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混子生活 > 第234章 庐江王李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山上石头不少,用来堆砌在帐篷四周,虽然不好看,不过能增加帐篷抗风性,也能防止一些小型野兽。

“这吃水太不方便了。”三叔吐槽道。

“远点又怎么了?就当锻炼身体。”薛孝礼一巴掌呼过去,瞪大眼睛呵斥。

薛玖算是明白,便宜老子喜欢打人的习惯怎么来的,原来是家族传承。

“我发现北面半坡那山崖下,有水一直滴,把下面掏一个池子,以后就不用跑那么远打水了。”薛玖笑着说道。

这座孤山大部分都是石头,北面半坡有一处悬崖,凹进去很大一片,就有一处石头缝,一直在向下滴水,如果把下面的石头,掏出一个池子,就能当蓄水池用。

“嘿嘿!我这就去看看。”三叔摸摸后脑勺,笑着跑了。

“就没有一个机灵的!”

薛孝礼恨恨的说着,回头看看薛玖又高兴笑了起来。

“幸好大孙聪明,不像那三个蠢货。”

这话可不好接,毕竟是长辈,不能说坏话,薛玖只能岔开话题。

“阿翁,这里其实可以种葡萄,橘子这些。”

薛孝礼有些迟疑,今年在薛玖的安排下,村子附近的荒山,都种上了葡萄这些水果,也成活了,但是他心里还是没底。

谁家在荒山种水果啊?就算种水果,好歹也得除草不是。

薛玖教的办法就是掏个坑,除草也只是大坑附近,泥土换成调和的肥料,感觉是不错,但是不知道结果如何。

想想反正是插杆,也不太麻烦,于是点头答应。

“回头我让人送一些杆和种子进来。”

“郎君!那两位找你。”一个护卫来报。

除了薛家人,孤峰这里还有四个护卫,这是李世民的人,防守任务主要还是看他们,薛家更多是协助,提供粮食物资。

或者说这是一种相互监管,毕竟这事很重大,李世民不想出任何意外。

薛玖眉头一挑,他知道护卫说的那两位是谁,于是跟着向山上走去。

山上平地只有六个帐篷,两大四小,四个小的半圆分布,拱卫着两处大的。

说是平地,也只是相对而言,其实更像梯田一般,不过这也有好处,想要向下走,就得顺着路,总不能指望才几岁的小家伙,跳几米高的地方吧。

“二位找我有事吗?”薛玖微微躬身行礼问道。

虽然交谈极少,不过薛玖已经知道,这两人并非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正妃,一个是李建成的侧妃姓常,一个是李元吉的侧妃谢氏。

“小郎君,我们想要一些笔墨纸砚,让孩子们可以读书识字,不置可否?”年龄大一点的常氏问道。

“可以,不过要过一段时间,你们在这里闲着也是无聊,不如种一些果菜吧,我让人给你们带种子和工具。”薛玖想了想说道。

“好的,多谢小郎君。”常氏高兴的说道。

“还有什么事吗?”薛玖摇摇头问道。

“小郎君,山上雾气大,很是潮湿,我们两个大人无所谓,但是孩子还小,长时间睡地下不好,能不能给她们做一张小床?”谢氏小心翼翼的问道。

“可以,不过要等一段时间,现在忙不过来。”薛玖说道。

“有劳!有劳!等一段时间也没事。”谢氏急忙感激的连连道谢。

薛玖点点头就离开了,对于这几人他并不觉得同情,毕竟享受荣华富贵,就得承担风险,何况现在除了没有自由,生活也不算差,还有一群人陪着。

不用操心衣食住行,还有人侍候着,如果是李双双陪着,薛玖觉得自己可以在山上住一辈子。

一部分人置办居住地,一部分人带着猎犬狩猎,也是顺带保护牧场,两年过去,牧场又多了一些小牛犊子,买回来的那些紫苜蓿已经成长起来,看得出来,野牛很喜欢吃,经常在那一片地方溜达。

在山里大半个月,居住地已经像模像样,村里送了五次物资,后续再送一些粮食,就已经足够度过冬季。

薛玖弄了笔墨纸砚和一些陶罐,陶盆过来,还有一些蔬菜种子,让她们自己种菜,免得太闲了。

薛玖还弄了不少茶树树枝过来,教她们种植茶树,就这山峰,出产的茶味道定然不差,只不过大多数地方都是石头,不能密密麻麻的种植。

想必后世发现这里的时候,会感到非常惊喜,毕竟一座山孤峰有诸多古茶树,这是从来没有的事情。

可惜没有时间,不然薛玖还打算去太白山,终南山种植一些茶树。

………………

薛玖在秦岭忙活,外面并不因为他的离开而受影响。

武德九年五月二十三日,幽州都督府,庐江王李瑷接到了李渊的旨意。

“怎么办?陛下要我回京,参加太子加冕为帝的仪式。”李瑷焦虑的问道。

李世民当太子的事情,朝廷早就安排八百里加急,传遍了天下,李瑷心里一直忐忑不安。

幽州都督府长史,右领军将军王君廓问道:“王爷你不想回长安?”

“我担心这是李世民的阴谋,肯定是他假借陛下的命令,让我回长安,就是为了报复。”李瑷来回走动,神情惶恐的说道。

王君廓假装低头沉思,眼神却闪过鄙视的神色。以前讨好太子,可没有少打击李世民,讥讽,顶撞也不是一次两次,现在李世民要当皇帝,你就知道怕了?

王君廓刚要开口,眼珠一转,随后装着赞同的样子说道:“京师事变,具体情况我们都不清楚,太子和齐王是否还活着,也未为可知,大王是国家宗亲,受命守边,拥兵十万,怎么能够接受使者单身一人的传召呢?大王观此形势能自我保全吗?”

“我应该怎么做?”李瑷觉得王君廓的话,非常符合他的心意,急忙拉着他的手臂问道。

“以属下之见,当抓住使者,拷问清楚京城的情况,再做下一步打算。”王君廓提议道。

“嗯嗯,你说得对,我这就让人把崔敦礼抓起来。”李瑷连连点头,随即叫来侍卫,吩咐他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