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温馨的房间之中,晨曦仿若轻柔的仙子,透过窗棂的缝隙,如缕缕金线般悠悠洒下。
那金线轻柔地落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淡淡的光斑,宛如梦幻仙境般美妙绝伦。
屋内弥漫着袅袅的热气,那是桌上摆放的早餐所散发而出,似一层朦胧的薄纱,将这温馨之景轻轻笼罩。
赵楷将花蕊夫人轻轻拥入怀中,鼻尖萦绕着她身上那如兰似麝的芳香,
仿佛是从幽谷深处飘来的仙香,丝丝缕缕地钻进他的心肺,让他如痴如醉,仿若置身于云端。
他端起那碗由佳人亲自下厨熬煮的热粥,轻抿一口,那温热的粥顺着喉咙缓缓滑下,
暖意瞬间如涟漪般在胃中蔓延开来,犹如一股温润的暖流,
不仅暖了胃,更似春风拂过心田,让他内心涌起一阵感动与温馨。
赵楷深情地望着花蕊夫人,眼中满是柔情蜜意,柔声道:
“夫人,这粥香暖我心,更因是你亲为,此般深情,我赵楷无以为报。”
他的声音低沉而诚挚,仿佛带着无尽的眷恋。
花蕊夫人双颊绯红,如天边绚丽的晚霞,娇羞地说:
“公子,能为你做这些,妾身满心欢喜。”
她微微低垂着头,目光却忍不住偷偷看向赵楷,心中满是甜蜜。
待赵楷吃完,花蕊夫人轻轻拿起手帕,
那手帕如雪般洁白,上面绣着精致的花纹,宛如艺术品。
她动作轻柔而细腻,仿佛在对待一件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小心翼翼地擦拭着赵楷嘴角残留的粥渍。
她的嘴角挂着浅浅的笑容,那笑容如春日里盛开的花朵,
明艳动人,又似清晨的露珠,晶莹剔透,让人忍不住想要珍藏。
赵楷看着眼前的花蕊夫人,心中爱意如潮水般汹涌,仿佛要溢出来一般。
他忍不住将花蕊夫人再次抱紧,双臂微微颤抖,似乎想要将她揉进自己的骨血之中,说道:
“夫人,你如此温柔体贴,叫我怎能不爱?”
他的心跳如鼓,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花蕊夫人娇嗔道:
“公子莫要这般说,妾身只愿能常伴公子左右。”
她的声音如黄莺出谷,清脆悦耳,带着几分羞涩与期待。
他低下头,深深地吻了上去。
他的双唇触碰到花蕊夫人那温润的唇瓣,
如同触碰到了世间最柔软的云朵,让他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这一刻,时间仿佛停止,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们彼此。
花蕊夫人微微闭上双眼。
她的心如鹿撞,思绪早已飘远,只愿这一刻永恒。
片刻之后,花蕊夫人轻喘着气,说道:
“公子,妾身的心都要被你融化了。”
她的声音带着几分娇弱,惹人怜爱。
赵楷轻抚着她的秀发,如同抚摸着最珍贵的绸缎,应道:
“夫人,你便是我此生的珍宝。”
他的目光坚定而温柔,仿佛能看穿岁月。
房间里的空气仿佛都变得甜蜜而黏稠,只剩下两人的心跳声和呼吸声,
两人就这样腻歪了许久,仿佛时间都为他们停驻。
然而,终是到了分别之时。
在花蕊夫人那恋恋不舍的眼光中,赵楷轻轻握住她的柔荑,温声道:
“夫人,我此番不得不告辞了。”
他的心中满是无奈与不舍,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
花蕊夫人眼中泪光闪动,贝齿轻咬朱唇,喃喃道:
“公子,此去可要多多保重。”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心中的痛苦难以言表。
赵楷看着她这般模样,心中亦是万般不舍,但两人身份有别,重重阻碍横在眼前,不得不走。
他轻轻将花蕊夫人拥入怀中,在她耳畔低语:
“夫人放心,我定会早日归来与你相聚。”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是对她的誓言。
说罢,赵楷松开怀抱,转身大步离去。
每一步都仿佛有千钧之重,他不敢回头,怕一回头便会失去离开的勇气。
花蕊夫人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泪水终是忍不住滑落脸颊。
她的心如被撕裂一般疼痛,却只能默默地祈祷他平安归来。
赵楷刚迈进王府大门,还未来得及喘口气休息,门人便匆匆赶来告知:
“王爷,宫中来人,皇帝急召您进宫。”
赵楷剑眉微蹙,心头不禁泛起一丝疑惑:
“此时圣上召见,所为何事?”
但他面上依旧沉着冷静,当即吩咐道:
“速速准备,本王这就进宫面圣。”
说罢,便加快步伐向内院走去,心中却是思绪万千。
赵楷换好朝服,登上马车,一路向皇宫疾驰而去。
他坐在车内,心中暗自揣测着皇帝此次召见的目的。
是边关战事有了新的动向?
还是朝廷中又有了什么重大的决策需要商议?
亦或是其他未曾预料之事?
他的眉头紧锁,忧心忡忡。
马车在宫门前停下,赵楷下了车,整理了一下衣冠,随着前来接引的太监快步走进宫中。
宫中的廊道幽深而寂静,只有赵楷的脚步声和太监手中拂尘偶尔划过空气的声音。
那声音在空旷的廊道中回响,更显寂寥。
终于来到御书房前,太监尖声通报:“三皇子到!”
赵楷深吸一口气,迈进了御书房。
赵楷见到赵佶后,躬身行礼,毕恭毕敬。
赵佶面带微笑,眼中透着欣赏,率先开口道:
“赵楷啊,朕听闻你昨晚在周府诗会上所做的诗词,当真是精彩绝伦,令人赞叹不已。”
赵楷赶忙谦逊道:
“父皇过奖了,儿臣不过是随心而作,能得父皇赞赏,实乃儿臣之荣幸。”
他的心中既欣喜又惶恐,不知父皇此番还有何深意。
赵佶轻轻摆了摆手,说道:
“莫要如此自谦,你那诗词意境高远,词句精妙,在场之人皆为之折服。”
赵楷微微垂首,应道:
“多谢父皇夸赞,儿臣定当继续努力,不辜负父皇的期望。”他的态度诚恳而谦逊。
赵佶神色肃穆,目光紧盯着赵楷,沉声道:
“楷儿,除夕佳节,那明教教主阳顶天与山中老人霍山竟闯进皇宫找黄裳报仇,
全然未将朕放在眼里,此等行径,实乃大逆不道。
朕心中对明教极为不满,且他们这般张狂,若不加以惩治,何以震慑天下其他江湖人士?”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与威严。
赵楷眉头紧皱,拱手道:
“父皇息怒,此等冒犯天威之举,确实罪不可赦。
儿臣定当整合江湖势力,攻打光明顶,一举捣毁明教,
让他们知晓我大宋朝廷之威严不可侵犯。”
他的心中燃起了熊熊怒火,决心为父皇除去这心头大患。
赵佶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厉色,说道:
“朕信你之能。但此事需谋定而后动,切不可操之过急。
那明教在江湖中盘根错节,势力不容小觑,你当谨慎行事,万不可轻敌。”
赵楷郑重应道:
“儿臣明白,定当周全筹谋,不辱使命。
此番定要让明教为他们的狂妄付出惨重代价,
给天下其他江湖人士一个严厉警告,让他们不敢再有丝毫僭越之心。”
他的眼神坚定,充满了决心。
说罢,便转身退下,开始为这场大战精心筹备。
赵佶又语重心长地勉励了赵楷几句:
“楷儿,此次行事虽艰难,但朕相信你定能克服万难,凯旋而归。
切要以大局为重,不可意气用事。”
赵楷神色坚定,应声道:
“父皇教诲,儿臣谨记于心。”
他的心中充满了力量,定要不负父皇所托。
随后,两人又探讨了会诗词书画。
赵佶兴致颇高,与赵楷分享了自己对几幅名帖的见解,赵楷亦能应答如流,尽显才华。
然不多时,赵佶渐感疲乏,挥了挥手,说道:“朕乏了,你且退下吧。”
赵楷恭敬行礼道:
“儿臣告退,父皇保重龙体。”
说罢,便缓缓退出,轻轻合上了房门。
他的步伐沉稳,心中却早已开始谋划接下来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