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出了个武皇帝 > 第251章 高丽求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靖丰八年的正旦宴会,依旧是那番按部就班的流程,毫无新意可言,就像往年的复制品一般,让人兴味索然。

不过随后长达十几天的假期,能让人从繁忙的政务中暂时解脱出来,好好地休憩一番。

在离鸿胪寺不远的地方,有一座静谧的小院。这座小院并无任何牌匾悬挂于门楣之上,但附近的百姓都称它为 “高丽使馆”。在它的旁边,还有一座同样风格的小院,那是 “扶桑使馆”。

高丽使者金第楷已经在大宋停留了两年有余。此时,他正在高丽使馆的小院里,眉头紧锁,焦急地来回踱步。

原来,高丽王派人星夜兼程赶到汴京,传达了一个紧急消息。去年,高丽国内遭遇了严重的天灾,粮食欠收情况极为严重。如今,北部的一些地区已经陷入了断粮的绝境,而南部地区也支撑不了多久,百姓们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急需向大宋寻求援助。

今日是正月初四,大宋朝廷的各个衙门仍处于休衙状态,距离开衙办公还有十几天的时间。

金第楷深知,这种时候,即便他心急如焚,也是无济于事。毕竟,这不是找一两个官员就能解决的事情,除非能够直接向大宋皇帝陈情。但他一个小小的使者,又怎能轻易见到皇帝。

在焦虑中煎熬了两日之后,金第楷实在坐不住了。硬着头皮前往礼部尚书郑雍的府邸。他深知此举或许有些冒昧,但为了高丽的百姓,已顾不了那么多了。

此时,在礼部尚书的府邸正堂里,郑雍正和来访的苏轼一起悠然地喝着茶,谈论着一件重要的事情 —— 如何多拉些人支持法蒂玛挖运河。

听到高丽使者求见的消息,郑雍眉头微微一皱,本想拒绝。苏轼却提出想听听高丽使者要说些什么。

郑雍见苏轼有此想法,便不好再拒绝,于是让人将高丽使者带了进来。

金第楷来到正堂,一眼便看到了苏轼也在,心中一惊,连忙恭敬地行礼道:“见过苏相、郑尚书。”

“金使者,我们也算是经常打交道的老熟人了,不必如此客气,请坐。” 郑雍微笑着拱手回礼,态度还算温和。

“谢郑尚书。” 金第楷这才缓缓落座,心中在盘算着如何开口。

郑雍笑着说道:“金使者,离衙门开衙还有十日,你有何事也要等到开衙之后再处理啊!”

“郑尚书,事情十万火急啊!” 金第楷满脸忧色,声音都有些颤抖,“我高丽去年许多地方粮食欠收,现在已经有多地断粮,百姓们苦不堪言。我王特命我向大宋求援,还望大宋看在两国多年友好往来的份上,伸出援手啊!”

“金使者,你应该是知道的,去年我大宋北方也是粮食欠收,朝廷为此已经是竭尽全力从南方调集了大量粮食到北方,以保障我大宋百姓的生计。这时候,朝廷恐怕真的是拿不出多余的粮食来支援你们了。” 郑雍拒绝得很干脆。

大宋今年北方粮食欠收的事,金第楷当然是知道的。不过,他也留意到,虽然北方粮食欠收,但粮价仍然维持在往年的水平。这让他觉得,大宋朝廷应该还是有不少粮食储备的。

“郑尚书,高丽三百万百姓正嗷嗷待哺。如果没有大宋的援助,再过些日子,高丽必将饿殍遍地。麻烦您将此事禀报皇帝陛下,我们也可以购买一些粮食,价格方面都好商量。” 金第楷说着,眼眶都红了,几乎要哭出来。

郑雍正要开口说话,苏轼却先一步说道:“金使者,大宋今年自己也没有多少粮食了,朝廷不会让一粒粮食离开大宋。陛下曾经说过,不会让一个大宋百姓饿着。高丽别说是三百万百姓了,就算是三千万,那也不是大宋的百姓。大宋首先要保障自己子民的生存。” 苏轼的语气虽然平淡,但话中的意思却再明显不过了。

“这……” 金第楷一时语塞,他深知苏轼在皇帝面前说话的分量。这番话不就是在暗示,如果高丽的三百万百姓成为大宋的百姓,那自然就不会饿着了。可这怎么可能呢?

见金第楷说不出话来,郑雍开口说道:“金使者,这事本官确实是无能为力,你还是另想办法吧。”

“苏相、郑尚书,在下告退。” 金第楷失魂落魄地起身,拱手行了个礼,然后缓缓转身离开。

“金使者慢走。” 郑雍和苏轼也拱手回礼。

金第楷失魂落魄的离开,郑雍询问道:“子瞻兄,你刚才那样说,能有用吗?”

“公肃兄,高丽不可能因为我这句话就举国来降,要怎么容易,那还要几十万将士做什么。不管他们,再说说还能联系什么人支持挖运河的事。”苏轼也是随便说说而已,高丽人爱怎么想都无所谓。

金第楷认为苏轼说的话,就是大宋朝廷的态度。回到高丽使馆后,马上写了一封奏折,让人火速送回国。

从汴京到登州大概一千五百里,再坐快船回高丽,最多也就十几天的时间就能到达高丽。金第楷知道这一个来回就要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但他也没有其他办法,只能等待国王的回复。

整个汴京城依旧沉浸在节日的喜庆祥和氛围里。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穿着新衣,走亲访友,欢声笑语回荡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而在这一片热闹之中,赵立庆一大早就悄然出城,来到了武器院的实验场。

“拜见陛下。” 周大成和十几个工匠早已在此等候,见到赵立庆前来,纷纷躬身行礼,态度恭敬而虔诚。

从鄂州回来后,周大成就按照赵立庆的吩咐,带着工匠们日夜钻研,经过几个月的艰苦研制,终于制造出了一种射程更远的火箭。

赵立庆微微摆手道:“免礼,都准备好了吗?”

“陛下,都准备好了,您这边请,臣给您演示一番。” 周大成做了个请的手势,然后引领着赵立庆走向几个摆放整齐的发射架。

所谓的发射架,是由一根粗壮的铁管和几个坚固的支架组成的。从远处望去,它有点像是一个放大版的迫击炮。

周大成来到发射架前,先是小心翼翼地撕掉一枚铁制火箭后面的油纸。然后抱起火箭,将其塞进铁管之中。火箭两侧的小翅膀刚好能够卡在管口。接着,他蹲下身子,转动铁管底部的一个小转盘,随着转盘的转动,发出一阵轻微的机械声响。这样,火箭的发射准备就完成了。

做完这些事,周大成站起身来,走到一旁,捡起一根连接在发射架上的绳子。后退了几步,确保自己处于安全距离之外,然后说道:“陛下,现在只要拉一下这根绳子,让撞针激发底火,就能让火箭发射出去了。”

赵立庆微微点头道:“嗯,先打一发看看。”

“是。” 周大成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力拽了一下绳子。

“哐当” 只听到铁管里面传出一声清脆而响亮的金属撞击声,随后,便是 “咻……” 的一声尖啸,火箭如离弦之箭一般,从发射管中喷射而出,拖着一道长长的尾焰,向着远方飞去。

“轰……” 一声巨响,火箭在三四里外的距离爆炸开来。

刹那间,火光冲天,浓烟滚滚,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向四周扩散开来,震得地面都微微颤抖。

周大成说道:“陛下,射程是三里半,误差不超过一丈。如果要做出射得更远一些的火箭,我们也有办法,但那样的话,误差会大很多。”

“这样的距离就够了,打的准比打的远更重要。” 赵立庆在心里迅速地换算了一下,三里半大概是一千七百多米,这个射程对于目前的军事需求来说,已经足够了。

“陛下,您再看看燃烧弹的效果。” 周大成说完,再次走到发射架旁边。抱起的一枚上面涂了点红色油漆的火箭,重复着刚才的操作,将火箭装入发射管,做好发射准备。

“哐当…… 咻……” 火箭再次发射而出,向着目标飞去。

“轰……” 爆炸声过后,火箭的着弹点方圆三丈都被熊熊烈火所覆盖。火势极为凶猛,持续了大概一刻钟才渐渐熄灭。

“好,不错。” 赵立庆拿起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燃烧弹的效果,忍不住发出赞叹。

周大成犹豫了一下,说道:“陛下,把原来的竹筒改成铁管来装发射火药,虽然很好用,但成本高了很多。”

“大成,别算这些小账,只要好用就行。这些火箭是要给战船用的,再用竹筒的话,不止不好保存,射程还短,在海上打仗可跟陆地上不一样。” 赵立庆可不在乎多花点钱,只要能有一支战无不胜的舰队,还怕没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