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府内,花厅中诗会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热闹非凡。而在花厅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下,大宝、二宝、三宝、四宝和五宝正躲在那里,静静地看着厅内那些自命为文人才子的风流人物。
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落在孩子们身上。三宝皱着眉头,脸上满是嫌弃之色,忍不住嘀咕道:“太差劲了,还自命为文曲星文人,他们就只能对出这些诗,写出这些诗词来。”三宝一边说着,一边轻轻跺脚,手中还不自觉地摆弄着一片树叶,显示出他内心的不满。
大宝赶紧伸手轻轻捂住三宝的嘴,左右看了看,低声说道:“三宝可不能胡来。这里到处都是人,要是被听到了,会惹出麻烦的。”大宝一脸严肃,眼神中透露出谨慎,作为兄长,他深知现在的处境,绝不能让弟弟们因为一时口快而陷入危险。此刻的他,在统筹弟弟们行动的过程中,越发觉得自己责任重大,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保护好弟弟们,同时完成探查任务,为母妃分忧。这种责任感让他变得更加沉稳果断,每一个判断和决策都更加坚定。
四宝也轻轻拉了拉三宝的衣角,慢悠悠地说道:“三哥,别去管人家怎样,对我们来说,不能参与,不能给母妃惹祸。母妃现在为了父王和皇祖父的事已经够操心了,我们不能再添乱。”四宝的眼神中透着一丝担忧,他生性胆小细心,更能明白此时谨慎行事的重要性。虽然心中害怕,但一想到母妃的艰难处境,他暗暗给自己打气,努力克服内心的恐惧,告诉自己要像哥哥们一样勇敢。
五宝双手抱胸,一脸不屑地说:“他们这些不入流的诗词,比起母妃教给我们的唐诗宋词差远了,我才不屑和他们在一起作诗。那些诗词意境深远,哪像这些,全是些阿谀奉承的空话。就拿刚才那首来说,‘九皇监国威名扬,四海升平颂韵长’,用词太过直白浅显,一点韵味都没有。而且为了夸赞九皇叔,强行说四海升平,这和我们看到的民间疾苦根本不符,完全没有诗词该有的意境。”五宝向来对文学有着较高的追求,对这些为了讨好九皇子而作的诗词实在看不上眼,他一边说着,一边不住地摇头。
二宝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灵动的光芒,说道:“五弟,你先别急。我们虽然不屑于他们的诗词,但可以听听,说不定能从他们的话里听出些有用的消息呢。你看,我们得像侦探一样,从这些看似无用的信息里找出关键线索。”二宝一向机智勇敢,懂得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此刻在寻找线索的过程中,他的思维愈发敏锐,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动静,试图从诗会众人的言行中发现蛛丝马迹。
大宝点了点头,认同二宝的想法:“二宝说得对,我们来这里不是为了评判他们诗词的好坏,而是要留意有没有和九皇子阴谋相关的信息。大家都仔细听着,别放过任何细节。”大宝的眼神变得专注起来,紧紧盯着花厅内的动静,心中不断思考着各种可能性,越发沉稳冷静。
此时,花厅中又一位文人站了起来,摇头晃脑地吟道:“九皇监国威名扬,四海升平颂韵长。花绽枝头添锦绣,月临天际映华堂。仁心济世功勋着,睿智安邦美誉彰。此日诗章歌圣德,千秋青史永流芳。”
三宝忍不住又小声嘟囔:“这诗写得太生硬了,后面几句‘仁心济世功勋着,睿智安邦美誉彰’,简直是把一些夸赞的词堆砌在一起,一点诗意都没有。而且‘花绽枝头添锦绣,月临天际映华堂’,和前面说的监国理政毫无关联,纯粹是为了凑字数,营造华丽的感觉。”
四宝赶忙捂住三宝的嘴,轻声说:“三哥,小声点。”虽然心中也认同三宝的看法,但胆小的他还是害怕被人发现,不过与之前相比,他的动作明显果断了一些,不再像一开始那样畏缩。
五宝也压低声音说:“哼,要是让我来写,肯定比他强百倍。母妃教我们的诗词,每一首都饱含深情,意境优美,哪像这些,全是为了讨好九皇叔。”
大宝微微皱眉,说道:“五宝,先别管诗词好坏,认真听他们说的话。看看有没有提到魔蛊,或者其他和阴谋有关的事。”
孩子们都安静下来,竖起耳朵仔细听着花厅内的动静。过了一会儿,一位世家公子说道:“此次九皇子监国,实乃我云朝之幸。听闻太子殿下和皇上都身染重病,幸得九皇子主持大局,才使得朝廷安稳,百姓安康。”
二宝眼睛一亮,小声说道:“大哥,你听到了吗?他们果然在暗示九皇叔的行为是为了朝廷,想掩盖他下魔蛊的事。”二宝的眼神中透着兴奋和敏锐,对线索的捕捉越发精准。
大宝微微点头,低声说:“嗯,看来他们这是在为九皇子造势,混淆视听。我们要把这些情况记下来,等初一姐姐回来告诉她。”
这时,又有人说道:“九皇子不仅在政务上处理得当,对文学艺术也颇有造诣。今日这场诗会,想必也是九皇子的主意,让我们有机会一展才华,歌颂太平。”
三宝忍不住小声反驳:“什么一展才华,明明就是溜须拍马。”
四宝赶紧拉了拉三宝,说:“三哥,别冲动。”此时的四宝,虽然声音还有些颤抖,但已经能够鼓起勇气去阻止三宝,他知道自己不能再一味害怕,要和哥哥们一起面对。
五宝皱着眉头说:“这些人真是虚伪,明明知道九皇叔心怀不轨,还在这里歌功颂德。”
大宝沉思片刻,说道:“他们或许也是迫于九皇子的权势,不敢不这么做。不过,我们不能被他们的表象迷惑。大家继续留意,看看还有没有更重要的信息。”
就在这时,一个侍卫似乎察觉到了大树下的动静,朝着他们这个方向走来。孩子们心中一惊,大气都不敢出。大宝迅速做出反应,用手势示意弟弟们不要慌乱,慢慢蹲下身子,尽量隐藏自己。二宝则机警地观察着侍卫的动向,思考着如果被发现该如何应对。四宝虽然心中害怕得砰砰直跳,但还是紧紧咬着嘴唇,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三宝和五宝也紧张地握紧了拳头,随时准备面对可能出现的危险。
好在侍卫只是在附近巡视了一圈,并没有发现他们,便转身离开了。孩子们这才松了一口气,但心中的警惕丝毫没有放松。
花厅内,诗词声、夸赞声依旧不断。而大树下的五个孩子,虽然年纪小,但眼神中透着坚定和警惕。
诗会现场,花厅内热闹非凡,文人雅士们的诗词歌赋之声不绝于耳。刘侧妃正周旋其中,脸上挂着得体的笑容,眼神却不时扫向四周,留意着诗会的每一个细节。
这时,一个宫女匆匆来到刘侧妃身旁,微微屈膝行礼后,凑近她耳边低声说道:“娘娘,太子妃的五个宝贝在那边大树下站着,一直看着这边呢,您看要不要叫他们过来?”
刘侧妃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不悦,轻声问道:“他们没有捣乱吧?六宝呢?我还没去找他们要六宝,他们自己就找上门来了。”刘侧妃对这几个孩子一直心存忌惮,尤其是他们深受太子和太子妃宠爱,这让她心生嫉妒与不安。
宫女赶忙回答:“娘娘,他们倒是没捣乱,就静静地站在那儿。六宝也和他们在一起。”
刘侧妃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意味不明的笑容:“哼,来得正好。”
此时,九皇子正坐在主位上,看似悠然自得地欣赏着众人吟诗,实则也在暗中观察着诗会的局势。听到刘侧妃与宫女的对话,他微微转头,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与算计,开口对身旁的侍卫说道:“去把五宝五个宝贝叫过来,听说他们文武全才,我今天就考考他们到底有啥本事,值得父皇那么喜欢。”九皇子对太子妃的孩子们早有耳闻,他想趁此机会,挫挫他们的锐气,同时也向众人展示自己的权威。
侍卫领命后,立刻朝着大树的方向走去。
此时,大宝、二宝、三宝、四宝和五宝正躲在大树下,刚刚躲过侍卫的巡查,心还在砰砰直跳。突然,他们看到又有一个侍卫朝自己走来,心中不禁再次紧张起来。
大宝眉头紧皱,低声说道:“大家别慌,看看他想干什么。”
侍卫来到孩子们面前,微微躬身,说道:“几位小公子、小公主,九皇子有请,还请随我走一趟。”
孩子们相互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担忧,但更多的是坚定。大宝率先开口:“我们为什么要跟你去?”
侍卫微笑着解释:“九皇子听闻几位小公子、小公主才华出众,想请几位过去,一同参与诗会,还望几位不要推辞。”
二宝眼中闪过一丝警惕,问道:“九皇叔真的只是想让我们参与诗会?不会有别的什么目的吧?”
侍卫依旧保持着恭敬的姿态:“小公子多虑了,九皇子一片好意,还请几位移步。”
三宝忍不住嘟囔道:“哼,我看没那么简单。”
四宝有些害怕地拉了拉大宝的衣角:“大哥,怎么办?”
大宝沉思片刻,想到或许可以借此机会探探九皇子的虚实,便说道:“好,我们跟你去。不过,你要保证我们的安全。”
侍卫点头道:“几位放心,有九皇子在,自然不会让几位小公子、小公主受到任何伤害。”
于是,五个孩子在侍卫的带领下,朝着花厅走去。一路上,五宝小声说道:“哼,我倒要看看九皇叔想干什么,他要是敢为难我们,我可不会怕他。”
大宝低声叮嘱:“五宝,一会儿进去别冲动,听我的安排。我们见机行事,说不定能发现更多他们的阴谋。”
二宝也说道:“对,大家都小心点,别露出破绽。”
四宝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嗯,我会勇敢的。”
三宝拍了拍胸脯:“有我在,别怕!”
不一会儿,孩子们来到了花厅。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他们,刘侧妃眼中闪过一丝得意,而九皇子则面带微笑,眼神中却透着审视,一场新的风波,在这诗会之中,悄然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