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月初,车队抵达北齐境内,怀庆府。

怀庆府人杰地灵,出过不少士子文豪,听说今年恩科,进京赶考的举子当中,就有不少出身怀庆。

谢京辞想要领略一下北齐风土人情,不着急往邺城赶,苏启明无奈,只能随行当解说员。一开口,倒是有滔滔不绝之势。

谢京辞忽然打断,“苏大人也出身怀庆吧?”

苏启明话音一顿,满眼惊诧,“殿下如何得知?”

谢京辞笑一笑,旁边是一家小酒馆,外面摆着几张桌椅,正好有一桌空着,她直接坐了下。

苏启明忙道:“此地简陋,公主贵体怎可屈尊…”

“再简陋,也在朗朗乾坤之下,总比偷摸着见不得人好。”

谢京辞一句话将他给堵了回去。

苏启明知道她早年的境遇,外室女,见不得光,秋仲卿那刻薄寡情的模样,想来对她们母女也就泛泛。

堂堂公主,千金之体,竟沦落至此。

“苏大人也坐吧。”

谢京辞神色淡淡,并无怨怼之色。

十多年光阴,足够磨去她所有的愤懑不平,早已能做到处变不惊。

苏启明沉默着在她旁边坐下。

“秦将军也坐。”

秦少元,任中郎将,原是皇帝亲卫。此次被文宣帝派遣出使,足见对谢京辞这个流落民间的女儿有多重视。

秦少元抱着剑,站得笔直。

“末将不敢。”

都说少年意气,秦少元不过及冠之龄,却呆板得很。

“你带着剑板着脸在人家酒馆门口站着,让别人还怎么喝酒吃饭?”谢京辞抬头看着他,“我这么仰着头同你说话也是很累的。”

秦少元刚要开口,就听苏启明笑着道:“公主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我等随行保护,倒也不必太过拘谨,让百姓惶恐,秦将军坐吧。”

秦少元察觉到周围人的目光,默默坐下。

“我们抵达驿馆的时候,苏大人同那个马夫说了几句话,用的家乡口音,故而有此猜想。”

谢京辞不拘小节,亲自给两人斟茶。

“殿下细心,见微知着,微臣佩服。”

苏启明道了谢,“不过臣不是怀庆人,只是幼年曾在舅父家中住过两年,对当地风土人情略知一二。”

谢京辞唔了声。

“苏大人祖籍洛州,烈祖父是睿贤皇后的小女儿,永安公主所出。”她看着满面震惊的苏启明,淡淡陈述,“苏家在前朝是大族,曾出过三任宰辅,五位尚书,二十七个进士。你的太祖父更是三元及第,得天子恩重,尚永安公主。永安公主的封地,就在洛州。”

苏启明放下茶杯,微微平复心绪,才道:“殿下说得不错,只是臣不解,您是如何得知这些事的?”

那破系统到了北齐后,终于发挥了作用——消息小能手。

谢京辞淡笑,“苏大人莫忘了,我在北昭好歹做了一年的睿王妃,想要翻阅一些前朝古籍,野史杂记什么的,倒也不难。”

苏启明点点头,“如此看来,那北昭太子待殿下倒也不差。”

“是不差。”

谢京辞听出了他的试探之意,面上只做不知,“否则也不会这般轻易的就放我离开。”

苏启明不说话了。

秦少元却听出了点弦外之音,“殿下的意思是?”

“当日在昭阳殿,苏大人说的那番话几分真几分假,北昭朝臣皆心知肚明。一国公主,流落民间,时隔十多年才大张旗鼓寻找,使臣为累世大族,护军为皇帝亲卫,甚至于边关整军待发,如此兴师动众,只为了迎回一个已经远嫁他国的公主。只要不傻,都知道其中有隐情。”

苏启明轻咳一声,“陛下也是担心公主…”

“这种冠冕堂皇的借口,就不必说了。”

谢京辞笑容不改,眼神却莫名叫人畏惧,“我也不傻。”

苏启明讪讪闭嘴。

“那日宫宴之上,众目睽睽之下,嘉平帝不好发作,却也没有立即松口放人。直到我主动入宫同他谈判,交出那株水稻,他才知晓我的价值,也突然明白北齐为何突然一定要迎我回去。他想让我留下,为北昭所用,否则就杀人灭口。可就在这时,他得知了边关有异。”

谢京辞看一眼秦少元,“秦将军的母族是开国元勋,镇守边关的定国公穆大帅是你外祖父。”

秦少元神色震惊。

谢京辞收回目光,继续说:“北齐此举意在威慑,要么放人,要么开战。嘉平帝吃软不吃硬,自然恼怒,慕容璃随即入宫劝说,于是我们才能安然出京,一路顺遂。”

苏启明不解道:“他图什么呢?”

“能图什么?”

谢京辞反问,“我同他虽无多少情分,但也知道此人,算是个正人君子,自然不会毁约。”

苏启明倒是一愣。

“就这么简单?”

谢京辞又笑了,“不然呢?苏大人莫不是以为他对我情深义重?若真如此,他就更不可能放手了。”

慕容璃因为父母的悲剧而畏惧情爱,他想过的是细水长流,平静安稳的日子。浓情蜜意什么的,他实在吃不消。他若喜欢一个人,大底也是阳光善良,温柔包容的女子。

反正不可能是她。

她只会包容女人。

苏启明观她神色,确实没有留恋之意。那天在昭阳殿,两人看起来有种难得的默契,离开的时候,慕容璃又特意送行,他还担心公主会舍不得。

毕竟女子容易沉湎情爱。

一个人流落他国,家人已寻到踪迹,却非要冒名顶替嫁人。

在北昭那段时间,他也多少耳闻,这位公主可以说是个人物,敢在千秋节当众逼得皇帝下不来台,顶着满朝文武的唾骂依旧我行我素。

而且她在北昭很得民心。

更甚者还有许多信徒。

可以说,她早已在北昭扎了根。只要她愿意,完全可以将错就错,继续做她的北昭太子妃。就凭那株水稻,从前她干了再多‘大逆不道’的事都能一笔勾销。

一国之母,那可比公主尊贵多了。

是以苏启明一直很担心,也曾言语试探。可眼前这姑娘,不过十六岁,却很是圆滑老练。今日听了这番话,苏启明才算是彻底放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