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不能忘却的197653 > 第19章 烽烟滚滚唱英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抗美援朝初期,志愿军所装备的高射炮多为缴获自日军的八八式75毫米高炮和九八式20毫米高炮,作战能力相对较弱。

高炮1团3营的3个高炮连在云山战斗中英勇支援,虽然表现出极大的勇气,但仅击落了2架敌机,最终这3个连的高炮几乎全部被摧毁,11名战士英勇牺牲。

然而,形势很快发生了转变。

1950年11月,麦克阿瑟调集大量飞机对鸭绿江上的四座大桥进行轰炸,却遭遇了刚刚部署到位的志愿军苏制高炮严密火力网。交战首日,志愿军高炮17团便成功击落4架敌机。随后,美军海空力量悉数登场,包括F-51、F-4U、Ad-1等螺旋桨战机,以及F-80、F-84等喷气式战机,甚至b-29战略轰炸机也轮番上阵,持续轰炸了整整一个月。

然而,四座大桥岿然不动,反倒是美国飞机被我高射炮兵击落了18架,另有百余架受损。最终,美军无奈放弃了对鸭绿江大桥的攻击计划。

这些武器装备并非凭空而来,而是从苏联购买的。

一门高炮的价格就高达数万卢布。而高炮只是建设防空网众多环节中的一个环节,像搜索雷达、火控雷达、对空指挥仪、歼击机、探照灯以及人员培训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现代化的防空网完全是用资金堆砌出来的。

金钱并非万能,但没有钱却是万万行不通的。

幸运的是,志愿军得到了新生共和国强大的物资支持。

1953年,中国的财政收入达到213.24亿元人民币(折合美元约81.5亿,1953年汇率:1美元=2.617元人民币)。而相比之下,民国时期财政收入最高的1936年,其收入还不足2亿美元。

1953年,中国钢产量已达到177万吨,这一数字相当于日本在1920年代的钢产量水平。相比之下,1935年国民党结束所谓“黄金十年”时,其控制地区的钢产量仅有5万吨。

这是五亿中国人民通过驱除寄生虫与吸血鬼,建立现代化政权所创造的奇迹。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陆续派遣了4个野战高炮师、21个城防高炮团、60个独立高炮营、1个探照灯团、5个探照灯营和4个雷达站,参战人数接近十万。

空军先后派出了9个师18个团的歼击机部队,以及2个轰炸机师的部分部队轮流参战,一线兵力始终保持在3至4个师、6至8个团之间。苏联空军则派遣了12个歼击机师、4个高炮团和2个探照灯团参与轮战,前线的歼击机数量稳定在170至240架之间。

根据战后美国海军和空军公布的数据,朝鲜战争期间,美国空军损失了1466架战斗机,而美国海军损失了1248架战斗机。包括其他国家的损失在内,“联合国军”在朝鲜战争中总计损失了超过3000架飞机。

1952年5月31日,范弗里特在记者招待会上坦承:“尽管‘联合国军’的空军和海军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试图切断共军的补给线,但共产党军队凭借难以置信的坚韧毅力,仍然成功将物资送达前线,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奇迹。”

在1953年夏季攻势前,洪学智已在前线储备了24.8万吨粮食和12.38万吨弹药。

金城反击战中,志愿军动用了1094门大炮,在重点战区每公里配置120门大炮,这一密度已达到了苏德战场的常规水平。在金城战役的28分钟炮火准备阶段,志愿军向联合国军阵地倾泻了1900吨炮弹。

在战争后期,中国人民志愿军各部队配备了更多的山炮、野炮、榴弹炮、加农炮,尤其是从苏联引进的喀秋莎火箭炮。这种火箭炮威力巨大,在战场上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位老同志在回忆文章中描述了喀秋莎炮的强大威力。

他提到,苏联制造的喀秋莎火箭炮炮弹体积庞大,可同时装填16发炮弹,分为上下两排,通过电发火点燃发射。在短短一秒钟内,16发炮弹就如同16条火龙般飞向敌人的阵地,呈梅花形散落开来,杀伤力和震撼力都极其强大。

炮弹落地半径50米范围内,即便敌人躲在掩体中也难以幸免,一样会被震得七窍流血、昏迷不醒。当时,敌人曾污蔑我军在朝鲜战场上使用了原子武器,其实那正是喀秋莎火箭炮的威力。

接下来再谈一谈志愿军的空军。

1950年10月13日,驻上海的苏联空军部队准备回国,向中国有偿移交了该部队使用的38架米格-15战斗机,以及其他一些作战飞机。与此同时,东北地区的别洛夫部队也向中方移交了122架米格-15。

苏军之所以在此时移交米格15,原因是他们即将换装更为先进的米格15比斯。这款机型是米格15的重大改进版本,整体性能得到了显着提升。

这是中国最早获得的一批米格15。

1951年初,苏联在推销米格9战斗机被拒绝后,在同年6月至8月期间,向中国无偿提供了372架米格15战斗机。

1951年底,中国再次采购了244架米格15战斗机。

截至1951年底,中国共接收了654架米格15战斗机,并以此为基础组建了8个空军师。

1951年12月,中、苏、朝三国的空军统一由中朝联合空军司令部指挥,编制包括苏联空军的3个师、中国空军的4个师以及朝鲜空军的1个师。此外,中国还在第二、三线机场部署了4个空军师,主要任务是为前线机场提供防空掩护。

1951年1月21日上午,美国空军出动20架F-84战斗机,对平壤至新安州一线的铁路进行轰炸。中国志愿军空军第4师师长方子翼命令第10团28大队大队长李汉率领6架米格-15歼击机起飞迎战。

在安州地区,双方相遇时,F-84战机正在对清川江桥实施俯冲轰炸。理论上,志愿军此时占据了高度和视野的优势,原本是一次极好的战机。然而,志愿军过早开火,暴露了位置,导致美军迅速察觉。美军战机立即中止轰炸,随即垂直爬升,并分成两组行动,一组迎面对志愿军发动进攻,另一组则向南方撤离。

李汉率队追击南逃的美军飞机,并成功击伤其中一架。然而在追击过程中,6号机飞行员赵志财不幸被美军击伤,他在跳伞时因高度过低而英勇牺牲。

以上所述正是早期志愿军空军与美军交锋的缩影。空战与陆战截然不同,并非只要给你一把好枪,几天后便能熟练掌握。尽管志愿军装备的飞机性能优于大多数美军战机,但由于作战经验不足,战损比显得不够理想。

尽管如此,志愿军空军依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苏空军的频繁拦截,很快迫使美军战斗轰炸机的活动范围退至清川江以南,并使得b29战略轰炸机机群从1951年10月开始转入夜间行动。

在这场长达10个月的绞杀战中,志愿军空军成功击落了122架美军飞机,并击伤了41架。其中,美国空军的王牌飞行员戴维斯少校也在与中国飞行员的交战中被击落并丧命。

自1952年初起,志愿军的补给问题基本通过以上四个措施得以解决。

1952年5月31日,范弗利特在汉城的记者会上无奈地承认:“尽管联军的空军和海军竭尽全力,试图切断共产党的补给线,但共产党凭借着难以想象的顽强毅力,依然将物资运送到前线,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奇迹”;“被炸毁的铁路,很少有无法在24小时内修复的”;“绞杀战的结果令人感到失望”。

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军民携手,经过十个月的反“绞杀战”,成功突破了美国空军的空中封锁。从此,志愿军后方交通线全面贯通,纵横交织,形成了一条“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基本解决了作战物资的补给运输难题,取得了战略性的重大胜利。

在这场战斗中,志愿军付出了2300余人的伤亡代价,损失了超过80架飞机、30多门高射炮、502台机车以及4550辆车辆。地面部队和空军部队总共击落了359架敌机,并重创了888架敌机。

当时,中国几乎所有的高射炮部队都进入朝鲜参战,共有4个师、3个团和50个营,分别负责前线和后方的掩护任务。

此外,在反绞杀战中有一位女战士必须要专门提一下,她就是解秀梅。

1951年11月30日下午,解秀梅刚从山上打柴回来,回营路上,忽然遇到了9架来势凶猛的敌机。敌机接二连三地低空俯冲,在志愿军病房附近投下炸弹,手术所的房子被大火包围,空气中是飞扬的尘土和硝烟,死亡逼近。

所有的人员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转移。

大家在帮助一个又一个伤员陆续转移后,才忽然发现,身负重伤的605团排长李永华不在其中。解秀梅得知李永华没有转移,毫不犹豫地冲进熊熊大火的屋子,冒着被滚滚浓烟和肆虐火舌吞噬的危险,奋不顾身地把李永华背了出来。

刚出门外三四步,\"嘭、嘭\",两个汽油弹落在手术所的房顶上。顿时房子被冲天大火吞没。火星溅了他们一身。

解秀梅急忙扑灭了李永华身上的火焰,背起他就跑。

这时,敌机更加疯狂起来。成串的炸弹惊天动地般落在他们的周围。李永华生怕在这种万分危险境地里自己连累了她,便急促地催她:“快放下我,赶紧隐蔽!”解秀梅一心要将李永华救出去,咬紧牙关,全然不顾自己的性命,坚决地说:“我的任务就是保护你。”

解秀梅背着李永华艰难前行,只见山上烟火弥漫,什么也看不见,冲出一段路后解秀梅在磕磕绊绊中不慎摔倒在地。敌机还在不停地轰炸,路过的房子火光冲天。

衣服着火了,解秀梅急忙把火扑灭,背起李永华又继续往前奔跑。敌机发现了他们,对准他们俯冲轰炸起来。

在撤离的最后时刻,突然,一颗炸弹直向解秀梅的头顶上落下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解秀梅马上放下伤员,转身迅速把他压在身下,用自己的身体掩护他,以免他遭受伤害。

炸弹投下来后,气浪冲天,飞起的碎石和土块把他们埋了起来。解秀梅的棉衣棉裤被打破好几处,胳膊也受了伤,手上流满了鲜血,李永华安然无恙。

解秀梅顾不得伤痛,奋勇爬起来,又背起李永华使尽全力赶快向前跑。终于把李永华背到了山地防空洞。李永华得救了,解秀梅却浑身无力地瘫软在了地上。

解秀梅舍生忘死勇敢救出重伤员的英雄事迹,在朝鲜战场上广泛传颂。

1951年,解秀梅荣获志愿军总部为她记“一等功”英雄称号,同年,经过战火的洗礼与考验,解秀梅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2年1月18日,解秀梅作为志愿军归国代表团成员,回国汇报。5月23日,在中南海怀仁堂,解秀梅荣幸地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1952年5月25日,女战斗英雄解秀梅斗志昂扬地重返朝鲜战场前线。

10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在平壤隆重召开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两周年纪念大会。解秀梅作为志愿军代表,荣幸地向金日成举杯敬酒,金日成亲自宣布,授予解秀梅朝鲜最高荣誉勋章——国旗勋章。

在尽人皆知、广受喜爱的电影《英雄儿女》中,就有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英雄王成的妹妹王芳在前线慰问中,突然遭到敌机的轰炸。危急时刻,王芳用自己的身体掩护了战友老李同志,而她自己却受了重伤。

更感人的是王芳那曲“风烟滚滚唱英雄”的《英雄赞歌》响彻中华大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解秀梅就是电影《英雄儿女》中王芳的真实原型。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前后总共产生了154名一等功臣,解秀梅则是其中唯一的女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