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五年时间转瞬即逝,冀、并两州和陈留、颖川、汝南三郡的官员也已补充完毕。
在过去的五年间,张亮命黄忠率领精锐大军数次北上,对西部鲜卑部落展开了重点打击,并实行犁庭扫穴之势。
黄忠奉命北上,其首要目标便是乞扶部落。乞扶部落虽地处偏远,但一直对周边地区虎视眈眈,是西部鲜卑中较为棘手的一股势力。黄忠明白,要想平定西部鲜卑,必须先剪除其羽翼,乞扶部落便是这关键的第一步。
黄忠率军抵达乞扶部落的领地时,正值深秋,寒风凛冽,但将士们的士气却异常高昂。黄忠站在高处,望着远处的部落,对身边的副将说道:“此战不可久拖,乞扶部落虽小,但若让他们有喘息之机,便会联合其他部落,届时我军将陷入苦战。务必速战速决,全歼此敌。”
副将点头应允,随即传令下去,大军迅速展开攻势。黄忠亲自率领精锐骑兵,如同一把利刃,直插乞扶部落的心脏。乞扶部落的首领本以为凭借地利能够抵御一阵,却没想到黄忠的进攻如此迅猛。在黄忠的指挥下,大军如同狂风暴雨,将乞扶部落的防线冲得七零八落。
部落的战士们虽顽强抵抗,但在黄忠大军的铁蹄之下,终究是螳臂当车。战斗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乞扶部落便被彻底消灭。部落的首领在临死前,望着黄忠的方向,满眼的不甘与恐惧,他至死也不明白,为何汉军会如此强大。
黄忠站在乞扶部落的废墟之上,望着四周的将士们,心中却并无太多喜悦。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乞扶部落的覆灭,如同一颗石子投入湖中,激起了层层涟漪。消息传到西部鲜卑的其他部落,引起了极大的震动。西部鲜卑的首领步度根,在得知黄忠大军北上后,意识到这是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战争。他迅速集结了麾下的拓跋部落、扶罗韩部以及众多小部落,共计十余万人,准备迎战黄忠。
步度根站在高处,望着眼前汇聚的各部落战士,心中既有一丝不安,又有几分豪气。他对身边的谋士说道:“汉军虽强,但我鲜卑人亦非弱者。此次集结,我定要让汉军知道,西部鲜卑不是那么好惹的。”
谋士却面露忧虑,低声说道:“大人,汉军的统帅黄忠,乃是用兵如神之人。此次他率军北上,其志不小,我等不可轻视。依我看,我们应先以逸待劳,消耗汉军的锐气,再寻机而动。”
步度根微微点头,心中却有自己的打算。他知道,一旦被汉军各个击破,鲜卑人将失去在西部的立足之地。因此,这一战,他必须全力以赴。
黄忠率军继续北上,很快便与步度根的大军相遇。两军在一片广袤的草原上对峙,气氛紧张至极。黄忠站在阵前,望着对面密密麻麻的鲜卑大军,心中不禁暗自警惕。他知道,步度根此次集结的兵力众多,绝非易与之辈。
黄忠对身边的副将说道:“步度根此番倾巢而出,其意在与我决一死战。我军虽精锐,但敌众我寡,不可轻敌。传令下去,全军戒备,准备迎战。”
副将领命而去,黄忠则继续观察着敌军的阵势。步度根也站在阵前,望着对面的汉军,心中暗自揣摩。他深知黄忠的厉害,但此时已无退路,唯有拼死一战。
两军对峙良久,终于,步度根忍不住了。他高举手中的弯刀,大声呼喊道:“汉军,今日便是你们的死期!鲜卑勇士们,随我冲锋!”
随着步度根的号令,鲜卑大军如同潮水般涌来,战马嘶鸣,刀光剑影。黄忠见状,冷笑一声,高声喝道:“将士们,随我杀敌!”
黄忠率先策马冲出,手中大刀舞动,如同一条巨龙,在鲜卑军中穿梭。汉军将士们紧随其后,个个奋勇争先,与鲜卑大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战场上,双方的战士们如同两股汹涌的洪流,激烈地碰撞在一起。鲜卑战士们勇猛异常,他们骑着高头大马,手持弯刀,纵横驰骋。汉军将士们则凭借着精良的装备和严明的纪律,与鲜卑人展开了顽强的抵抗。
黄忠在战场上如同一尊战神,他的大刀所到之处,鲜卑战士纷纷倒下。步度根见状,心中大怒,他策马冲向黄忠,两人在战场上相遇,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对决。
步度根的弯刀如同闪电般劈向黄忠,黄忠却毫不畏惧,他手中的大刀轻轻一挑,便将步度根的弯刀挡开。紧接着,黄忠的大刀又砍向步度根,步度根急忙闪避,却还是被黄忠的大刀划破了战袍。
两人在战场上你来我往,战得难解难分。周围的战士们也各自为战,双方的鲜血染红了这片草原。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然而,黄忠的汉军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默契的配合,逐渐占据了上风。
随着夜幕的降临,战斗渐渐接近尾声。鲜卑大军在汉军的猛烈攻击下,终于开始溃败。步度根见大势已去,心中满是不甘。他对身边的亲信说道:“汉军太过强大,我等今日败了。传令下去,全军撤退。”
亲信们无奈地点头,随即传令下去。鲜卑大军开始有条不紊地撤退,但汉军却紧追不舍。黄忠在战场上高声喝道:“将士们,不要让他们跑了,追击!”
汉军将士们士气大振,他们紧追鲜卑大军不舍,一路追杀。鲜卑大军在撤退的过程中,损失惨重。步度根在撤退的过程中,望着身后不断倒下的族人,心中满是悲痛。他知道自己败了,败得彻彻底底。
经过这场大战,西部鲜卑的势力被大大削弱。步度根知道以他现在的实力,已经无法抵抗黄忠,于是无奈的去了弹汗山,暂时归顺了柯比能。
黄忠的汉军虽然也付出了不少代价,但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