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次,杜如晦刚一靠近,李恪就 “扑通” 一声跪在地上,双手合十,可怜巴巴地哀求:
“杜先生,您就饶了我吧,我以后肯定乖乖听话,先让我玩一会儿,就一小会儿!”
杜如晦不为所动,弯腰准备把他拎起来,李恪眼珠子一转,突然伸手在杜如晦的胳肢窝挠了几下。
杜如晦一个没忍住,“咯咯” 笑出声,手一松,李恪就趁机溜走了,还回头做了个鬼脸:“杜先生,您也怕痒痒呀,哈哈!”
这天,李恪又故技重施,撒腿就跑,结果慌不择路,一头撞在了正路过的尉迟敬德身上。
尉迟敬德一把抱住他,哈哈大笑:
“哟,小侄子,这是被谁追得这么狼狈呀?”
李恪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紧紧抱住尉迟敬德的大腿,抬起头,用水汪汪的大眼睛,可怜的说:
“尉迟伯伯,救救我,杜先生又要来逼我学礼仪啦!”
尉迟敬德刚要开口,就看见杜如晦一脸无奈地走过来。
程咬金看看李恪,又看看杜如晦,挠挠头说:
“哎呀,小侄子,你就听杜先生的话吧,不然以后出去,连礼仪都不懂,别人还以为咱秦王府没规矩呢!”
李恪小嘴一撇:
“尉迟伯伯,您小时候也学这些吗?”
尉迟敬德挠挠头,嘿嘿一笑:“我可没学过,不过我知道这很重要!”
李恪一听,更来劲了:“那您都不学,凭啥让我学!”
杜如晦趁机上前,一把抓住李恪:
“小公子,尉迟敬德是武将,您以后可是要成大器的,怎能不学?今日咱们就先从走路姿势学起。”
说着,便拉着李恪开始纠正他歪歪扭扭的步伐,李恪一边不情愿地走着,一边嘴里小声嘟囔:
“走路还要学,这不是天生就会的嘛……”
可杜如晦哪管他,依旧一丝不苟地教着,一场 “猫捉老鼠” 的礼仪教学闹剧,还在秦王府里不断上演着 。
正是因为杜如晦是小时候唯一一个敢打李恪的人,所以李恪长大后,每次看到杜如晦都有点犯怵。
每次见到杜如晦,李恪都规规矩矩的按照四方步走路。
李恪在第一次跟昏君阿耶要官当的时候,六部里的五部全被李恪大王折腾一边,唯独不敢折腾兵部尚书杜如晦。
也正是曾经的师生之情,杜如晦在年初给李恪要封地的时候,要的最起劲。
杜如晦不仅在陛下不想给李恪地的时候,主动提出要给地,还嫌弃陛下给李恪的永业田少。
甚至得知了李恪已经到了陕州的时候,提前在洛阳为李恪准备接风。
后来,李承乾星夜兼程的赶往陕州救援李恪的时候,李世民不仅让安插在“造反派”里的人把秦函谷关打开。
还派人给远在洛阳的杜如晦传递消息,说李恪在陕州遇到危险。
杜如晦连忙以“兵部尚书”的名义,聚集起洛州还有周边的府兵去攻打谷州,名义上是为了镇压造反派,其实就是为了去救援李恪。
------分---割---线---返---场-------
当杜如晦终于把整个谷州的造反派都打趴下后,就急冲冲的赶往陕州,可算是见到了李恪。
而一同到的,还有李世民的圣旨,封李恪为“锦衣卫上将军”。
杜如晦多聪明的人,如今太子就在这里,完全没必要再给一个统领全部兵马的上将军。
之所以给李恪这么一个“上将军”,其实就是李世民的暗示,暗示好大儿李承乾赶紧回长安,别在那里待着了。
杜如晦心里门儿清,陛下这圣旨背后的深意,可不单单是封个官那么简单。
他看着身穿“金鳞明光铠”,英气逼人的李恪,嘴角浮起一丝笑意,打趣道:
“蜀王殿下,如今你这‘锦衣卫上将军’的名号可威风得很呐,陛下这是对你寄予厚望,往后可得好好施展一番拳脚。”
说完,又对李承乾说:
“太子殿下,你是国之储君,不能在此多逗留,还是早点回长安吧。”
李承乾微微皱眉,目光在杜如晦和李恪之间来回游走,心中虽对父皇的暗示了然于心,却又有些不甘。
他沉吟片刻,说道:“杜尚书所言极是,只是三弟初任此要职,这谷州及周边局势又尚不稳定,我实在放心不下。”
其实都是屁话,杜如晦都来了,哪里还需要李承乾帮忙?
这话完全是李承乾还没想好,怎么回去面对父皇。
李恪上前一步道:
“大哥,您尽管放心回长安。有......在此协助,还有诸位将士齐心协力,我没事的。”
说着,他拍了拍身上的金鳞明光铠,眼神中满是坚定。
李恪不知道怎么称呼杜如晦,因为怎么称呼都很别扭。
杜如晦微微点头,看向李承乾:
“太子殿下,蜀王殿下如今已成长许多,又有我和翼国公在,他不会出事的。”
李承乾听后,长叹一口气,无奈道:
“既如此,我便先行回长安。三弟,杜尚书,你们万事小心,有任何情况,务必及时飞鸽传书告知于我。”
待李承乾带领亲卫启程回到长安,长安又发生了一场因为蜀王府无人管理,而导致出人命的事情,最终还再次让李世民用三儿子做诱饵,又一次搅动风云。
李承乾离开后,李恪大王也跟着杜如晦出发前去洛阳。
李世民在给李恪的册封圣旨上,不只是让李恪当”锦衣卫上将军“,还让李恪去洛阳,帮忙朝廷在聚集起周围的府兵。
因为朝廷要发兵去讨伐李艺,为了节省时间,关中附近的兵在长安集结,另外一部分就在洛阳集结。
到时候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带着人来,李恪直接把集结好的府兵给他们就完事了。
十月的洛阳,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绝美画卷,每一处景致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令人心醉神迷。
清晨,第一缕阳光轻柔地洒向大地,为洛阳城镀上一层金边。
天空澄澈如宝石,湛蓝得不见一丝杂质,云朵似般轻盈地飘浮着,悠然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