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小目标把我爸培养成王健林 > 第18章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章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当前网吧证的市场行情还在持续高走,各种投资机构也像吸血虫一样,将目光对准这块。

交易活动异常活跃,整个市场仿佛都在沸腾。

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下,陈奕辰却保持着冷静的态度,他建议陈建林不要被市场的狂热所影响,继续保持理智和冷静,不要急于做出决策。

陈奕辰本人也并没有因为市场的火爆而改变自己的生活节奏。他依然坚持着自己平时的学习计划,每天按时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确保自己在学业上不断进步。

在学习方面,陈奕辰早已领悟完所学的初中知识,现在他不仅在林洋的全科培训班上关注自己的高中学业课程,并认真学习,还在系统中,如网上冲浪般广泛涉猎各类知识。

他利用业余时间,在系统里高效的阅读各种书籍,从历史到科技,从文学到哲学,他都充满了好奇心。

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陈奕辰并没有参与任何其他的社交活动。

他每天晚上都会陪伴林洋一起去打球,享受着运动带来的快乐。

然而,一旦遇到恶劣的天气,无法外出打球时,他就会选择在室内进行跑步、健身或其他形式的锻炼。

陈奕辰拥有出众的气质,加上曾老师对他音乐素养的认可,使得吉他班上的女同学们逐渐熟络起来,甚至有女生主动约他出去玩耍,但陈奕辰总是礼貌地婉拒她们的邀请。

尽管陈奕辰知道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但是他仍然婉拒了同学的邀请。

陈奕辰觉得自己重生回来的心态并没有全部沉浸下来。不是说他封闭自己,而是感到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玩,还是提不起他的兴趣来。

陈奕辰现在还是成年人的思维,他认为自己的社交不在这层圈子里,或许是由于成年人的功利心理,他不认为自己现阶段需要什么志同道合的朋友。

陈奕辰感觉自己仿佛进入了一种圣者般的状态,内心无欲无求。

他严格按照系统给出的随机目标,坚持自律地学习和锻炼。这种自律和坚持不仅让他保持了良好的身体状态,还让他拥有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尽管陈奕辰的生活看似单调而规律,但他并不感到枯燥。

相反,他发现这种规律的生活让他更加专注于自己的目标。每当完成一天的锻炼和学习任务,他都会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

8月20号,父亲陈建林晚上回来后,拿出了陈奕辰一中的入学通知书。

陈奕辰知道自己前世以择校生的身份进入一中,父母所带给他的压力,并没能让他化为动力。

当时进去一中时,高一总共有20个班,18个普通班,2个火箭班。每个班上差不多60至70人。

优秀的那批学生,也就是能考中一中摘尖的学生进入了火箭班,火箭班陈奕辰是知道的,因为在初中,他也是进的火箭班。

当然,在火箭班还包括部分关系户,可见现在办学教育也在向特权低头。

当时陈奕辰不知道自己所在的班级几乎都是择校生,找不出几名是直接录取 进一中来的,陈奕辰不清楚这些,时常因择校生而感到自卑。

所谓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刚进班陈奕辰能够排进2、30名,显得默默无闻。班上如此多的人数加上老师任务的繁重,陈奕辰自卑的心态既不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也得不到老师的关注。

后来成绩下滑严重,虽然后面努力追赶了,但遗憾没能考中理想的大学,最终抱憾一生。

现在陈奕辰重生了,在系统高效的帮助下,他认为以现在的成绩,他定然能够考取一中的录取分数线。

陈奕辰不会再做那个默默无闻的择校生,他定然会刻苦学习,去做班级那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母亲张想容看到入学通知书后,很开心,但马上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了,但接着她又微微怔了一下,对陈奕辰说道:“辰辰,妈妈相信你进入高中后,一定能够在成绩上取得巨大的进步,还有三年时间,自己好好规划,你一定能行的。”

张想容一直以来都不是那种能说会道的人。尽管她经营着箱包店,但并非归功于她的口才,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店铺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然而,张想容在教育儿子陈奕辰的问题上,却显得有些唠叨和固执。

前世因为花费了几万块钱的择校费。这件事在她口中反复提及,似乎在提醒陈奕辰要珍惜这个机会。

她可能并不是真的想给儿子增加心理负担,而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激励他更加努力学习。然而,张想容这种简单直接、缺乏深思熟虑的思维方式,以及她那直来直去的言辞,却让陈奕辰感到极大的压力和愧疚。

陈奕辰开始觉得自己必须回报父母的付出,否则就是不孝。这种心理负担逐渐让他变得自闭,不愿意与父母进行深入的交流。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奕辰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少,家庭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疏远。

幸运的是,现在所有的情况都在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陈奕辰每天中午吃饭时,到了店子帮忙,就都潜移默化的改变张想容。

陈奕辰利用自身的懂事和乖巧,特别是交流中表现出了极高的情商和智慧,他总是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能够倾听和理解张想容的想法。

这种交流不仅增进了他们之间的亲情,也使得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加全面。

如今,张想容知道陈奕辰长大了,很多道理比自己懂的都多,自己做好避风港的角色就是对陈奕辰最大的帮助,因此刚刚的话没有了以往的唠叨,更多的是对陈奕辰的鼓励。

妈妈张想容的变化,陈奕辰看在眼里。

然而,要说变化最大的,其实还是父亲陈建林。

在前世,陈奕辰与父母的交流逐渐减少,尽管他能感受到父母的爱意,但那种沉重的爱却让他难以真正理解。

陈建林是一个极度大男子主义的人,他的事业在后来遭遇了滑铁卢,但他从未向陈奕辰透露过任何信息。

所有的困难,都是通过张想容在唠叨时,间接地传达给陈奕辰的。

然而,当时的陈奕辰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改善家庭的困境,也无法对父亲陈建林那种什么都不愿意透露的想法提出任何抱怨。

如今,网吧经营许可证的市场行情不断攀升,价格一路飙升。

陈建林是一个事业心极强的人,他对于商机的敏锐度和追求成功的渴望让他时刻关注着市场的动态。

陈奕辰巧妙地抓住了这一点,利用父亲对事业的重视来进行交流和沟通。

父子俩之间的对话变得频繁,几乎每天都会就网吧证的市场行情、投资策略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的讨论。

陈奕辰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在事业上得到父亲的指导和支持,还能够增进了与父亲之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