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7章 竞争上岗

京城的天空,就像一块被揉皱又随意铺开的灰布,

沉甸甸地压在紫禁城的上头。

微风拂过,吹得宫墙下的枯草沙沙作响,透着一股子说不出的萧索。

摄政王站在摄政王府的庭院里,眉头拧成了个死疙瘩,眼神冷峻地盯着远方。

就在他好不容易把御林军稳稳攥在手心,

想着能松口气时,朝堂那边却像突然炸了个雷,把他的计划搅得稀碎。

朝堂之上,近七成的官员像商量好了似的,

齐刷刷递上请辞折子,那场面,就跟下饺子似的。

地方上更夸张,八成的官员撂挑子不干,直接罢工了。

他们还挺直了腰杆,胸脯拍得震天响,

嚷嚷着是反贪奉旨讨债的活动,把国家弄得乌烟瘴气。

还放狠话,要是不同意他们的要求,就全体请辞。

这招数,老套得都快掉渣了,

先皇那时候就常被这招拿捏得死死的,只能憋屈地低头妥协。

摄政王沉着脸回到王府,书房里的请辞奏折堆得像座小山,差点没把他给淹没。

他随手拆开一封,是丞相的。

只见上面写着:

“摄政王明鉴,微臣最近身子骨实在乏累,

处理政务力不从心,恳请告老还乡。”

摄政王看完,气得脸瞬间涨得通红,

像熟透了要炸开的番茄,心里那股火 “噌” 地一下就冒了起来,

真想大笔一挥,把这些折子全批了,

把这群 “蛀虫” 一股脑儿赶出官场,让他们知道知道厉害。

可他也清楚,这么干的话,国家这台大机器,

立马就得像断了轴的马车,瘫在那儿动弹不得。

正愁得抓耳挠腮呢,太子和谈回来了。

太子一迈进摄政王府,瞧见摄政王一脸苦大仇深的模样,

忍不住打趣道:

“哟,这是咋啦?愁眉苦脸的,都漂亮了。”

说着,眼睛又瞟到边上那堆得像小山似的奏折,

“嚯,怎么这么多奏折?是有人批发奏折给你了?”

“都是请辞的奏折。”

摄政王没好气地回了一句,声音里满是疲惫和无奈。

“这明显是在逼宫啊!你打算咋应对?”

太子挑了挑眉,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我还能咋办?当然是先稳住他们喽。

不然国家这摊子事儿,谁来收拾?

总不能让它就这么散架了吧。”

摄政王无奈地摊开双手,脸上写满了无奈。

“你这么做可就中了他们的圈套,正合他们心意了。”

太子撇了撇嘴,一脸不以为然。

“那我能有啥办法?

这么多事儿,我就是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啊。

总得有人来干活吧,难不成让我一个人把所有活儿都包了?”

摄政王皱着眉,满脸的苦恼。

“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可到处都是。

我就不信了,没了他们这些所谓的官员,朝堂还不转了?

离了张屠户,还就得吃带毛猪?”

太子自信满满,胸脯挺得高高的。

“你有啥好主意?快别卖关子了,赶紧说来听听。”

摄政王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像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当然是让他们如愿以偿,全都滚蛋啦!”

太子猛地一拍手,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解决一下官员冗余的问题。

你要知道,平日里穿着官服,

在衙门里晃悠的那些官老爷,大多都是些混日子的主儿,

真正干活的,还得是那些吏员、师爷和幕僚。

我们可以这么办,要是各部门官员请辞,

就允许各衙门的吏员、师爷和幕僚竞争上岗,先试用一年。

要是考核合格,就正式上任。

我就不信,天底下还有人不喜欢当官的。”

第二天,朝堂上就像炸开了锅。

那些上书请辞的官员的奏折,竟然全部被批准通过了。

摄政王一脸严肃,声音洪亮地说道:

“既然你们都铁了心要请辞,我也不勉强,都同意了。

那就请你们退下吧,下面我们要讨论国家大事了,可没工夫在这儿耗着。”

“你…… !”

那些官员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

嘴巴张得老大,都能塞下一个鸡蛋了。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摄政王居然这么强硬,一点都不按常理出牌。

没办法,只能灰溜溜地离开朝堂,

一个个垂头丧气的,像斗败了的公鸡。

他们前脚刚离开朝堂,后脚就一窝蜂地涌进了丞相府邸。

一个官员急得直跺脚,扯着嗓子喊道:

“丞相,摄政王如此胡作非为,我们该怎么办啊?”

“大家都别慌,先冷静冷静。”

丞相倒是显得镇定自若,慢悠悠地抿了一口茶,

“我们先静观其变,我就不信他们还能变出什么花样来。

难不成他们还真会分身术,一个人当几个人用?

政治可不是战场,可以直来直去,她会为她的冲动付出代价。”

这边丞相府里还在商量对策,另一边各个衙门却乱成了一锅粥。

以往那些按部就班的工作,现在全没了章法。

大家干活都不知道该找谁汇报,站在衙门里,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茫然,也不知道该听谁的指示。

正乱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一道旨意像一阵风似的传了过来:

“鉴于各衙门人事短缺,从今日起,

各部门的下级官员、吏员、师爷和幕僚,

对空缺出来的职位,可以毛遂自荐,大胆展示自己的才能。”

朝堂发布旨意后,那些吏员、师爷和幕僚们,

心里就像有只小猫在挠,痒痒得不行,

谁不想抓住这个机会往上爬呢?

可又怕得罪了原来的老领导,以后没好日子过,所以都不敢轻举妄动。

有的还麻溜地跑到老领导那里表忠心,

胸脯拍得砰砰响,信誓旦旦地说:

“大人,您放心,我绝对跟您一条心,

不管发生什么事,我都站在您这边,绝不含糊!”

结果,摄政王的第二个旨意马上又发了出来:

“只要经过朝廷一年的试用期考察,

表现出色、试用合格后上岗,

他们的后代就可以获得参加科举的资格,

一下子就能实现阶级的跨越。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错过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听到这个旨意后,刚刚还信誓旦旦表忠心的下级官员、吏员、师爷和幕僚们,

心里开始打起了小算盘。

出了门后,一个个像做贼似的,偷偷摸摸地朝衙门走去。

巧的是,他们在衙门门口相遇了,那场面,别提多尴尬了。

大家眼神一对上,立马像触电似的移开,装作不认识,

有的还故意咳嗽两声,掩饰自己的慌张。

没一会儿,就有三个人来报名参加试用。

摄政王看着他们,神色认真地说:

“既然你们三人都报名这个岗位,那就需要竞争上岗,

我到时会好好考察,谁干得好,这位置就是谁的,大家都拿出真本事来。”

从那以后,各个衙门就出现了一幕奇景。

以往那些偷奸耍滑、能躲就躲的人,

现在都跟打了鸡血似的,抢着干活,

都想在摄政王面前好好表现自己。

说起来也怪,衙门里的人少了,

可办事效率却像坐了火箭似的,大大提高了不少。

那些原本积压的公务,没几天就处理得干干净净。

眼见朝堂开始慢慢步入正轨,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那些请辞的官员,肠子都悔青了,心里那叫一个后悔啊,

可世上哪有卖后悔药的呢?

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干着急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