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获得系统,开局暴兵二十万 > 第185章 银行准备金,土地兼并问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5章 银行准备金,土地兼并问题

由于银龙币制作精美,含银成色足,特别是有人无意中对着龙币吹出悦耳的响声,更是让百姓对这种货币产生了信赖,将能不能吹出声响作为鉴定银龙币真伪的手段。

不止是金陵,全国的百姓都拿着手中的银两铜钱,找到银行想要兑换成龙币。

金融部的沈万令铸币司在金陵城外军营内连续建造了上百座铸币厂,24小时开工,才满足了全国百姓的兑换需求。

沈万见到龙币发行顺利,又令农民在铸币厂附近建造了几座蒸汽印钞厂,印制一批纸质龙币出来,投放到银行让百姓兑换。

“诸位百姓,这是纸制龙币,跟金属龙币具有一样的购买力,大家要不要兑换一点,对于大额交易,长途远行,携带纸币比带着大量金属货币要更加安全便利。”

陈平看到银行门口,一名职员正在卖力的宣传纸币的好处,鼓励百姓兑换。

“这纸做的钱能当真钱用吗?”

“就是!不要像前明的宝钞一样,变得一文不值!”

百姓们对于纸质龙币仍然心存疑虑。

明朝洪武年间,由于战乱,铜矿停止生产,铜钱数量不能满足需求,洪武八年,朱元璋下令造宝钞。

由于明朝发行宝钞没有准备金,也没有规定印钞的数额,只允许百姓用金银兑换宝钞,而不准百姓用宝钞兑换金银,加上后期宝钞的大量印制,导致宝钞不可避免的出现通货膨胀,在民间严重贬值。

万历皇帝即位后,鉴于宝钞的弊端,下令废除钞法,直到明朝亡国,宝钞退出历史舞台。

陈平对于百姓的疑惑是理解的,他想看看这名银行职员如何打消百姓的疑虑。

“各位百姓,前明的宝钞之所以变得一文不值,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但是这些问题在我们新发行的纸质龙币上全都不存在!”

“首先,我们银行发行的纸质龙币,允许自由兑换,大家既可以将手中的换成纸币,也可以将纸币换成金银。”

听到这一条,不少百姓微微点头。

“这还差不多,不然像前明一样,只准我们把金银铜钱换成宝钞,又不准我们换回来,最后宝钞不值钱了,找谁说理去!”

这名银行职员见百姓认可,趁热打铁继续说道,

“其次,我们银行发行纸质龙币是有准备金的,发行了多少纸币,银行的仓库就有多少金银储备,足够大家兑换!”

“大家随我来看看就知道!”

这名银行职员招了招手,让百姓跟随他来到银行后方的一间仓库,仓库门外站着一排士兵,一脸警戒的看着众人。

“这里是库房重地,平时外人不得入内,今日我特地向上面申请,允许大家在外面观看,但是记住只能看不能碰,来人打开库房!”

一名士兵将库房大门打开,一阵金光闪耀,仓库内一块块金砖堆成了小山,让围观的百姓惊叹不已。

“金子!好多金子!”

银行职员见百姓们看的差不多了,令士兵关上库房,领着他们回到银行正门。

“刚才大家看到的就是我们银行的准备金,这样的仓库我们银行还有许多,金银铜都有,我们发行纸币都是根据库房的准备金有多少才发行多少,不会像明朝那样滥发,也就不会贬值了!”

百姓们见到帝国银行储备了这么多金银铜等金属货币,对于纸币的疑虑渐渐打消,开始尝试少量兑换一些纸质龙币。

“小伙子,给我换一些纸币吧!”

一位大婶掏出一把一分钱的龙币。

“大婶,您要换多少?”

“就给我换五角,不…一角好了!”

确定了最初的金银铜三种货币后,金融部后来又印制了两角,五角,两分,五分,一文,二文,五文等多种货币。

这些陈平就让沈万自己去弄了,通过一段时间的流通,百姓们对于元角分的概念已经很熟悉了。

大婶拿着银行职员兑换给她的一角纸币,看着纸币上的图样,摸着纸币的手感,惊奇道,

“这纸币做的真是精美,摸起来光滑平整,又有一点凹凸的感觉。”

“大婶,纸币不仅光滑平整,还能防水,您就是不小心掉在水里,也不用担心泡烂,凹凸的手感也能防止别人伪造。”

“那我拿着这纸币可以买东西吗?”

“纸币做出来就是给人买卖用的,帝国最新的货币法马上就要出台,新的法律规定,交易中任何人不得拒收纸质龙币,否则将会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不同处罚。”

银行职员耐心解释道。

“就算有人真的敢抗法不收纸币,在帝国开办的市场内,售卖的所有商品都是可以用纸币支付的,今后帝国所有官员和将士的俸禄,包括我们银行职员的俸禄都会用纸币逐渐代替那些金银铜币。”

大婶听到这话,稍微放了心,连朝廷官员都用纸币当钱用,她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她拿着这一角钱纸币,到了东城的市场中,买了十斤大米,当付钱的时候粮铺的掌柜问都没问就收了她的纸币。

…………

陈平看到银行顺利解决了纸币流通的问题,也就放下心思,和小红小翠在金陵城内逛了一圈,回到宫中。

“陛下!肖大人在外求见!”

“让他进来!”

肖可走进大殿,向陈平行礼以后说道,

“陛下!近来有商人大量购买百姓土地,而朝廷并未禁止土地买卖,臣担心如此下去又会形成新的土地兼并,长此以往,过个一两百年后,百姓又将流离失所,社会动荡,重现明末景象!”

“此事是朕考虑不周,当初只想着把土地分给百姓,百姓有了土地就能安稳,没想到这些商人有了钱不去扩大生产规模,购买新设备,反而把主意打到了百姓的土地上,简直是目光短浅!”

“陛下!在华夏上千年的儒家文化洗礼之下,许多人认为耕读传家才是家族兴盛的根本,对于土地有一种固执的偏好,一时之间也难以改变这种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