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医路花开 > 第47章 日均强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刚去看了,最后一个病人留针中,估计还得有一刻钟才结束,咱们先吃!”

黄贺走进来,边说边拿筷子,准备吃饭。过了几秒,才发现大家都没动弹,只惊诧地看着他,便笑着解释道:

“你们要尽快习惯这种节奏,这里没有什么午休时间,为了适应当地人的生活作息,我们中午都是插空吃饭,几乎无缝衔接上岗,所以吃午饭不用等彼此。方医生还好,反正只有你一个推拿大夫,怎么也得等你吃完饭才能回诊室。王医生你快吃吧,正好和季医生可以倒开班,给他留点吃饭时间。”

大家了然地点点头,便不再等人坐齐,各自抓紧吃饭。

分队一直以来的传统,是早饭由队员们自己做,午饭和晚饭则由厨师做。因此,钱渝一早就跟前任主厨朱瑛大姐外出买菜,然后回来准备午饭。因为食材乏善可陈,今天午餐,他就给大家做了一个西红柿炒鸡蛋、土豆炖牛腩和白灼菜心,另外,还把自己夹带的私货酱牛肉贡献出来。

当季川芎和雷达儿护士来到餐厅时,王天临、方白芷和玛修护士刚吃完饭,雷达儿说有位需要针灸的病人在排队候诊了,王天临便跟玛修一起赶回诊室,方白芷则多了几分钟休息时间,可以陪季川芎聊聊天。

“学长辛苦啦,快来吃饭!”

“嗯,你们这么快都吃好了?”

“对,就差你俩。”

纵使时间紧张,季川芎加快了吃饭速度,但依然优雅迷人,方白芷坐在一旁,就这么看着,也觉得既解乏,又享受。不一会儿,便听季川芎称赞道:“鱼头手艺果然不错。”

“那是自然!他大学的时候,还自考了中级厨师证。看不出来吧?”方白芷笑得十分灿烂,就好像考了厨师证是她,一脸骄傲。

“进营养科还要看厨师证?你们二附院的要求有点高吧!”季川芎笑着打趣,他的笑容,让人如沐春风。

闻言,方白芷扑哧一笑,还没回话,就见钱渝从厨房里探出脑袋,扬声喊道:

“季大神,我这叫技多不压身!”

季川芎笑了笑,没有回应钱渝的顺竿爬,但见方白芷一直在捏手腕和推指腹做放松,关切地问:“累了吧?上午出诊如何?”

“第一个病人严重些,不过也算是拄着拐杖进来,能丢了拐杖走出去。”

“看到了,激动得差点忘了拿拐杖那位!方医生厉害啊!”

“好说好说!后面几个,是比较常见的颈椎病人,其中一个名叫瓦萨的阿姨,情况比较严重,已经压迫到神经,伴随强烈的偏头痛了。我给她做了半小时按摩,缓解不少,但也建议她过两天去你那里,再做些针灸治疗,效果会更好。”

“还转诊给我?”

“不可以吗?”

“可以!你转来的,我必须接着。本身很多病症,就是几种治疗方法搭配进行,效果更好。”

“你那边呢?怎么样?听说在这里,针灸是最火的,也是当地人认为最神奇、最信任的中医疗法了,所以估计你和王医生那边,上午完全不得歇吧!”

“嗯,一切顺利。摩洛哥的病人的确很朴实,而且非常信任咱们,甚至把来咱们分队看病,作为是最后的出路,这让我挺吃惊也挺感动的。上午的病人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就是我从你诊室离开后,见到的老人,他说自己本都打算放弃了,但听朋友推荐了中医,才决定来最后一试。”

“那治疗后怎样?”

“他这顽疾已拖了太多年,炎症严重,膝关节退行性性变也厉害,而且还是寒湿性的。今天是第一次治疗,只能缓解症状,但距离能丢掉拐杖,估计至少还得有四、五次治疗。不过,应该已经远超他的预期,因为他离开前非常激动,握着我的手感谢了好久。”

“哇,杜姆大爷肯定乐坏了,虽说还得再治疗几次,才能有更好的进展,可总算是让他在绝望的尽头见到了希望。求医的路途是远了些,但他一定觉得很值得。”

“嗯,我们的工作,不就是努力带给人希望嘛。”

“没错!不过,上医治未病,这里的疾病特色如此突出,怎么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预防,也很重要。”

“是的,这也是我这两天在思考的问题。不过,毕竟有文化差异,所以首先要做的,还是进一步加强对中医文化的宣传,扩大中医诊疗思想的影响力。”

季川芎越说越兴奋,那是一种找到了志同道合者的快乐与幸福。

方白芷本还想陪着季川芎再聊会儿,但玛修护士走进来,说下一个病人需要分诊到她那里,她便赶紧起身,洗手并换上白大褂,匆匆奔往诊室,开始了一下午的无间断门诊。

……

晚上,送走了玛修和雷达儿护士,关上诊所大门,大家终于能围坐在一起吃饭。

“是不是感觉比咱们在国内,门诊量还大?”李业波询问新队员们首日上岗感受。

“是啊,我今天得看了18个。”方白芷一边活动肩颈,一边粗略估计。

“推拿来讲,单日门诊量算很高了,小白芷,累坏了吧?”李业波关切地问。方白芷是他当年的带教弟子,二人不仅有同事之谊,更有师徒之情,看着即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后辈,他心里十分欣慰。

“有几个腰部问题的患者,治疗费点力气,其他的还好。针灸那边病人也不少吧?”

“嗯,我今天得看了二十多个。”王天临点点头。

“我这边也差不多。李队,我们今天的量,算是常规工作量吗?”季川芎向前任队长虚心求救。今天是他们援摩的首日门诊,以管窥豹,只有最直观的第一印象,但李业波已经工作了两年,对整体情况更为了解。

“嗯,今天是周一,算比较高峰。我去年做了统计,咱们诊疗中心,月均接诊病人超1000人次,三个医生均算下来,每人日均门诊数在20左右,推拿单次耗时更长,针灸人次更多。”

“明白了。”季川芎了然地点点头。

“任重道远,大家继续加油。”李业波举起水杯,邀大家一起捧杯,为众人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