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政哥,你看秦国的版图太小 > 第304章 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4章 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

台阶两侧,摆放着成排的青铜鼎,鼎中插着燃烧旺盛的火把,烈烈火焰在微风中呼呼作响,吐出的火苗犹如灵动的赤蛇,映红了周围的地面。

沿着台阶而上,第二层平台上摆放着各种祭祀用的礼器,洁白如玉的珪璧整齐地排列在特制的木案上,精美的青铜尊罍中盛满了清澈的美酒,还摆放着肉羊等牲畜,以及挑选精致的谷物。

平台四角,各有一名身着华丽服饰的乐师,手持编钟、编磬等乐器,神色专注,只待仪式开始便奏响庄重的乐章。

最上层的平台中央,放置着一座巨大的香炉,香炉由纯铜打造而成,炉身雕刻着祥云朵朵与威严的龙纹,龙身蜿蜒盘旋,龙睛炯炯有神,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

炉中插着几炷粗壮的香,香烟袅袅升腾,直上云霄,似要将人间的敬意传递给苍穹之上的神灵。

祭祀台的四周,彩旗猎猎飘扬。旗帜以黑色为主色调,上面绣着金色的“秦”字,在风中呼啦啦作响,彰显着大秦的威严与荣耀。

许诗诗看到这个场景,瞪大了眼睛,心里直呼。

牛x......

这也太壮观了。

这可不是拍什么电视剧啊,这是真实发生在自己眼前的场景。

何为震撼,何为祭祀。

可算是亲身体验到了。

终于,秦始皇身穿华丽的祭祀礼服,头戴通天冠,脚踏云靴,在万众瞩目下一步一步登上了祭祀台,站定以后,微微仰头,望向那广袤无垠的苍穹。

而中层,扶苏,公子高,以及许诗诗和三公九卿,宗室成员,文武百官,全部按照职位的高低依次排着,纷纷看向被视为天神居住之地的东方。

而祭坛的底层,则是聚集了更多的官员,祭祀,贵族,以及诸子百家各个学院之人。

司礼官看到这里连忙高声唱礼,声音在空旷的祭祀场上回荡:“祭天地,祈国运,礼起——”

瞬间,乐声齐鸣,钟鼓之声,震天撼地。

鼓手们用力敲击着巨大的铜鼓,每一次击打都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响声,震人心魄。

于此同时,古筝,箫笛,编钟,编磬等乐器交织在了一起,散发出庄严而悠扬的乐声....

秦始皇缓缓步入祭台中央,接过了礼官递过来的玉璧,双手高举过头,向天地献上最诚挚的敬意。

阳光洒在秦始皇的身上,仿佛为他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辉。

而众人也都全部神色专注的跟着秦始皇一起迎神。

迎神环节结束后,礼官们将准备好的祭品,一一摆放在了祭台之上。

祭品献祭完毕以后,掌管天文和记录朝廷大事的太史令,身穿华丽的礼服,面容庄重的走上前来,用着洪亮无比的声音朗读祭文道:

“今秦始皇二十八年初,十月吉日,皇帝政御名,昭告于皇天在下,后土在下,日月星辰,山川百神。

“自秦立国以来,历经数世,披荆斩棘,方有今日之盛世。”

“愿天地庇佑,大秦千秋万代,国祚绵延,愿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

在太史令声如洪钟的宣读声中,乐官们应声而动,各种乐器百发齐鸣,舞官亦是随着乐律的起伏变化,舞姿也随之变换无穷。

良久,礼乐表演缓缓落下了帷幕。

随着最后一声钟鸣的余音消散,整个祭祀现场的氛围也变得异常的庄重肃穆。

秦始皇站在祭台中央,身子挺拔,目光坚定的望向东方,仿佛穿透了云层,在与天神对视。

面对浩瀚的天空与广阔的大地,声音如洪钟一般,响彻云霄。

“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护我社稷。”

“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

“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万世之基。”

“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

“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

祭台上,秦始皇的身影显得格外的高大,他的声音震荡在每一个人心中,整个祭祀场地,一片寂静,时间仿佛也在这一刻变得缓慢而沉重。

下方的文武百官们,心中皆涌起了无尽的崇拜和震撼。

他们有些人,追随了秦始皇多年,许多人见证了大秦帝国的崛起,实现了从未有过的统一。

此刻,他们心中的热血仿佛被点燃,在胸膛中激情澎湃了起来。

他们恨不得现在就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与陛下一同开创大秦的万世基业。

诸子百家各学派的之人,在此刻也是被秦始皇的那一番话,震荡在原地久久回不过神来,无比惊叹于陛下的霸气与决心。

唯独许诗诗抬眸看着高台上的嬴政,满眼全是心疼之色。

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

政哥。

你知不知道这句话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强大。

您才是那个历史上第一千古一帝。

德高三皇,功盖五帝。

我一定,一定,一定,永远站在你的身后。

为你披荆斩棘,所向披靡。

随着祭祀礼拜与祈福仪式结束之后,也到了最后的送神环节。

此时的秦始皇将玉璧轻轻放置在祭台上,又拿起酒爵,洒酒于地。

手持火把,一步一步走至祭台中央那威严的青铜大鼎,微微仰头,仰望天空,声音低沉而有力。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随后毫不犹豫的将火把投入鼎中。

刹那间,火焰在鼎内熊熊燃烧了起来,那炽热的火焰冲破了大鼎,冲天而去,如同得到了上天的回应,照亮了整个祭祀的场地。

此时,台下的文武百官,诸子百家,所有的人全部纷纷跪地,高呼: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陛下万年!!”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陛下万年!!”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陛下万年!!”

在这庄严的时刻,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那原激昂的鼓声,乐声,也由高转低,仿佛是天地间的低吟,逐渐减弱,慢慢归于平静。

只有鼎中的火焰还在跳动着,发出了轻微的噼啪声,在默默的为这场盛大的祭天仪式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