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杜信和他的学生们,看着正在忙碌的参谋人员,都觉得不可思议。

“他们真的都是读书人?”

李星辰笑道:“都是秀才和举人。他们每一个人,都弓马娴熟,枪法了得。上马能领军,下马能为文。近身能搏斗,远能射箭放枪。能当斥候,能当使者。可谓全能战士。”

杜信虽然有点存疑,但是没有直接辩驳。

只是给身后的学生使了一个眼神。

这几个学生马上会意。

其中一个学生看着这些身穿戎装的参谋说道:“那好。既然都是读书人,那我问三个问题,能答出来,我就承认他们是读书人。”

李星辰笑道:“这位公子,请出题。”

“第一个问题。请问,天有多高?”

李星辰笑道:“这不是真正的问题。”

“为何?”

李星辰笑道而不语。

“你随便让其中一个参谋来回答你。他们会告诉你天有多高。”

“那就这个吧。”杜信的学生随便指了一个参谋。

“你确定。这是琼州的秀才。”李星辰笑道。

“确定。”

“既然如此,王参谋,你来解释一下天有多高。记得通俗易懂一点。”

“遵令。”王参谋放下手中的工作,冲着几人拱拱手。

笑道:“在下献丑了。天无限高。不过,在我们头顶的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对流层大约三千丈到五千丈高,平流层从五千丈到一万五千丈.......”

接着王参谋把大气层的特点都讲了出来。

最后,总结道:“大气层大约有33万丈。之外就是虚空。也就是太空。”

李星辰点点头:“王参谋,地理课上没有睡觉。还可以。你先忙吧。”

“得令。”

这时候,杜信和他的学生听得目瞪口呆。

杜信捋着胡子,不禁感慨:“这,这,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学说?古人浑天之说,得到最好的契合。妙哉。”

其他学生虽然很佩服这个参谋,但是也想试一下其他的参谋是否都是读书人。

“第二个问题,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何解?”杜信的学生随便选了一个参谋来提问。

“既然选中你,陈参谋,你回答吧。”

陈参谋笑道:“这位公子,可能想要问的是,为什么读书人要来投军的问题吧。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说的是有志于追求仁德,就不要做坏事。这是对的。但是,可能在公子看来,我们当兵打仗,动刀东枪,就是在造杀孽。其实,大可不必如此认为。”

“天地之间,不是所有人都是好人。侵略他国土地,烧杀抢掠的就是恶人。杀掉这样的人,不但不是作恶,反而是为善。这与仁并不违背。”

“且我大宋王师,所到之处,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所光复的城池,带给百姓的,是切切实实的活计,是收入,是养活家人的希望。如此一来,杀敌,不失为恶,实乃大善之举。”

“躲在书斋之中,修身养性,让自己变得仁慈,那是个人的内心仁慈。平时是可以的。但是如今天下纷乱,神州陆沉,我华夏衣冠,面临异族统治。个人的仁慈,而对于百姓,对于他人,其实作用不大。真正的仁慈,就当投身军中,助王爷光复大宋,恢复华夏昔日的辉煌,方才是真正的有志于仁。”

陈参谋的一番话,让杜信和他的学生们陷入了沉思。

确实,时代面前,个人的小仁慈,哪比得上匡扶社稷,安邦定国的大仁慈?

李星辰笑道:“陈参谋,你接着绘制地图。”

“得令。”

“杜大人,不知道我这两个参谋的回答,是否令您满意?”

杜信回过头,看着自己的学生们,都面露愧色。

他们平时都沉迷于四书五经,整天研究古人的只言片语的意思。为此反复推敲,反复思辨,反复琢磨。

但是,这些只不过是文字游戏而已。

于国于民,却无多大用处。

既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更不知道如何抵御外族入侵。

百无一用是书生,说的就是他们。

虽精通经史子集,却无法造出那利用水车织布的机器,更没有办法弄懂水泥、炸药这些器物的原理。

惶恐,还是惶恐。

“王爷多才多艺,果真非凡之人。手下的参谋,个个都是栋梁之材,杜某确实眼拙,未能识得这些青年才俊。惭愧惭愧。”

李星辰笑道:“诶,杜大人,你们研究经史子集,也是为了传承我华夏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何来惭愧?”

“只是,如今神州陆沉,天下纷纷扰扰。需要大量的青年才俊,投身军中,为光复大宋而奋斗。我才提出想要学习,先投军的要求。如何不愿投军,也不勉强。至于你们要学习格物之学,需要前往清溪城,那里有几处职业学校。培训的都是如何纺纱,如何织布,如何造船的技术。这些也算是格物之学。”

几个学生也不想提问题,急忙表示要投军。

“王爷,我等心服口服。也想成为您的参谋。”

李星辰笑道:“他们都是优中选优的人才。你们想要成为参谋,也得经过军校学习,部队历练,然后是各方面的综合考核才行。不过,就算成不了参谋,也可以当文官。例如,如今的新会衙门里,大部分的官员都是军校出来的。我们的文官,也都是能够上马杀敌,下马治国的。”

众人一听,顿时惊讶不已。

迫不及待地说道:“我等今日便想投军。”

“就是,我也想成为文武兼备的人。”

“算我一个。”

李星辰笑道:“这个得杜大人同意才行。”

杜信点点头。

“从军,不仅能够强身健骨,有一身本领,增强自信。对研究学问亦有好处。我自然不会不同意。不过,无论何时,一定要想着,如何造福百姓。”

“多谢恩师。”众学生这下子高兴不已。

很快,七星书院的三百多学生,悉数报名参军。

这事情一传十,十传百,瞬间引起轰动。

新会城中的其他读书人,奔走相告,踊跃参军。

周围的郡县,大量的年轻人,听闻之后,纷纷前来报名投军。

一时间,李星辰就招募了一千六百多名读书人。

有些是秀才,有些是童生,还有几个举人。

李星辰没想到,七星书院的影响如此巨大。

为了安置这些年轻人,李星辰不得不连夜派出两千骑兵,护送他们前往清溪城,进入军校学习。

此时,新会以北的英州,也被猴子拿了下来。

岭南大定。

李星辰正准备带兵返回广州城,临走的时候,杜信带人在南门送行。

“王爷请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