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金庸先生笔下的武侠世界里,少林寺常常被尊奉为武林中的泰斗,享有极高的声望。

然而,在《射雕英雄传》与《神雕侠侣》这两部作品中,少林寺却几乎没有相关的笔墨描写。

这其中除了少林寺本身的没落外,其尴尬的地理位置也是一大因素。

《射雕英雄传》时期,金兵统治中原,南宋偏安一隅,少林寺正处于沦陷区。

后来蒙古灭金,少林寺依旧处于蒙古人的统治范围内。

虽说如此,但是少林寺的僧人,在这两个时期,依然可以毫发无损地在山上吃斋念佛。

没有参与英雄大会,也没有像全真教和丐帮一样去守护襄阳城,不得不说,在明哲保身这一块,少林寺堪称典范。

所谓“乱世隐,盛世出”便是如此。

这一日,远在陆家庄千里之外的一座小村庄,张禹正牵着马匹缓缓而行。

此地与少室山相隔不远,仅剩一两个山头的路程。

正值晌午时分,马匹奔波许久,体力渐竭,张禹便打算在这个村子里稍作歇息。

抬首望去,村口有一块刻着“李”字的石碑。

石碑旁是一棵老槐树,树下几个童子正在追逐嬉戏。

树荫处,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悠然坐在一张矮凳上,手中的蒲扇轻摇,神态安详。

张禹上前作揖问道:“老丈安好,敢问少林寺怎么走?”

老者眯眼打量张禹一番,反问道:“这位少侠,去少林寺是要出家还是礼佛?”

张禹看老者谈吐不凡,不像是一普通的乡下老头,便笑道:“出家如何,礼佛又如何?”

老者道:“若是出家,便打哪来回哪去,若是礼佛,便顺着这条路一直往西走,几十里外便是少室山。”

张禹觉得这老者挺有意思的,又接着问道:“老丈何故阻人出家?”

老者微微摇头,回答道:“老朽观少侠似习武之人,如今乱世,百姓苦不堪言,外有敌寇侵扰,内有匪患横行。少侠若有善心,不如留在世间多行善事,何必遁入空门?空门虽静,却难救苍生。”

“老丈言之有理,”张禹微微颔首,转而问道:“不知村中可有酒肆茶馆,能否买些干粮?”

老者听完摆手道:“买什么买,眼下正值午时,不如到舍下用些粗茶淡饭。”

张禹连忙推辞:“多谢老丈好意,只是我一路奔波,风尘仆仆,恐怕多有不便。”

老者却不容分说,“有何不便?我等山野村夫却也知晓待客之道。来吧,就当陪老朽说说话解闷。”

拗不过老者盛情,张禹只能随着老者回到了他家宅院。

一入院落,便见到老者的家人,一对年轻夫妻,一个约莫五六岁的稚童。

年轻夫妻见老者带回客人,赶忙招呼。

女子说道:“爹,这位公子是?”

老者回道:“路上偶遇的少侠,要去少林寺,我便请他来家中吃顿便饭。”

男子拱手道:“原来是贵客,快请进屋。”

他们对张禹皆是热情有加,小男孩怯生生地躲在年轻女子的背后向张禹问好。

用饭之际,张禹注意到屋内陈列着不少佛经,其中甚至还有几本梵文经书,便问:“老丈信佛吗?”

老者哈哈大笑,“哪里哪里。老朽昔年曾是秀才,靠抄录经书谋生而已。如今天下大乱,黎民百姓能温饱已是万幸,哪还有闲心去想那些玄之又玄的事。”

张禹顺势问:“晚辈看这架上有几本梵文佛经,老丈可是通梵文?”

“这个倒不通,”老者摇头,“不过家中有本梵文注解,是往年为官府抄录佛经时留下的。”说着,他起身翻找出一本陈旧书册,递给张禹,“少侠若有兴趣,不妨拿去。”

张禹连忙取出银两放在桌上,“不瞒老丈,这书晚辈确实需要。”

老者摆手道:“这破书不值几个钱,留在家中也是无用。”

张禹坚持道:“老丈,这书对我甚是重要,您收下这些银两,也可补贴家用。”

老者脸色一沉,说道:“少侠这是看不起老朽?若再如此,便请离开。”

老丈态度强硬,张禹也就不再继续坚持,只是在临行前,悄悄将一张银票裹着碎银放在桌上。

次日,张禹终于来到了少室山下。

他换上了一身淡青色长袍,腰间佩戴着一柄长剑,一头黑发以简单的发带束起,几绺散落的发丝更添了几分剑客的洒脱。

此时的山脚下人头攒动,众多百姓携带着香烛、供品,纷纷准备上山礼佛。

他们中有衣着朴素的农夫,有行色匆匆的商人,还有面容愁苦的妇人。

这些乱世中的百姓,在生活的重压下,将希望寄托于佛祖,渴望能在这动荡不安的世道中寻得庇护。

张禹随着这些香客们一同踏上石阶,一路沿着山道蜿蜒而上,直到山顶的大雄宝殿。

上完香后,他寻到站在大殿内香案旁边的知客僧。

“这位大师,在下想在寺内留宿几日,吃斋念佛,抄诵经文。不知可否行个方便?”

知客僧闻言面露难色:“这位居士,本寺已许久不开放寮房供居士留宿了。”

“大师,我心慕佛法已久,还望成全。”张禹说着,从怀中取出一叠银票,抽出两张,恭敬地塞进功德箱。

见到这一幕,知客僧迅速合掌,念诵佛号:“阿弥陀佛,佛度有缘人。施主一心向佛,贫僧岂有拒绝的道理。”

果然,我佛不度穷逼。

张禹双手合十,答礼道:“多谢大师。”

就这样,张禹在少林寺住了下来。他每日抄录经文,打坐练剑,宛如一名真正的慕佛居士。

直到第七天,寮房内,小沙弥送来了四卷写着梵文“楞伽经”的经书。

他之前特意记下这三个梵文的写法,因此一眼便认了出来。

张禹强压内心的激动,待小沙弥走后,才小心翻开《楞伽经》,仔细查找。终于,在反复翻阅后,他从行缝之中发现了端倪。

张禹屏息凝神,将隐藏其中的《九阳真经》悉心抄录,随后,将其混杂在之前抄录的经书中。

为了不引人怀疑,他又在寺中住了三天,这才离开少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