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940年3月17日,上午九点整。

伴随着上课的钟声响起,张浩深吸了一口气,走进了教室。

这里是抗大第六期第三队,所有学员,全是副团级以上在职军官干部,总计41人。

张浩站在教室外面,便是听到里面闹闹哄哄的,一群人聊得好不热闹。

一群大老爷们聚在一块,最愿意干的是什么,那自然是吹牛了。

而现在教室里的这群副团级、团级干部,不管是到了什么时候,都愿意扯两句自己在前线带兵打仗的时候,打出来的那些个光荣战绩。

伴随着张浩走进教室,起初大家看到张浩这么年轻还没有在意,但很明显,在场之中认识张浩的人也不在少数。

就比如周卫国、丁伟等人。

而看到张浩走进来,丁伟一激灵,然后不自觉的就要站起来,见状,张浩赶紧示意了一下。

丁伟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但还是坐下来了。

紧跟着,张浩就听教室里的众人还在聊着天,这个说我们团打掉了鬼子的几个碉堡,那个说我们击毙了一个中队的鬼子,聊得还不热闹。

张浩听了一会,不由得觉得有些没趣,于是走上讲台,将手里的教具放在讲台上。

看到这一幕,在场的干部怎么可能还不知道,这位就是这节课的教员了。

当即,第二队的临时队长赶紧下命令道:“起立!”

瞬间,所有人起立面向张浩。

然后紧跟着队长便是命令道:“敬礼!”

瞬间,在场的41名军官便是齐齐向着张浩敬礼。

张浩也是回礼。

互相敬礼结束后,张浩开口道:“坐下!”

很快,所有人纷纷落座,一时间,教室之中便是鸦雀无声了起来。

张浩见状,也是笑道:“都放松点,有些人可能认识我,但有些人还是第一次见我,上课之前呢,先做个自我介绍。”

说着话,张浩拿起粉笔,转身在身后的黑板上写下了两个大字——张浩!

在场的干部们,就算是不认识张浩的,至少也是认识这个名字的。

紧跟着就听张浩笑道:“其实吧,我早就想来延州学习一下了,奈何一直也没有机会,没办法,鬼子不愿意我来,从38年年中一直到今年一月中旬,我们冀西根据地几乎没有消停过。”

说着话,张浩先是把黑板上自己的名字擦掉,然后开始一边画一边说了起来。

“38年五月的时候,我奉命去支援冀中军区,结果,队伍行进到灵寿县和平山县境内的时候,被鬼子三个中队给咬住了,最后没办法,就留在了冀西地区发展。”

“当时我们虽然顶着一个独立支队的番号,但我下面就三十多个人,还有好几个身负重伤的,就连我们政委,都被一枪打穿了身子,重伤躺在了床上。”

“那个时候,我们独立支队,加上重伤员在内,只有四十个人,武器只有步枪,怎么办?”

听闻此言,下面的干部们也是能够想象的到,当时的张浩有多难了。

紧跟着就有人回答道:“没有人,那就招人,没有武器,自然就去抢夺小鬼子的。”

闻言,张浩打了个响指,笑道:“是啊,问题的解决方法很简单,那就是招人,找小鬼子抢武器。”

“可是,当时我们在冀西地区并没有根据地,周围民众对我们也并不认可,根本招不到人,当时我们在好几个村子招人,连续招了好几天,就招到了十几个人,怎么办?”

“这就需要打一仗,让周边的乡亲们知道独立支队的大名,知道八路军是抗日的队伍才行。”

“...”

随后,张浩讲述了六分区发展的历程。

而在讲述的过程中,黑板上的地图也是越来越详细,竟然包括整个冀西和晋东地区的地区,光是黑板上的这份地图,就比八路军现如今各部队的地图要详细的多。

光是这一手,就把在场的所有人都镇住了。

都说张浩打仗厉害,每次作战,伤亡都是远小于敌军。

如今看到张浩的这一手,大家也是不得不相信了。

而伴随着张浩把六分区的情况一一说明后,在场的众人,不禁扪心自问,如果当时是把他们安排到冀西根据地,现如今能不能发展到如今的地步?

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好回答。

没有人认为自己不行。

但设身处地的想一下,想来,对于大多数人都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很快,张浩讲解完了六分区的发展历程,然后扔掉手里的粉笔头,看向下面的干部,问了一个问题。

“都知道我们六分区的部队战斗力强,那在场的同志,有没有知道,我们六分区为什么战斗力强?”

随着张浩的问题抛出,在场的众人顿时开始踊跃回答张浩的问题。

有说六分区的部队武器装备好的,有说六分区的战术训练好的,也有说六分区的群众基础好的,总之,答案是五花八门,但都大差不差。

等到所有人都回答的差不多以后,就听张浩说道:“大家的回答都对,但也都不对。”

说着,张浩便是正色起来。

“一个军队的战斗力强大与否,和很多条件相关,单兵技战术水平,军队后勤保障,装备物资供给,乃至于部队运作的方式,总之,决定军队战斗力强弱的标准很多。”

“而今天,我便说一下基层骨干的培养。”

“军队骨干,是一支部队发展壮大的根本,众所周知,一个团的骨干,最少能扩编成两个团。”

“六分区建立初期,只有三四十人,自然谈不上骨干充足,我冀西之初,那里的我军武装力量十分薄弱,后续部队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多次出现中低层干部短缺的问题。”

“为此,我成立了教导队和随军学校,让所有士兵识字,同时不断培养合格的基层班排级骨干,经过一轮轮的培训学习,基层干部短缺的问题,也是得到了有效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