴了,暂时也没处理政事,所以今日刘彻一个人在看天幕。

“如今通过天幕已知朕打击匈奴,发现了第一位女医,如今还有改历法,看来朕在位期间干了不少事!”

“上次说女医的记载不够清楚,朕如今也让人详细记载了,天幕多讲点朕这个时期的,朕也好让大汉更强!”

刘彻想到自己的功绩十分满意,同时畅想着要让大汉成为这片土地最强大的存在。

另一边,四川阆中。

落下闳很意外自己能上天幕,因为在此之前,天幕没有播放盘点过天文学家的事迹。

在他看来,前人甘德、石申这些先人都没有上天幕,自己在家研究天文,定也是没有什么资格上天幕的。1

“将来我竟有幸参与了改历工作!”

“不知后世的星宿研究的如何了?这茫茫星空真让人忍不住探究。”

-

【太初历实行后,受到包括司马迁、张寿王等人的反对,张寿王甚至还提议改回到殷历。】

【然而经过朝廷组织的一次为期三年的天文观测,同时校验太初历和古六历的数据,结果表明太初历更符合天象。】2

【从此太初历一直使用了将近两百年。】

【为了表彰落下闳的功绩,汉武帝授他以侍中之职,落下闳却坚持推辞不受。】

【太初历在很多方面超越颛顼历,此种历法与农业生产结合,并且规定以无中气之月为闰月。】

【在二十四节气中,位于偶数的如冬至、大寒、雨水、春分等叫做中气,凡是月份中没有遇到中气的,其后应补一闰月,这种方法比以前的年终置闰月法合理很多。】

【太初历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记载的历法,在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

清朝乾隆年间。

还是小女孩的王贞仪十分认真的看天幕。

从小就对天文感兴趣的她,已经读过一些有关天文方面的藏书,这次讲的太初历她也学过,非常敬佩这些先人。

“我要多读书,要跟这些先贤学习!我也想成为天文学家!”

王贞仪的爷爷王者辅看着这个小孙女从小就好学,鼓励她:“祖父相信你一定可以成功!”

-

【落下闳还提出“浑天学说”,他是浑天说的创始人之一。】

【而浑天仪据说也是落下闳发明,经东汉时期科学家张衡改进,在中国用了两千年。】

【他还测定了二十八宿赤道距度(赤经差),这些数据一直用到唐朝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才由僧人一行、梁令瓒等重新测算。】3

【落下闳还第一次提到交食周期,认为十一年应发生二十三次日食。】4

【他知道《太初历》存在缺点,所用回归年数值太大,很有预见的指出“后八百年,此历差一日,当有圣人定之。”实际上,每一百二十五年就差一日,到公元85年就实行改历。】

-

汉武帝时期,太初年间。

已经编成太初历的落下闳回到了阆中。

“没有到八百年吗?是哪里的测算数据出了问题吗?”

落下闳听到天幕说的他预测的和实际的不同,因此分外关注,想要弄清楚是不是自己数据出了问题。

若是让后人知道落下闳的想法,定然十分惊叹,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得到如此结果,已经是很厉害了。

1甘德:战国时人,一说齐国人,一说楚国人。世界上最古老星表的编制者和木卫三的最早发现者。

石申:战国中期魏国人,晚于甘德,是以其姓名命名月球背面环形山的中国人之一。

后人把这二人的天文学着作结合起来,称为《甘石星经》,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天文学着作。

2古六历: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

3一行:唐朝僧人,本名张遂,编成《大衍历》

梁令瓒:他创造的黄道游仪为《大衍历》的编修提供了先决条件,后来他和一行合制“水运浑天仪”,是当时中国独有的天文钟,在世界天文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他还发明了自动报时装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机械钟。

两人用黄道游仪测量二十八宿距天球极北的度数,在世界上第一次发现了恒星位置变动的现象,比欧洲要早约一千年。

4交食周期:指日食和月食发生的周期性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