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谋士论策争未休
荀攸来得很快,他身着一袭素色长袍,步履沉稳,眉宇间透着一股智珠在握的自信。
“丞相。”荀攸对着曹操微微拱手,算是行过礼。
曹操负手而立,目光依旧停留在天空中飘忽不定的云彩上,缓缓道:“公达,你如何看待王厚据守益州一事?”
荀攸略作思忖,沉声道:“王厚此人,确有雄才伟略,然其根基尚浅,益州虽富庶,但民风彪悍,世家林立,皆是桀骜不驯之辈。王厚想要在短时间内彻底掌控益州,绝非易事。”
曹操闻言,眉头微微一皱,他何尝不知这个道理,只是心中始终有些犹豫。
“丞相,攸以为,当务之急,是稳固我方之根基,休养生息,以待时变。”荀攸继续说道,“王厚新得益州,必然要花费大量精力安抚地方,平定叛乱,无暇他顾。我等只需静观其变,伺机而动即可。”
曹操点了点头,荀攸的看法与他不谋而合。
然而,其他谋士却有不同的意见。
“丞相,属下以为,王厚此人野心勃勃,绝不会安于现状。若不趁其立足未稳之际,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日后必成大患!”说话的是程昱,他向来主张用兵果断,不留后患。
“仲德所言极是。”另一位谋士也附和道,“王厚占据益州,势力大增,对我方威胁极大。若任其发展壮大,恐怕日后难以制衡。”
殿内顿时一片喧嚣,众谋士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有人主张立刻出兵,趁王厚立足未稳之际,将其一举歼灭;有人则认为应该稳扎稳打,休养生息,等待时机;还有人建议联络益州世家,从内部瓦解王厚的势力。
曹操听着众人的争论,眉头越皱越紧。
他深知人的看法都有其道理,但却难以做出决断。
出兵攻打益州,风险极大,一旦失利,恐怕会动摇自己的根基;坐视王厚发展壮大,又无异于养虎为患。
他闭上眼睛,揉了揉眉心,心中一片烦乱。
王厚就像一根芒刺,扎在他的心头,让他寝食难安。
究竟该如何抉择?
片刻后,曹操缓缓睁开眼睛,目光中闪过一丝决绝。
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此事……三日后再议。”
说完,他便转身离去,留下一众谋士面面相觑,不知丞相心中所想。
“传令下去,三日后,召集所有将领,丞相府议事!”曹操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敲击在铜钟上,嗡嗡作响,回荡在空旷的大殿内。
他转身离开时,衣袍带起的风,都似乎裹挟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三日的时间,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拨快了进度。
转眼间,丞相府内,将星云集。
夏侯惇、曹仁、曹洪等一众曹家宗亲将领,皆身披铠甲,腰悬宝剑,肃然而立。
他们的目光锐利如鹰隼,紧盯着主位上的曹操,等待着他的指示。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仿佛连呼吸都变得沉重起来。
每个人的心头都压着一块巨石,那是对未知战局的担忧,也是对即将到来的挑战的警惕。
曹操端坐在主位之上,他的目光如炬,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将领。
那目光,仿佛能穿透铠甲,直抵人心。
他能感受到众人身上散发出的战意,也能感受到他们心中的不安。
“诸位,”曹操的声音打破了凝重的气氛,他的声音浑厚,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今日召集大家前来,只为一事。”
他顿了顿,右手轻轻敲击着案几,发出“咚咚”的声响,这声音,仿佛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让气氛更加紧张。
“王厚,已据益州。”
短短五个字,却像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
将领们的脸上,瞬间变了颜色。
有的震惊,有的愤怒,有的凝重,有的跃跃欲试……
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复杂的画面。
王厚!
这个名字,如同一把利剑,悬在每个人的头顶。
他曾经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如今却成长为足以威胁到曹操的强大势力。
曹操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
“诸位以为,当如何应对?”
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像一块试金石,将众人的心思和谋略都显露出来。
大堂之内,一时间落针可闻。
每个人都绷紧了神经,暗自思忖。
夏侯惇紧握着腰间的佩剑,目光闪烁不定,似乎有话要说。
曹仁则紧皱眉头,陷入了沉思,仿佛在权衡利弊。
终于,一个低沉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丞相,末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