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去外公外婆家过年
上辈子,禾念安接送儿子上学的时候,看到小孩子们总爱买学校门口的小吃摊,买得最多的就是各种麻辣烫和炸串。
有段时间,儿子不爱吃饭,就爱吃这些东西。
她觉得外面做得不干净,就自己在家学着做了,连一向挑剔的儿子都说好吃。
为了得到儿子的这一个赞美,她厚着脸皮请教了许多人,但每个人都会保留最精华的一步,她靠着这些零零碎碎的配方,自己研究出了一个独属于自己的秘方。
没想到,现在竟然还能靠这个秘方挣钱。
孙玉兰有些欣喜道:“念安,你真会做啊?”
“是的,今天可能来不及了,明天我们要去外公外婆家拜年,后天吧,后天我备好材料教你做。”
禾念安说:“如果你决定好了,就趁着过年期间先找个木工师傅做个手推车,我会给你画张图纸,你让师傅照着图纸做就行。
到时候,咱们等学校一开学,就去校门口摆摊,肯定会受欢迎!”
“木工师傅我有认识的朋友。”
向北默默听了一会,觉得禾念安的计划是可行的,当即开口,“手推车我来负责,妈,你就跟着念安学做炸串和麻辣烫吧。”
“我也可以帮忙。”向南也很支持自己妈妈创业。
儿子和女儿都支持自己做小吃摊,孙玉兰仿佛一下找到了目标,看着禾念安的眼神带着坚定,“我决定了,念安,我跟你学做炸串和麻辣烫!
反正塑料厂现在大部分都是停薪留职,待和不待没区别,年后我就去提离职。”
“玉兰,你能这么想就好了。”江秋水很欣慰道:“前几天,我可以陪着你一块去摆摊。”
“谢谢你啊,秋水,要不是你们,我到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一边是娘家人,一边又是自己的家庭。
我是左右为难了。
若是小吃摊真的能挣钱,我就带着胜杰和他媳妇一块干。
他们摆个小吃摊能挣钱,还能顺便照顾到家里,也算不错了。”
第二天,禾念安跟妈妈带着礼物和两个弟弟坐车回了乡下的外公外婆家。
两位老人比禾念安记忆中的样子要年轻些。
一见到他们,立即从屋里走了出来,外婆脸上带着笑,催促着外公快去放鞭炮迎客。
外公抽着旱烟,转身去屋里拿了一小串鞭炮在旱烟上点燃扔了出去。
劈啦啪啦的鞭炮声响起,漫天的红色碎纸与烟雾透着过年气息。
“外公外婆,新年好,小福好想你们哦。”
禾小福扑到外婆怀里,嘴巴甜甜的撒娇。
他穿着红色的羽绒服,又生的白胖可爱,声音奶声奶气甜滋滋的,听得两位两老人家心口暖得不行。
拉着禾小福边夸边哄,要带着他去吃最好吃的零食。
江秋水带着禾念安与禾博文跟在后头进屋,纷纷被禾小福的撒娇行为弄得好笑。
“你们坐车累了吧,先喝点茶,向河和晓兰还要一会才到。”
外婆端来几碗茶,里面放了红枣花生黑芝麻和茶叶,喝起来口感很丰富。
禾念安很怀念外婆泡的茶,喝到最后,连碗底的茶叶都吃干净了。
外公以为她是饿了,抱着禾小福故意问:“小福是不是饿了?
老婆子,你先去把饭煮上,一会咱们早点开饭。”
“不是说要等向河和晓兰到了才开始做饭吗?”外婆狐疑的问了一句。
“你怎么知道他们堵不堵车?”外公皱了下眉,“咱们先吃咱们的,大不了给他们留点饭。”
“不用了,外公。”禾念安赶紧说:“等舅舅和小姨到了再做也不迟,我们不饿。”
“那外婆要不就先把饭煮上,菜切好,等他们到了直接炒就行。”外婆说完往厨房走去,准备先把米饭煮上。
“外婆,我来帮您。”禾念安赶紧站起身跟了上去。
“我也来吧。”江秋水说着也跟了上去。
禾博文左右看看,也想跟上去。
外公却先开口了,“博文,这次期末考试考得怎么样?你读高三了吧?
这次若是考得好的话,外公就给你包个大红包。”
禾博文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次考了第二名,全校第八名。”
外公哈哈哈大笑,“考得真不错,不愧是我们家的孩子。
一会外公就给你包个大红包。”
“外公偏心。”禾小福嘟着小嘴不满意,“小福也得了小红花,小福也要大红包。”
“好好好,外公也给小福包大红包。”外公笑着站起身,“外公现在就去给你们包大红包。”
禾念安几人在厨房都能听到老爷子的笑声。
外婆边淘米边笑,“肯定是问博文成绩了,老头子好久都没笑得这么开心了。”
“妈,博文这次期末考试考得很好,全班第二,全校第八。”
江秋水忍不住炫耀,她的儿子就是优秀啊。
“哎呀,这么厉害啊!”
外婆高兴得不行,把饭煮上后,拿起把刀往外走,“我外孙考这么好,我这个当外婆的必须给他做点好吃的。
现在就去杀只鸡给他炒了!”
老太太风风火火的拿着菜刀出门,不一会,外面就响起了尖锐的鸡叫声。
禾念安和她妈对视一眼,忍不住笑出声。
老太太一个人在外面处理好鸡后,拿回来让江秋水剁成块。
禾念安在一旁清洗蔬菜,准备配菜。
等到11点半,厨房生火准备做饭时,外面响起了汽车的鸣笛声。
“应该是小姨和舅舅来了吧?”禾念安从厨房走出来,正好看到小汽车里钻出几个人。
她小姨叫江晓兰,是那种胆子很大又特聪明的人,十几岁就不读书了,自己一个人出去闯,去了很多地方,什么工作都做过。
直到改革开放,允许个体户了,她就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在海城那边开了家服装店。
那时候正是供需关系严重不协调的时候,很多人手里拿着钱,却买不到好衣服。
她天南地北的跑,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就是卖一个稀缺货,靠着卖衣服,短短几年,就在海城买了套海景房,也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对方家里也是做生意的。
如今她算是什么都不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