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人进了屋子,白晓拿到高明启的画稿看了起来。

因为昨天晚上他推到重新绘画,所以稿件只有寥寥几张,白晓很快就翻完了。

“这有这么些吗?后面的剧情什么呀?”

白晓捧着画稿,好奇地望向高明启,她的好奇心被高明启勾了起来。

这几张画稿的内容刚介绍完嘎子的身份背景,嘎子还有八路军侦查队长老钟叔悉数登场,一应剧情即将展开,可是画稿的内容到这里就戛然而止。

“后面的剧情正在设计当中,我这两天感觉对绘画有了新的理解,就把以前画好的内容推翻了,重新画了一遍,所以还没来及得往后画。”

白晓小嘴嘟起,只能无奈地点了点头,眼睛又落在画稿上面,满眼都是欣赏的神采。

突然,她抬起头询问道:“高明启,你下个礼拜还来吗?”

“下个礼拜?我不知道,要等到那天看看有没有别的事情。”

今天来拜访白老师,也是高明启突发奇想,并没有和白老师约定多久见一次面。

白晓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后面的剧情,有些不好意思地询问,“如果你画了新的画,能不能带过来让我看看呀。”

高明启看着眼前直勾勾盯着他看的女孩,两只大眼睛忽闪忽闪,口中说不出拒绝的话。

“好吧,我尽力,要是有新的画我就来白老师这里。”

“耶!太好啦。”

白晓很快就被她妈妈叫了出去,这姑娘一大早起来还没有洗漱,光顾着看连环画了。

白孟诚返回书桌前,从一沓书卷中翻找出一份报纸。

“明启,你来看看。”

报纸平摊在书桌上,白孟诚手指在中间一个新闻上面。

“冀省美术出版社正在邀请画师为连环画画封面,据我了解,他们邀请了不少知名的油画家和国画家。但是今天我看了你的画稿,我认为你可以往这里试试投稿。”

相较于连环画内容,封面一般需要更精细的画工以及色彩使用。一本连环画问世,读者最先接触到的正是封面。

制作优良的封面更容易被读者接受,刺激销售。

五十年代是新中国连环画的第一个黄金期,各路绘画大家如徐悲鸿、齐白石、吴湖帆、刘海粟、陈少梅,陆俨少等曾留下墨宝。这些美术史上的巨匠用他们的笔画,给当时的群众性读物小人书增添了无尽的光彩。

至于白孟诚为何向高明启推荐,让他尝试画封面。

一方面是因为看过高明启的画稿以后,认为他的画工已经没有问题。

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原因,稿费。

自1955年开始,上海新美术出版社率先邀请知名画家为连环画画封面,稿酬大概20到30元每幅不等。

如今书画市场不景气,人们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就已经很艰难,当然就无暇欣赏书画。

所以各路画家转入连环画行业,能画几幅连环画封面,收入就颇为可观。

“这次冀省美术出版社给邀约连环画封面,初始稿费设定在10块钱,若是知名画家。每张画更是增长到20块钱。”

白孟诚能够看得出高明启家境一般,从他的工作,以及日常穿着都能看出来。

想来高明启萌生创作连环画的初心,也是为了稿费。

但是一本连环画从创作开始到结束,需要耗费的时间太久了,很有可能作者在绘画的过程中,就因为现实困难而放弃作画。

于是白孟诚就想到,让高明启多一条赚取稿费的门路。既能够锻炼画功,若是画稿被出版社采纳,又能拿到一笔稿费。

“你要是有兴趣的话,就先以嘎子的故事为主题,设计一幅封面。我可以帮你找一个美术老师,教你学习怎么运用色彩。”

“太感谢您了白老师。”

白孟诚的诚意让高明启深受感动,有这样的机会他自然会牢牢把握住。

“那说好了,等下个礼拜来我家。你给晓晓看新的画稿,我给你找一个老师。”

两人正说着的时候,白孟诚的儿子白杨从外面回来了。

今天街道办没任务了,不用加班,他一大早把昨天写好的报告交到领导家里后,就返回自己家。

“小高。”

自从上次劳卫制体育测验之后,他们俩中间基本没怎么见过面,主要是白杨太忙了。

“好久不见,白哥。”

“半个多月了吧,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呢,在家里总是听我爸提起你的名字,你要是再不来,我就要去你们院把你抓过来了。”

确实,高明启这些日子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白天干活晚上画画,期间就和白老师通过一次信。

要不是在信件里知道高明启还在创作,白孟诚真有可能上门找去了。

因为白杨回来了,高明启计划中午前离开的想法破灭了,连带着还和白老师父子俩喝了一杯。

到了下午,高明启只能酒后驾驶,晃晃悠悠蹬着自行车从白老师家中出来。

天气太冷的缘故,虽然是礼拜天,但是路上也没多少人。

拐到五四大街上,抬眼就能看到故宫的建筑,高明启记忆里,前两年他和李大勇曾经去故宫游玩过。

记得那天还下了场大雨,两人趟着水在偌大的宫殿里游荡。

进了太和殿,虽然外面瓢泼大雨,然后殿内没有任何雨迹。

宫殿里面还有解放军背着枪,肩膀挂着红袖章,站在以前皇帝位子丹墀旁边。游客完全可以近距离走近丹墀,甚至触摸皇帝坐的龙椅。

在大殿靠窗户处,摆放着玻璃展柜,里面放着的都是故宫的珍宝玉器。也就是这个年代,能够这么近距离观赏。

如今他没心思往那边去,喝了酒以后头有些晕乎。

又往前走了一截,路边蹲着一个女人,即使是冬天厚重的衣服,也能显露出圆润饱满的臀部。

高明启认出蹲着的女人,是陈雪茹。

看她的样子,似乎是自行车出问题了,正蹲在路边修理。

不过她明显不怎么擅长摆弄,蹲在那里不知道怎么办。

“陈掌柜,您车子怎么了?”

高明启踮脚停在陈雪茹背后,从她的肩头看向自行车。

“哎呦,明启!你快帮我看看,车链子掉了。这附近也不看着修车摊儿,往常不是满大街的修车摊,怎么如今都不见了。”

看来不只是南锣鼓巷,北平城其他地方的修车摊一样。

全都进行了公私合营,分散在各地的修车摊儿都被集中到国营修车铺了,难怪陈雪茹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