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跟着姓名学国学 > 第435章 金瓯掣签定阁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九三:旅焚其次,丧其童仆,贞厉。

六二爻告诉我们旅事要贞,坚守正道。如果不贞,会怎么样?

九三爻告诉我们:如果不贞,好不容易找到的旅舍会被烧毁,本来忠心耿耿的童仆会跑掉,这时候就算再想坚守正道也很难了。

九千岁魏忠贤权势滔天而不知收敛,更加任性妄为。

明熹宗深居宫中醉心木工活,魏忠贤则多次大张旗鼓地出行,高头大马,羽帘青盖,前后伴有铙鼓鸣镝之声,左右则有锦衣卫官校提刀相随,随行的厨师、优伶、百戏、奴婢竟然数以万计。

所过之处,官僚士绅夹道欢迎,拜称九千岁,有些人更是称其“九千九百岁”,与万岁只差了一百岁。更厉害的行三拜九叩之礼,高呼九千九百岁爷爷。

而魏忠贤呢,只管扬长而去,不予理睬。

其时,明朝举国掀起为魏忠贤建生祠热。北直隶督抚也想为其建祠,于是找到孙承宗,请他出面备办呈文。

孙承宗表示这是好事啊,你们自己搞就行了。

魏忠贤闻言大怒。他不敢拿孙承宗出气,派人斥责督抚官员,威胁他们说:“不得孙阁老具呈,不建祠。”

这下拍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督、抚万般无奈,只好请其他人具呈,却悄悄把孙承宗的名字写在了榜首。

谁知孙承宗的姻亲师泰余也是一个硬骨头。他看到呈文后,怒道:“孙公三朝老臣,不肯失节。他置身家性命于度外,我们怎么能污损他的名节呢?”他把呈文撕得粉碎。

魏忠贤虽然怒上加怒,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魏忠贤没有料到,自己一作再作,结果把自己的保护伞给作没了。

公元1625年5月,魏忠贤陪同明熹宗到西苑游船玩乐。不料突然一阵狂风刮翻小船,明熹宗不慎跌落水中。因为这次惊吓而落下病根,他的身体每况愈下,终于卧床不起。两年后明熹宗驾崩,他的几个儿子都被魏忠贤和客氏害死,于是传位五弟信王朱由检(1611年—1644年),是为明思宗。

朱由检是明朝的末代皇帝,明思宗这个庙号由南明弘光政权所上,后来一度改为毅宗和威宗。相比这三个庙号,他更为我们熟知的称谓是:崇祯帝。所谓崇祯,是其年号。

保护伞一倒,魏忠贤的末日就到了。

崇祯帝对他深加戒备,他那些看似忠心耿耿的党羽见风使舵,纷纷背叛,转而上疏弹劾他。

崇祯帝对这些奏章一概留中不发,对待魏忠贤就像当年明熹宗一样,各种封赏照给不误。崇祯帝越淡定,魏忠贤越不安,于是上书请求辞去东厂提督,以此试探虚实。

崇祯帝没有批准,反而还好生劝慰他安心工作,不要瞎想,还特批他的对食客氏出宫到私宅居住。

魏忠贤仍然气短心虚,再次上书乞请停止为自己建立生祠。崇祯帝御批同意不再新修,但仍然保留以前修好的生祠,顺便还夸了魏忠贤一句,说他有功不居。

崇祯帝可不是心慈手软,只是这些奏章写得太没水平。他的宗旨是:一棒子打不死毒蛇,就不要打草惊蛇。

直到嘉兴贡生钱嘉征上疏弹劾魏忠贤十大罪,崇祯帝笑了。

这十条大罪,条条可诛其九族:一与皇帝并列,二蔑视皇后,三搬弄兵权,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藩王封爵,六目无圣人,七滥加爵赏,八掩盖边功,九剥削百姓,十交通关节。

崇祯帝当即召见魏忠贤,命内侍一个字一个字读给他听。魏忠贤跪伏在地,痛哭流涕,连呼冤枉。他知道自己完蛋了,很快以身体不适为由,请求辞职。

崇祯帝顺水推舟,先是批准了他的辞呈,不久正式下旨将其罪昭告天下,贬去凤阳祖陵管理香火。

魏忠贤本可以在明朝祖陵边安心做个扫地守门的老太监,了此残生。但这个死太监在被贬凤阳的路上还不安分,一路上带着大量随从,看起来威风不减当年。

这让崇祯帝动了杀机。他以魏忠贤豢养死士势若反叛为由,命锦衣卫将其逮捕回京。

消息很快传到魏忠贤耳中,他自知难逃一死,于是在安徽阜城的一家旅店中痛饮至大醉,上吊自杀。

一代权宦,就此在行旅途中凄凉死去。他的对食客氏也遭到清算,被人在宫中用鞭子活活抽死。

崇祯帝以尧舜为榜样,有中兴明朝之志。他的座右铭则是北宋大儒程颐的名言:人主一日之间亲贤士大夫之时多,亲宦官宫妾之时少,则自然君德清明,君身强固。

他登基以后,命人书写“敬天法祖”四字匾额悬挂于乾清宫大殿,又书“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心传为两楹。后来他还命人在文华殿、武英殿的屏风上绘制历代明君贤臣图,并亲自题写“正心诚意”四个大字,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明君。

他确实兢兢业业,勤于政事,力图挽回明朝的颓势,只可惜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整个有明一朝,如果要排最勤勉皇帝的前两名,一个是开国君主朱元璋,另一个只能是末代皇帝朱由检。如果实在要分出冠亚军,老朱头说不定还要败给他这个后辈。

他每天鸡鸣而起,批阅奏章至丙夜不休,宫中从无宴乐之事,始终坚持经筵、日讲和常朝,其勤勉之状,被誉为汉唐以来极为少见。

只可惜,他勤勉或能比肩先祖,识人却远远不如。

随着内阁辅臣中的阉党相继去职,崇祯帝需要挑选新阁臣。他挑选阁臣的方式居然是“枚卜”,也就是说抽签决定,把命运交给老天爷。

公元1627年冬月,崇祯帝群臣,在乾清宫拜天祈福后,将一叠填写着姓名的纸条子装入金瓶,然后用筷子挟出六张纸条。

这六个名字幸运地入阁辅政,第一个被抽中的人便是内阁首辅。

崇祯帝任上第一个领导班子,就这么戏剧化地产生了。

解决了朝堂百官的班次问题后,崇祯帝对外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收复辽东。

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他毫不犹豫地交给了袁崇焕。

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的袁崇焕,已因弹劾而去职返乡,赋闲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