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明朝那些事儿 > 第114章 明军壮志护民安,红炮轰城天下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4章 明军壮志护民安,红炮轰城天下传

众人相视,眼中皆是难以言喻的惊愕与钦佩。在这风雨飘摇、波澜壮阔的一夜之后,朱由检竟能如老僧入定,酣然入梦,其心境之深邃,超脱凡尘,令在场众人无不暗自慨叹。

这不仅仅是一种生理上的休憩,更是心灵深处那份难以撼动的坚韧与从容,它悄无声息地宣告着,即便世事再如何纷扰复杂,亦无法侵扰这位君主内心的宁静之地。

昨夜星辰,仿佛也见证了这位帝王不为人知的挣扎与抉择,但那些惊心动魄的过往,如同晨雾般,被初升的阳光温柔地驱散,只余下朱由检脸上那抹不易察觉的坚毅轮廓。无人知晓,那漫长的黑夜里,他究竟与何种思绪共舞,又是如何以一己之力,将汹涌澎湃的情感浪潮,化作胸中一股蓄势待发的烈焰。

这股烈焰,不同于凡火之炽热张扬,它内敛而深邃,被朱由检以非凡的意志力紧锁心田,只待时机成熟,便如火山爆发般,照亮前行的道路,焚尽一切阻碍。

众人虽不言,但心中皆已明了,朱由检的胸中不仅藏着火焰,更藏着一个帝国复兴的梦想与希望。这份沉默,是对他深沉内敛的尊重,也是对即将到来的变革风暴的隐隐期待。在这静默之中,历史的车轮正缓缓转动,而朱由检,便是那推动时代巨轮的关键人物。

待有一日那火焰熊熊燃起,便会引发一场惊天大战。 朱由检忽然回过头来,对周皇后说道:“你且先安置她一下,后续之事明日再作安排。”

此处的“她”便是顾横波。 周皇后见皇上安然无恙,心中的醋意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只要皇上能好好活在这世上,便是天塌下来她也不会在意。 皇后的这点心思,朱由检自是无从知晓。

此时的朱由检并非真的去就寝。 他躺在床上,思索着脑海中的信息:这个时候的倭国究竟是何人掌权? 那些信息一点一点地开始在他脑海中浮现。 这个时候的倭国掌权者应该是一名女子,而且是德川幕府的亲外甥女。 这个时候的大明正蓬勃发展,倭国应该没有多少胆量再对大明有所行动。

在那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下,德川幕府犹如暗流涌动的深海巨兽,其野心如同贪婪的潮水,早已对大明广袤的疆土虎视眈眈,垂涎欲滴。而这一切,皆未逃过崇祯帝朱由检那双深邃而警觉的眼睛。

朱由检立于紫禁城之巅,心中波澜不惊,却暗自布下天罗地网。他深知,面对这远海而来的觊觎,唯有未雨绸缪,方能立于不败之地。于是,一抹淡然而自信的笑容,悄然浮现在他的嘴角,那是对敌人不自量力的轻蔑,亦是对大明江山稳固的坚定信念。

在他看来,那看似孱弱、实则暗藏锋芒的倭国,若真敢对大明有所图谋,无异于飞蛾扑火,自寻死路。然而,朱由检的战略智慧,从未因对手的弱小而有丝毫懈怠。他的心中,早已绘制出一幅宏伟蓝图:先平内患,再御外侮。李自成的义军如野火燎原,皇太极的清军又虎视北方,唯有逐一击破,方能安心转向那片觊觎已久的海域,将倭国一举荡平。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西北,一个宁静的小村庄内,却藏着另一番心事重重。李香君,这位本应生活在繁华都市的佳人,此刻却如同惊弓之鸟,蜷缩在简陋的屋舍之中,周遭的一切似乎都弥漫着不安的气息。她的心中,正经历着一场无声的挣扎,命运的巨轮将她推向了抉择的十字路口,每一步都显得那么艰难而沉重。

这段历史,不仅是大明王朝的兴衰史,更是无数个体命运交织的悲歌。朱由检的雄才大略与李香君的柔肠百转,共同编织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

夜幕如墨,深邃而压抑,李香君的身影在这无垠的黑暗中几乎融入了夜色,她小心翼翼地蜷缩着,每一寸肌肤,每一缕衣袂都仿佛化作了夜的影子,只为躲避那如影随形的追杀。她知道,稍有不慎,便会触发致命的危机,这不仅仅是逃亡,更是对生存意志的极限考验。

心中那抹坚定的信念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她穿越重重危难——深入李自成的大本营,窃取那足以撼动时局的机密,却未曾料到,这一举动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激起了滔天巨浪。李自成的怒火如同狂风骤雨,瞬间席卷而来,将一切精心布局化为泡影,也让归一山庄的勇士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李香君的衣衫,被汗水与血污交织,早已辨不清原本的颜色,但她心中的火,却比这夜色中的任何光芒都要炽热。五日的饥饿与寒冷,不过是肉体上的磨砺,真正支撑她前行的,是对朱由检那份无条件的信任与忠诚,以及对归一山庄兄弟姐妹牺牲的深深愧疚与不甘。

她的步伐虽踉跄,却异常坚定,每一步都踏在希望的边缘,每一步都凝聚着不屈与坚韧。在她的世界里,朱由检不仅是主上,更是光明与救赎的象征,是她在这无尽黑暗中唯一的灯塔。

李香君深知,这份用鲜血铸就的情报,承载着太多人的牺牲与期望,它必须安全送达朱由检的手中,让每一滴流淌的热血都不白流,让每一次战斗的意义得以彰显。于是,她继续前行,在黑夜的掩护下,用她那瘦弱的身躯,扛起了整个归一山庄的荣耀与希望,向着光明,无畏前行。

在那苍茫的天际线下,朱由检的名字,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成为了李香君心中唯一的灯塔,照亮了她所有坚持与不屈的道路。这份深藏的执念,超越了风雨,跨越了时光,只为那份遥不可及却坚定不移的信念。

而此刻,一封密函悄然落入朱由检手中,字里行间蕴含着足以扭转乾坤的力量,仿佛是天赐良机,让他离击败李自成、重振山河的梦想又近了一步。但这份胜利的曙光,对李香君而言,却是另一番沉重的阴霾。

李香君凝视着远方,那片模糊的地平线,似乎承载了她所有的信仰与渴望。在那里,她不仅寻找着心灵的归宿,更怀揣着让这乱世归于和平的宏大愿景。她的目光穿越战火与硝烟,寻找着那一抹能让世界重归宁静的温柔色彩。

“她,应该就在这附近。”一名军官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打破了四周的沉寂。他手中的方天画戟,在杂乱的草垛间来回穿梭,每一次刺探都伴随着紧张而急促的气息。

李香君的心跳骤然加速,她紧紧攥住衣襟,屏息以待,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她必须逃脱,为了那份未竟的事业,为了心中的那份坚持与牵挂,她不能让自己落入敌手。

然而,一番仔细的搜查之后,只留下一片空旷与寂静。军官们的脚步声渐渐远去,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与不安。李香君深知,这只是暂时的平静,真正的挑战还在前方等待着她。但她已无所畏惧,因为在她心中,那份对和平的渴望,比任何刀剑都要锋利,足以穿透一切黑暗与阻碍。

那一队身着戎装的军官,悄然离去了,步伐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留下一串渐远的蹄声与尘土轻扬的景象。

李香君,这位藏于暗处的佳人,终是缓缓舒展开她那被夜色温柔拥抱的身躯,仿佛从沉睡中苏醒的莲,优雅而不失力度地挣脱了草垛的怀抱。她轻移莲步,每一步都踏碎了周遭的寂静,向着那抹渐渐明晰的晨光,迈出了重获自由的步伐。

而此刻,李自成的心绪却如同被烈火炙烤,焦躁难安。他精心筹谋的军事机密,竟在无声无息间被狡猾之手悄然攫取,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骤然间失去了踪迹,只留下一片茫然的黑暗。更令人痛心疾首的是,这一切的发生竟未激起丝毫涟漪,直至真相如迟来的潮水般涌来,那些窃密者已化作远方的模糊背影,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

李自成的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与愤怒交织的复杂情绪,他深知,这不仅仅是情报的丢失,更是对军心士气的一次沉重打击。在这乱世之中,每一份情报都关乎生死存亡,而今,他却不得不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心中五味杂陈,难以言表。

尽管后续成功擒获数人,遗憾的是,他们皆以决绝之姿,咬舌自尽,未留下一丝可供探寻的线索,如同夜幕中消逝的流萤,不留痕迹。

而更为棘手的,是那份至关重要的情报,它悄然无声地脱离了掌控,未及归巢,便已流落他方。这份失落,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骤然陨落,让人扼腕叹息。

此刻,想要重铸那份精准无误的情报,无异于痴人说梦。因为,它已化作万千羽翼,随风而散,深入敌我双方的每一个角落。若贸然回炉重造,不仅耗时费力,更将贻误战机,让精心布置的战局陷入混乱,甚至可能一溃千里,满盘皆输。

李自成深知,此局不容有丝毫赌性,他必须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但那份被窃的情报,如同悬在心头的一把利刃,时刻提醒着他,必须揪出那幕后的黑手。

无需多言,他心中已明镜高悬,那窃密之人,必是朱由检麾下的暗影,唯有如此深沉的算计与决绝,方能解释这一切的突如其来与无懈可击。

于是,李自成暗下决心,誓要将那潜藏于暗处的毒蛇连根拔起,即便前路漫漫,荆棘遍布,亦要一往无前,直至真相大白于天下。

李自成望向李信,说道:“今若使那份军情传扬出去,我军断无胜算。” 李信亦觉惆怅,“今若更改命令,于我军士气大有影响,如此,我等蛰居西北之期或许更久。” 李自成决然道:“无论如何,不计代价,定要擒住那人,夺回军情。”

李信权衡过后,进言道:“闯王,吾以为更改命令为好。若擒不住那人,我等损失必极为惨重。” 李自成不欲舍弃此计划,道:“此刻若改先前之令,便会前功尽弃,失却主动之权。”因这一回,他可攻下数座城池,以扩充自身于西北之势力,进而将中原稳稳掌控于己手。 然军情忽失,令他心有惧意。

若对方可于极短之时日内作出战略部署,己方欲攻下城池实无可能。 当下之计,唯望己方之人能够将那盗走军情的女飞贼擒回。 李自成仍在盼着己方军官夺回那面重要军旗。 他全然不知李香君已成功突破己方军队的围剿。

更出乎他意料的是,李香君竟以极快之速将情报送至秦淮河畔。 朱由检看着手中情报,朗声大笑。 有此情报,他便能令黄得功一军彻底击败李自成。 更令人意想不到者,黄得功之军已成世间至强之军,无人可挡。 且军中配有上百门红衣大炮,即便再坚固的城池,于红衣大炮的狂轰滥炸之下亦能轻松攻克。

朱由检决断如流,没有丝毫犹豫,即刻颁下圣谕,命黄得功将军率麾下雄师,疾驰西北,与逆贼李自成形成对峙之势。他深知,战机如同天际流星,稍一疏忽便转瞬即逝,断不能让李自成有丝毫喘息之机,更不容黄得功大军迟缓,错失先机。

朱由检心中所愿,乃是借此一战,让李自成之乱彻底终结,为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护佑万民安宁。

黄得功接旨后,不敢有丝毫懈怠,即刻整军待发,十万铁骑如龙腾四海,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前往西北的征途。沿途之上,百姓们闻讯而出,夹道相迎,眼中满是对英雄的敬仰与对未来的期盼。那些富甲一方的商贾,亦是慷慨解囊,捐赠粮草,确保大军粮饷无忧,能够全力以赴,克敌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