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锦衣黑明 > 第835章 带点新玩意,谈个新生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35章 带点新玩意,谈个新生意

郑芝龙的座驾是西洋船,高高的郑氏旗号,只有他能挂。

身后带着二百艘船,全在江户湾外的相模湾停留。

江户湾深一百五十里,郑芝龙在海湾口停留了一夜,与守卫打了个招呼,休息一晚,才向江户港而去。

并非他进不去,礼貌嘛,礼多人不怪。

中午来到港口,已经给他留出位置,岸上迎接的人还不少,但很安静,二百多人前面站着一位带布帽的瘦弱老头。

大船停靠期间,郑芝龙拿望远镜疑惑看一眼,我靠,林罗山为何来迎接自己。

这位可不是一般人,是两代‘帝师’。

江户幕府的儒学旗帜是藤原惺窝,一代将军德川家康的老师,年轻时曾到大明求学,不过运气不怎么样,遇到风浪没去成,掉头去了朝鲜。

在朝鲜学习的倭国儒士更多,但朝鲜靠近山东,儒士到曲阜留学,更加保守。

朱子学在朝鲜是意识形态,而倭国儒学当时依附佛学属末流。

朱子儒学强大的‘生命力’被藤原惺窝带回倭国,发扬光大,很短的时间,程朱理学压制佛学,德川幕府顺利作为统治思想。

藤原惺窝的学生更牛,林罗山、石川丈山、松永尺五、那波活所、堀杏庵,是倭国儒学五大天王。

他们有名有望,也有人到过大明,受幕府支持在倭国讲学,与其他儒士从余姚带回来的心学结合,主观唯心主义更加强大,无敌的存在。

林罗山是二代三代将军的老师,个人身份崇高到无敌。

他还是幕府的国策起草者,武家诸法度、参勤典礼等,是他亲自制定,几乎全部的制度、礼仪、法令都经过他。

江户幕府的命令洋洋洒洒,有理有据,成为历史文献,就是从他开始。

此人没有官职,只有一个导师身份,恰恰因为如此,更加尊贵,倭国大名对他的恐惧甚过德川家光。

郑芝龙踩踏板快速到栈桥,跑步到林罗山身边躬身,“何德何能,林先生折煞晚辈。”

儒学嘛,自然会讲大明官话,虽然经闽浙海商和朝鲜过渡后有点变味,但儒士以讲汉话写汉字为荣,交流没问题。

林罗山热情拉着郑芝龙的手,“一官呐,你来迟了,这个月幕府收到很多大明的消息,天国混乱,百万大军残杀不止,将军忧心波及藩国,但猜你会到,我们等很久了,快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东北的山贼怎么能威胁到天国?”

郑芝龙挠挠头,冬春季节东海海贸不停,闽浙海商肯定会瞎咧咧,这又无法禁止,陆天明也不在乎。

南边看北边本就稀里糊涂,再传到倭国,还不知成啥了。

郑芝龙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干脆问道,“林先生听了什么消息?”

“咱们边走边说,将军也很焦急,海贸天天能做,幕府刚刚安定大名,不能生出混乱。”

果然,流贼的消息和孔氏覆灭都传过来了。

圣道陨落,百万大军厮杀,这在倭国听起来似天地大灾。

但还不至于慌张,让他们焦急的是陆天明,听闻忠勇侯纵横无敌,乃天赋魔将,动不动屠杀十万人泄愤。

‘魔将’正在镇压叛乱,‘山贼’二十万进攻京畿,魔将扭头把山贼坑杀,血海无边,人间颤抖。

魔将因此震主,与皇帝权争,自封摄政,废圣道,改科举,一副穷兵黩武样子,数十万魔兵即将杀戮衣冠之地。

这等人江南若无法抵抗,迟早会波及藩国。

郑芝龙听得直撇嘴,咋变成话本了?

不过,倭国担心是有道理的,拥有一千武士就算强藩的倭国,当然害怕大军如鞑靼人一样,突然渡海进攻。

幕府的主力是旗本,主将旗下的近卫武士、直属武士,有面见将军资格者。

旗本也就三千人左右,加上陪臣和御家人,一共号称\"旗本八万骑\"。

与八旗有点类似,这个‘八万骑’,其实也是全倭国大名所有武士加起来的人数,且还有很大水份。

幕府直属仅仅万余人,驻守在江户、京都、长崎以及德川御三家,是震慑全国的武力。

不用陆天明来,也不用李开先来,郑芝龙自己有三千火铳,京城还给他调拨了一千老兵训练新兵。

再加上火器火药,靠这三千人,能在倭国杀个十进十出。

但没什么意思,失去秩序的倭国不是陆天明想看到的情况,需要过渡一下,先做生意,先笼人心。

三代将军德川家光性子安静,从小就很怯弱,虽然是爷爷指定的继承人,却不受父母喜欢。

因为他是个结巴,怎么改也改不掉。

自卑会产生暴力,这个结巴对‘好人’很好,对‘坏人’更坏。

小时候,他的兵事老师青山忠俊对他很严厉,经常体罚训斥,德川家光掌权第一天,就把青山忠俊全家问罪,直接除藩除族。

幕府大功臣,谱代大名中实力强大的藩主,就这么莫名其妙消失了。

非犯罪,非权争,就是单纯嫌弃,吓得属官和其他大名瑟瑟发抖。

郑芝龙是商人性子,与德川家光自然关系还不错,以前还觉得这结巴有点睚眦必报的小人性子,现在才觉得,这结巴心黑着呢,看似报复老师,实则示威,让大名和属官再不敢小看一个沉默的结巴,瞬间扭转了形象。

幕府二元政治的独特形态,让传承变得很稳固,郑芝龙在大御所学习刀术的时候,德川家光已经继承三代将军。

两人还是同岁,德川秀忠有意让儿子接触明人的道理,经常找两人一起谈话,所以名义上,两人还是‘同门’。

郑芝龙很快就通过层层护卫,见到了倭国实际上的统治者。

结巴的德川家光是个大胖子,个子矮,跪坐主位像是‘一堆’,看到郑芝龙进门,以超越平时的动作站起来,率先开口,

“一官,等…等你…好…好几天,什么…什么情况。”

郑芝龙笑着躬身,“将军无需焦急,您放心,天朝威远大将军对征战倭国没兴趣。刚才与林先生交谈,一直在思索如何解释,千言万语,突然想起《春秋》中一句话,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海船带来点新玩意,咱们谈个新生意,您看一遍,就彻底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