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监察院的事,让他寻魏伯父帮助。宣德帝都没开口,顾行晋也不敢在这个节骨眼上触宣德帝的霉头。
说完这番话反应过来的魏济,神色却有些尴尬,魏济也不好说太多,轻咳了一声道:“贤侄,你皇命在身,老夫就不耽误你了!”
“好的,魏伯父。”
杨铮也一脸歉意的上前道歉,道:“顾大人,这件事是杨某的错,没料到今日会……”
顾行晋一听就明白杨大人的意思,可他却不愿意接受。
虽然是薛仁杰坑了他,但杨铮在其中到底知道几分,顾行晋也不想了解。
“杨大人,此事已经发生了,就没必要多说什么了。”
听到顾行晋语气淡漠,杨铮表情也带出几分讪讪,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难不成他还能说,他对今日百官跪宫门的事完全不知情?
可是满朝文武众所周知,他和可昨日却是他们几个上门拜访的。
今日这么一出,让人误会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顾大人,你说的对。”杨铮只能将到嘴边的话,又给吞了回去。
魏济对薛仁杰今日的表现,意见也很大,看到他被陛下贬官后,才没当场计较。
对于杨铮此人,也添了不少其他的感官,本来他是出于朝廷和两人的交情考虑,可结果却将人给坑了!
要不是顾行晋有几分成算,今日都不是那么好过的。
因此,魏济并没有为杨铮说什么话,只是道:“贤侄,陛下既然吩咐了你升迁监察史,想来应该很忙碌,你先去忙吧!”
“好,魏伯父,那小侄就先去忙了。杨大人,告辞!”顾行晋朝他们作揖一礼,随即就离开了。
杨铮此刻的脸色带出些许尴尬,到底经历的多,很快就恢复如常了。
魏济看着杨铮一声长叹:“老杨你和薛大人,可是差点将老夫坑惨了!”
杨铮见魏济也误会了,不想二人之间的友谊受到影响,便苦笑了一下解释道:“老魏,老夫可以说没坑你,至于今日发生的事,薛大人也没告诉老夫。不然的话,老夫早就阻止他了。”
仔细看了他好一会儿,魏济都没有说话。杨铮见他的眼神顿时就明白,魏济这是不相信他。
顿时就着急了,“老魏,老夫可没有坑你和顾大人,是真的不知情。老夫虽然不是什么君子,但从来是敢作敢当的。”
魏济神色缓和了两分,明白杨铮性格确实如此,不至于耍这么点手段欺瞒他。
“嗯,老夫相信你!”
杨铮闻言松了一口气,毕竟这件事很容易被人误会,接着更是给出了承诺。
“至于这次连累顾大人,虽然结果还算不错,算是老夫欠他一个人情。”
魏济表情也和缓了下来,这样也算是一点补偿了。
“嗯,如此就好。”
杨铮此时才有空,注意角落里孤零零的薛仁杰,此刻他精气神比之前差了不少。
看他如此杨铮既愤怒又无奈,最终叹了一口气,走到薛仁杰面前。
“薛大人,昨日咱们商议的不是如此。你今日这么做,可是将我等陷于不义。
面对杨铮的质问,薛仁杰回过神来看了他一眼。
“杨大人,老夫也是着急,而且,你们昨日商议的事,能保证一定成?有了更好的法子,自然是用其他的。所以,自然舍弃了。”
薛仁杰此刻就是错了,也强硬认为他没有错。
一旁的魏济面无表情,听到这些话还是如出一辙,就是眼神比之前更加淡漠了一些。
“薛大人,这次就到此为止,希望你好自为之!”
说完这句话,魏济就和杨铮道别。
“杨大人,老夫还有公务在身,告辞!”
也不等杨铮什么反应,也不顾旁人的眼光,魏济径直离开。
这一幕让杨铮明白,老薛的这番话,将杨铮给得罪了,同时也对他产生了不满。
这让杨铮真的心有不甘,可却知道也是他应得的。
“老杨,……”
听到薛仁杰的喊他,杨铮只看了他一眼。
“老夫手里头也有不少公务,就先行一步了。”
薛仁杰被突如其来的一幕,惊讶的说不出话来,随后也反应过来,这是对他有怨言呢!
顿时气的不行,“有必要如此小气?老夫不是已经……”
薛仁杰说了一半就停了下来,看到周围不少人,偷偷摸摸地看着他。
薛仁杰眼神扫视了一圈,见那些人纷纷避开视线,随即冷哼一声,径直拂袖离去……
“哼!”
……
出了皇宫,顾行晋先行回了通铮司,至于监察院,现在不过是一块招牌,他还需要招募点人手。
顾行晋考虑到,陛下没有安排人接替他的职务,那么现在他还是通政司的一员。因此,顾行晋决定回通政司。
通政司的官员,看到顾行晋立刻纷纷围了上来,喜气洋洋的道贺道。
“下官(卑职),恭贺大人高升!”
顾行晋微笑着向众人拱手回礼,说道:“多谢诸位,大家都是为朝廷效力,一切全赖陛下的知遇之恩。”
众人纷纷笑着应是,“顾大人,说的极是。”
谭大人犹豫了下还是出口问道:“顾大人,您调任监察院,那通政司陛下可有安排?”
顾行晋微微摇头,“陛下还未说什么,你们做好本职就好。想来之后应该会有安排,至于本官手里的公务,没有新的通政司还是暂时由本官负责。”
谭大人顿时无话可说,确实陛下没有安排,那么由顾大人兼任也有这个可能。
看着年轻的顾大人,谭大人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滋味,怎么有的人在官场上,就是这么的如鱼得水!
让他升起嫉妒之心,他都升不起来。因为差距太大了,想到顾大人的功绩,换作是他还真做不来!
谭大人心中升起的那一丝期待,此刻也化为泡影了!
“大人说的是,下官等人做好本职即可。”
顾行晋将事情交代了,又将手头的事分给左右两位大人。
随后他还要去一趟户部,“诸位大人,本官还有事,你们去忙吧!”
“是,顾大人!下官(卑职)告辞。”
安排好一切后,顾行晋就准备前往户部,结果户部侍郎已经寻上门了。
顾行晋忙将人请了进来,脸上带着笑道:“邱大人,在下有失远迎!”
邱侍郎闻言就笑道:“顾大人客气了,老夫就猜到你公务繁忙,所以,这一趟就亲自上门了!”
顾行晋随即就招呼他入座。“邱侍郎,尝尝看。”
“那可是有口福了,之前听说顾大人得了不少陛下御赐的茶,老夫今日可要好好品尝一番。”邱侍郎一脸兴致盎然。
茶过三巡,顾行晋见他还未开口,便道:“邱大人,你今日特地前来,是为了何事?”
邱侍郎放下茶盏道:“是这样的,陛下任命顾大人您担任监察院监察史,所以,老夫是来问问顾大人,对监察院有什么要求,老夫也好安排。“
顾行晋点点头,随后也不客气说了自己的要求,以及选拔的人员需要他过目外,其他就没什么特别的。
半个时辰后,二人商议妥当后,邱侍郎便起身告辞。
“顾大人,事情已经办妥了,那老夫就不打扰你了。”
“哪里打扰了,辛苦邱大人跑一趟了,在下亲自送您。”顾行晋笑着回道。
邱侍郎看着他还没三十岁,就已经身居高位,想起自己的那几个逆子,不提也罢,人比人气死人!
“顾大人,不必送了,告辞!”
……
甘泉殿
此时此刻李德海还是不敢置信,按耐不住心情,低声询问道:“陛下,您真要让奴才组织锦衣卫。”
宣德帝淡淡地道:“不错,朕就是这个意思。李德海记得好好办差,锦衣卫就交给你了!”
李德海心情很是激动,没想到陛下根本就不是说说,原来是真的!
赶忙跪地谢恩:“奴才定当竭尽全力,为陛下分忧,这才是不辜负陛下您对奴才的信任。奴才就是死无全尸,也要为陛下排忧解难!”
宣德帝微微颔首,目光深邃,看着李德海:“嗯,那你好好干,朕不会亏待你的。”
“陛下,奴才一定好好干,绝不会辜负陛下您的信任!”李德海激动的承诺道。
宣德帝只道:“那你好好干,记住监督好百官,莫要给朕丢人了!”
“是,陛下!”
“那锦衣卫就交给你了,去吧!”宣德帝挥了挥手让他离开。
“奴才告退!”李德海越发压低身段磕了个头退了出去。
张三德看到这一幕,眼底闪过羡慕,李德海这个老小子实在是太有运道了!
能得陛下如此重视,要是他就好了!
“张三德,朕身边以后就你伺候了!”宣德帝吩咐道。
张三德顿时大喜,也顿时就不羡慕李德海了,连忙跪下,“是,陛下!”
……
得了顾行晋的要求,户部立刻开始行动,大概半日左右监察院就建好了。
第二天,顾行晋亲自去看了看,对于这样的配置很满意。户部官员的办事能力,还真不一般。
“顾大人,你觉得如何?”秦高钦亲自问道。
顾行晋满意的点点头,“尚书大人,这样的安排挺好的,多谢你们户部了。”
秦高秦闻言笑道:“这是老夫的职责所在,都是应该的。顾大人满意就好,不过监察院的官员,顾大人你可有什么想法?”
“这件事还是由陛下定夺,下官可不敢胡乱安排。”顾行晋笑着回道。
秦高钦闻言愣了一下,随后就笑道:“顾大人说的有理,确实是要如此。”
两人交谈几句,秦高钦见顾行晋顾左右而言他,也就只能歇了心思。
既然没法安插人手,秦高钦只能暂时作罢。
“顾大人,想来你接下来还有事,既然你对此满意,那老夫就不打搅你了。”
“好,秦尚书今日多谢你的帮忙,改日我做东请您喝两杯水酒。”顾行晋笑吟吟的道。
“好,那老夫可等着了!顾大人,不必送了。”
等秦高钦离开后,顾行晋想了想决定先进宫一趟。
顾行晋进宫面见宣德帝,将监察院的情况详细禀报。
“陛下,监察院已建成,就差人员了。”
“户部没有安排吗?”宣德帝缓缓问道。
顾行晋躬身回道:“回陛下,监察院此乃重地,所以尚书大人没提,微臣也觉得监察院的人员,还是由陛下钦点更适合。”
宣德帝沉思了一阵,“爱卿,那你可有适合的人选?”
“回陛下,没有。”顾行晋斩钉截铁的回道。
宣德帝看了他好一阵,@朕知道了,过几日人就能到齐。”
“多谢陛下,微臣还有一件事。”顾行晋接着道。
“准了!”
顾行晋语气很是坦然,“微臣调任了,想来接下去会很繁忙。通政司一职也不适合兼任,还有上书房的差事,还请陛下您安排人接替。”
“通政司可免了,几位皇子功课不错,你教导的好,还是继续吧!”宣德帝不同意他辞去上书房的活。
“可是,陛下……”
“没有什么可是,几位皇子年纪小,中途换了夫子,怕他们不习惯,你继续教学就好。”宣德帝只是通知他。
顾行晋见摆脱不了夫子一职,明白了宣德帝怕是不会放弃,也只能答应了。
“是,陛下!”
宣德帝见他这么说,满意的点点头。
“可还有其他事,没有的话,你就跪安吧!”
“微臣告退!”顾行晋见陛下赶他也就不多留了。
等人离开后,宣德帝仔细想了想,“传解居升进宫一趟。”
“是,陛下!”张三德恭敬应道。
一路上解居升,问了不少却没什么有用的消息,得知是为了监察院的事心里就有底了。
“臣,参见陛。”
“爱卿,免礼!”
宣德帝就直接道:“朕叫你进宫,就是想问问。你翰林院这么多年,觉得哪些人有适合监察院的官员。”
解居升一听就明白了陛下的意思,随即就道:“陛下,您想要什么样的人才?”
宣德帝说了自己的要求,“办事能力不错,为人刚正不阿,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