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 178章 丞相发难

次日,暖烘烘的阳光照旧洒落在京城的广场上,

可这一天,氛围却格外凝重,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广场四周密密麻麻挤满了百姓,他们你一言我一语,

眼神里满是对和谈结果的期待,却也隐隐透着不安。

广场的高台上,摆放着一张宽大的桌子,

上面整齐地放着笔墨纸砚,以及那份决定两国命运的和谈盟约。

摄政王身着华丽的朝服,神色冷峻,

站在高台一侧,身旁是略显稚嫩但努力保持镇定的二皇子。

在各大臣和百姓的见证下,他们正准备盖章签下这份和谈的盟约。

就在摄政王的手即将拿起那象征着认可的印章时,

一个洪亮的声音突然响起:

“我反对!”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丞相一脸严肃,

带领着一帮大臣匆匆走上高台。

平日里,丞相在众人眼中就是刚正不阿的形象,

可此时,若仔细观察,

便能发现他眼底深处那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

摄政王微微皱眉,脸上闪过一丝不悦,

不过很快恢复了平静,淡淡地问道:

“哦,你凭什么反对?”

丞相向前一步,理直气壮地质问道:

“此次南征,耗费钱粮无数。

那在我们计划中势在必得的定北城,

在这和谈中,难道都不要了吗?

想想当初,为了拿下定北城,

多少将士血洒疆场,多少百姓勒紧裤腰带支援前线。

如今说放弃就放弃,我们怎么对得起那些死去的英灵?

而且,没了定北城,我们岂不是还是要时时刻刻活在,

哪天突然被幽国兵临城下的阴影之下。

我们的百姓,又怎能安心生活,安心耕种?”

百姓们听后,顿时炸开了锅。

原本以为和谈能带来和平,可经丞相这么一说,

心中的不安又被勾了起来。

毕竟发动南征前,朝廷大肆渲染了定北城的重要性,

说那是守护国家的一道重要屏障。

如今,这原本为了让战争披上合理外衣的宣传,

没想到现在竟然成为桎梏自己的枷锁。

人群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皱着眉头,对旁边的年轻人说道:

“这丞相说的在理啊,没了定北城,咱这心里总不踏实。

往后要是幽国再打过来,咱可咋办?”

年轻人也一脸愁容,叹了口气说:

“是啊,之前还以为和谈能万事大吉,

看来还是想得太简单了。”

一时间,广场上议论纷纷,

百姓们开始交头接耳起来,脸上满是担忧之色。

丞相见百姓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

心里暗自得意,可表面上却装得更加激动,

声音也越来越大,几乎是在咆哮了:

“而且,为什么要赔偿 5000 万两?

你们知道 5000 万两,能做多少事情吗?

能给百姓修多少路,建多少桥,

能让多少孩子有书读,

能让多少饥寒交迫的人有饭吃有衣穿。

我们的银子,凭什么要白白送给幽国?

还有,为什么要放他们质子回国?

他们为什么不放瑞王回国?

瑞王也是我们皇室的血脉,在幽国受苦受难,

我们却要对幽国如此优待。

这样丧权辱国的条约,我们如何能答应?

我们如何有面目到地下见先帝!”

他一连串的反问,如同炮弹一般,

在广场上回响,震得人们心里直发慌。

百姓们被他说的义愤填膺,纷纷点头,觉得丞相所言句句在理。

原本对和谈抱有一丝期待的心情,此刻也被愤怒和不满所取代。

他们看着高台上的摄政王,眼神中充满了质疑。

摄政王看着意气风发的丞相,心里明白这家伙没安好心,

怒火在心底燃烧,却强忍着,冷冷地说:

“战争输了,就要认。

这不是你我能改变的事实,逞口舌之利没有用。

你说不要赔偿,不放质子,那你倒是说说,我们拿什么去和幽国抗衡?

靠你一张嘴去说服幽国 20 万大军?

他们会因为你的几句话就放弃到手的利益吗?

如今的局势,若不签下这份和约,

幽国大军随时可能再次进犯,到时候,

生灵涂炭,百姓遭受的苦难只会更多。

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损失,

休养生息,以待日后再图发展。”

丞相听了摄政王的话,继续妖言惑众道,

“难道我们就只能这样丧权辱国吗?

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摄政王看着丞相,目光坚定:

“办法不是没有,但不是现在。

当下,这份和约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你若有更好的办法,不妨等度过眼前这难关,再从长计议。”

百姓们听了摄政王和丞相的这番争论,心中也是纠结万分。

一方面,他们觉得丞相说的句句在理,这样的和约确实让人心有不甘;

另一方面,又觉得摄政王说的也有道理,

战争带来的伤痛还历历在目,能避免一场兵灾,似乎也值得。

最终,在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百姓们激昂慷慨地散去,

他们的心中,既有对和平的渴望,也有对未来的迷茫。

而高台上的丞相却戏谑道

“可我们不是还有幽国太子在手吗?

我看是你有私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