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奕辰内心再迫切,但近一个月的时间下来,繁重的学习任务重复而单调,根本触发不了随机目标,仅仅将积分累积了1500分。
等到月底,随机目标终于触发了。
随机目标:考取班级第一,奖励积分1000分。
5月底的月考如期而至,陈奕辰这段时间为了验证系统的刷分效果,为了让这次考试取得满意的成绩,他“两眼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当公布成绩的那一刻,陈奕辰再次以952分的成绩在平行班获得了第一名,并且在高一年级排第99名。被系统评价为“良好”,获得3000分的奖励。
对于能够获得三倍暴击积分的奖励,陈奕辰感到非常满意。显然,除了天赋之外,通过努力也能取得显着的效果。
在这次考试圆满结束后,班主任魏老师召集了全班同学,郑重其事地将关于文理科分班的相关事宜详细地告知了大家。
魏老师在会上详细解释了文理科分班的意义,强调了选择文理科对未来学习方向的重要性,并提醒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做出决定。
他指出,选择文理科不仅会影响未来的学习内容,还可能对未来的大学专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魏老师还特别强调了选择的重要性,希望大家不要盲目跟风,而是要认真思考自己的兴趣所在,结合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他鼓励同学们多与家长、老师和同学交流,听取不同的意见,但最终的决定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内心来做出。
当魏老师看到陈奕辰选择文科后,他感到十分的失落,仿觉得自己的爱徒离他而去了。
在那之后,魏老师曾经多次找过陈奕辰。魏老师一直抱有强烈的期望,希望陈奕辰能够选择理科方向,因为他深知陈奕辰在理科领域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巨大的潜力。
魏老师分析,陈奕辰在这次考试中,理科方面的成绩相当出色,分数高达278分,而相比之下,他在文科方面的成绩只有251分。
陈奕辰在这一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班主任对他的特别关注和殷切期望。然而,尽管如此,陈奕辰已经下定了决心,他心中有着明确的目标。
就目前的分数来看,对于同一所大学,文科的录取分数线比理科低了大约30分,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差距更大。
魏老师知道自己实在是不能劝动陈奕辰,毕竟他也有自己的兴趣和追求,他只能尽力提供指导和建议,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陈奕辰自己手中。
对于陈奕辰决定选择文科这件事情,温可人是清楚的,而且和作为美术生的段思思一起选择了文科。
然而,像赵恺这样的好友,他们却感到十分纠结。
一方面,他们希望能够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在同一个班级里共同学习,享受那种亲密无间的友谊和互相支持的氛围;另一方面,他们又听从了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建议,认为选择“数理化”这些科目会更有前途,更有利于未来的发展。
这种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让他们在做决定时显得犹豫不决。
对于陈奕辰选择了文科,班上的许多同学都感到非常惊讶,甚至难以置信。
他们认为,陈奕辰作为班上的第一名,成绩优异,分数高得惊人,理应选择理科才对。
然而,在当今的学生群体中,确实存在着一种普遍的局限性思维,认为只有选择理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优势。
这种思维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们的选择,使他们忽视了文科的重要性。
然而,陈奕辰正是出于对自身兴趣和未来发展的深思熟虑,他认为文科更适合自己的长远规划,并没有被传统的思维模式所束缚。
在高一18班,大约有十几名学生决定选择文科方向,其中包括陈奕辰、温可人、段思思以及以方敏为代表的四名体育特长生,他们中只有方敏是女生,另外3名都是男生。
此外,还有几名学生确实对文科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也选择了文科方向。
今年一中的高考升学率超过了72%,一本率不足30%,而重本率也不足10%,清本大学也没有一个。
这也确实说明了他们小镇对于教育资源的匮乏。
林岚所就读的二中升学率刚刚达到50%,这与全国的平均升学率基本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升学率统计不仅包括了普通高中的录取,还包括了林岚考取的大专院校在内。
因此,每年高考结束后,都会有一半的高考生面临落榜的现实,他们将无法继续读书深造,不得不进入社会开始打工生涯。
而类似像林洋的四中,升学率不到30%的高中也是大有所在的。
到了后世,通过国家政策对于这些落后资源或地区的帮扶,以及对大学的相关扩招政策,包括逐年降低的出生人口比率,全国的高考升学率将突破70%。
随着今年高三学子的离校,时间来到了6月中旬,一中在对所有文科班的学生进行整合后,重新进行了分班。
这次分班将学生分为了六个文科班,其中包括两个被称为火箭班和4个平行班。
这些火箭班不仅汇集了优秀的学生,还配备了最优秀的师资力量,旨在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帮助他们在文科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
陈奕辰所在的文科2班刚好有温可人、段思思和方敏在内的几名体育生,还包括一名叫陈盼盼的女生,他们的成绩基本上能确保本科录取。
而孙茜茜一直希望和陈奕辰同班的梦想并没有实现,她被分派到文科1班了,现在小姨文慧芳已经晋升为江城市教育局宣传办的主任,她的严格家教不允许自己任意妄为调换班级。
陈奕辰在文科2班的班主任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年女教师,她姓刘,教语文,对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都十分关心。
在分班后的第一天,刘老师就给学生们强调了文科的重要性,并鼓励大家要对文科充满信心。
她告诉学生们,文科不仅仅是学习历史、政治和文学,更重要的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这些能力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都是极其宝贵的。
在新班级里,或许都是从高一18班而来,陈奕辰和温可人、段思思以及方敏等人的关系也更为亲密一些。
他们坐在一起并经常一起讨论学习上的问题,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与此同时,孙茜茜在文科1班也逐渐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