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谷外。
白夜天回首望向谷口。
无崖子一身白袍,飘然如仙。
苏星河恭敬地,立于其身后半步。
两人皆是面带笑容,看着逐渐远去的白夜天和活佛二人。
白夜天抱拳,遥遥一礼。
而后,飞身离去。
这一次聋哑谷之行,已是收获满怀。
至于那为恶的丁春秋,交给无崖子清理门户最后。
若非那丁春秋实在为恶太甚,白夜天也并非定要他死不可。
毕竟,三千上限强者,才达到促进位面世界升格的基准线。
也才能彻底稳固,与其下界位面的飞升通道。
这天龙八部位面世界,需要三千炼气强者。
丁春秋,绝对有着成就炼气境的天资。
只是,可惜了…………
一路南下,直至姑苏。
曼陀山庄门口,李青萝扭动着娇媚妖娆的腰肢,迎了上来。
“我的好师弟,还以为你都忘了曼陀山庄了呢。”
白夜天微笑道:
“师姐哪里的话。”
“这曼陀山庄也是我第二个家,怎会忘记?!”
“师父还在琅寰福地?”
李青萝本有许多话要说。
被这直白的一问,直接打断了情绪。
不禁娇媚地横了白夜天一眼,道:
“小姨都已经恢复了,哪还能呆在那阴暗的地下。”
“走吧,我带你去找她。”
至于活佛,她只看了一眼,便抛之脑后。
曼陀山庄内,繁花似锦,香气扑鼻。
白夜天跟在李青萝身后,含笑欣赏着眼前妖娆的身姿。
穿过曲折的回廊,三人来到了一处幽静的庭院。
庭院中,李沧海正坐在石凳上,手持书卷,悠然阅读。
“师父。”
白夜天轻声唤道。
李沧海扭过头,青丝垂落,飘过脸颊。
微微的浅笑,似在这一扭头间彻底定格。
“瑞儿,你回来了。”
白夜天快步上前,含笑道:
“师父,我回来了。”
李沧海微微点头,示意白夜天坐下。
白夜天坐下后,深吸一口气。
开始讲述他离开曼陀山庄后,经历的诸多事迹。
李沧海静静听着,脸上神色平静,偶尔露出笑意。
一番讲述,足足过了两三个时辰。
夕阳将坠,漫天昏黄。
白夜天刚刚讲完治好无崖子一事,便听李沧海感慨道:
“没想到,二师兄竟然经历这许多事。”
“希望他此次之后,能专注修炼。”
看着李沧海那淡然的神情,白夜天心中莫名有些欣喜。
岔过话题,微笑着说道:
“据无崖子师叔所说,唯有将派中四门神功,都修炼至炼气第十二境。”
“才有突破炼气境,踏入还神境的可能。”
“师父,我如今已是逍遥派宗主。”
“所以,我已做主,将四门神功传授给了无涯子师叔。”
“这次回来,也是想把其他三门神功。”
“还有我创出的《无垢琉璃身》,都交给师父你。”
李沧海微微一怔,旋即笑道:
“瑞儿,你有这份心,师父很开心。”
“但这些功法,皆是绝世神功,修炼起来绝非易事。”
“为师至今连《逍遥游》这一门武功,都还未修练至圆满。”
“若再贸然修炼其他功法,恐有不妥。”
白夜天笑着道:
“师父你放心。”
“这些功法,弟子都已完全参悟。”
“对它们的所有修炼细节,都了如指掌。”
“而且,经无崖子师叔验证。”
“只要先将其他任何一门武功,修练至炼气境。”
“再修炼其他三门武功,都不会有任何问题。”
“最重要的是,有了弟子的讲述,师父只需稍加领悟,便能快速修炼。”
李沧海看着白夜天,眼中满是赞赏。
“既然你如此有信心,那为师便试试。”
白夜天心中大喜。
来之前,他其实并无把握,说动自己这位一心练武且骄傲的师父。
直接略过晚饭,便开始为李沧海讲解几门功法。
最先讲述的,自然是《无垢琉璃身》。
天资、根骨,乃是修炼的根基。
根基越好,自然越有利于修炼。
对于武功,李沧海听得十分认真。
李青萝也蹭着听。
只是,她只听了一半不到,便觉头晕心烦欲呕。
不得不赶紧离开。
至于活佛,早就自觉地远离。
《无垢琉璃身》后。
白夜天又继续传授了《八荒六合惟我独尊功》《北冥神功》《小无相功》。
他将每一门功法的精妙之处,都讲解得深入浅出。
以李沧海本就深厚的底蕴,以及极高的悟性。
只是听着,便已能彻底理解领悟。
甚至,直接开始修炼起来。
在李沧海修炼的日子里,白夜天也没有闲着。
他将王语嫣正式收入逍遥派,并监督其修炼。
解决了身体柔弱多病的状况后,王语嫣的修炼天赋,不在无崖子等人之下。
作为预定的三千炼气境之一,白夜天自然毫不吝啬。
功法、补品、丹药,应有尽有。
而他自己,也趁此清闲时机,继续推演完善自己的主修功法。
一日,山庄外突然传来喧闹之声。
白夜天隐隐听闻,便起身而出。
轻功施展,身如残影。
只是几个呼吸,便到了山庄之外。
喧闹之声顿止。
白夜天看着来人,心下微微一叹。
“明王,好久不见。”
鸠摩智身披锦袍,宝相庄严。
但却难掩满脸的疲惫和消沉。
看着白夜天,他眼中满是复杂之色。
半晌,方才双手合十,恭敬拜下。
“小僧,拜见枢密使大人。”
看着弯腰拜下的鸠摩智,白夜天微微感慨,道:
“不必多礼,明王寻来此地,有事但说无妨。”
鸠摩智再次深深拜下,恭敬道:
“阿弥陀佛!小僧此来,自愿于赵枢密使为奴。”
“只求枢密使,能放我师父归去。”
白夜天闻言,微微蹙眉。
对于这位大轮明王,他颇为欣赏。
而且,也如王语嫣一样,都是他预定的三千炼气境之一。
只是,鸠摩智的这个要求,让他略感为难。
以活佛为侍,涉及国事,更涉及无数无辜性命。
他正要开口拒绝,活佛却从身后走了出来。
“阿弥陀佛!”
“为侍之事,乃为师所应,不可改易。”
“鸠摩智,你有此心,为师甚慰!”
“不过,吐蕃已归顺大宋。”
“你此刻该做的,应是带领僧众,安抚民心。”
“切不可因心生仇怨而再起战乱,致使无辜百姓遭难。”
鸠摩智看向活佛,眼神千般变幻,似有万语千言。
但看着活佛平静而祥和的面容。
最终,他的一切情绪,都只归于了一声佛号。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