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白驹过隙般不断前行,它对待每个人都是一视同仁、毫无偏私,这或许便是世间最为公正之事了吧。而对于许大茂而言,自从那次体检过后,他的生活便增添了一份别样的“差事”——在那一张张的信纸上与朱琳进行对话。
对于许大茂所处的20世纪70年代来说,当时的通讯技术远不如现今这般发达,书信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人们跨越千山万水进行交流的首要之选。
在那段岁月里,每一封信笺仿佛都承载着写信人无尽的深情厚意,成为人们抒发内心情感、寄托相思之情的重要桥梁。尤其是对于那些正值青春年华的男女们来讲,这种以文字为媒介的沟通方式,巧妙地避开了许多面对面交流时可能产生的尴尬与窘迫。
他们能够将自己内心深处想要倾诉的话语反复斟酌、精心锤炼,然后化作一行行优美的文字呈现在信纸上;同时那些美好的话语被书写之时,虽然对方无法亲眼目睹,但却可以凭借着丰富的想象力去描绘、去感受,从而在字里行间领略到来自对方那份含蓄而深沉的情感以及牵肠挂肚的惦念,当然这对于文笔好的人来说,就更有优势了。
就在许大茂与朱琳你来我往的鸿雁传书中,两人之间的交谈渐渐染上了一抹属于恋人之间的甜蜜色彩。尽管他们彼此间的距离算不上近若咫尺,但也绝非遥不可及。
朱琳对于许大茂的感情着实颇为复杂:一方面,她对这位稍长于自己的前辈心怀敬仰与崇拜之情;一方面倾慕于对方的才华,另一方面由于二人年龄有差距,又比较患得患失,但沟通的内容使得她心中不禁萌生出诸多关于爱情的美好憧憬与幻想。
23岁的朱琳年纪在这个时代算作大龄青年了,36岁的许大茂绝对也不算老年人,有时候对于家里催婚或者隐晦的表达,朱琳也向许大茂提及,两人的关系都在逐渐升温,双方都在这样暧昧的书信之中等待着转机或者说是被某一方捅破。
自从许大茂离开了那个充满故事的四合院后,院子里的人和事物依旧按着各自的轨迹继续发展着。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何雨柱即将步入婚姻殿堂这件大事,他的结婚对象是秦淮茹。
和许大茂一起长大的何雨柱,已经不再年轻,比他还大几岁的秦淮茹自然也是如此的,他们都已不再年轻,走到这般年纪,彼此之间似乎已经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了。
谈及秦淮茹这个人时,如果让早已成为纯粹局外人的许大茂来做出评价,他会认为这个人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可谓是好坏参半,许大茂是见过曾经最美好年纪的秦淮茹的,见过她的风采,自然对她有一定的褒赞,少年人的春梦就是这么无解。
在许大茂的记忆深处,秦淮茹的身影就如同被一道无形的界限分割开来,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个体。如果按照结婚前后以及年龄阶段来细致划分的话,我们可以把她分别称为“一手秦淮茹”和“二手秦淮茹”。
首先来说说这“一手秦淮茹”,在许大茂的印象当中,那时候的她正处于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宛如清晨初绽的花朵一般娇嫩动人。她拥有着少女时期特有的清新脱俗气质,那张面庞犹如精雕细琢而成,每一处线条都恰到好处地勾勒出美丽与纯真;肌肤白皙如雪,细腻如丝,仿佛轻轻一触便能滴出水来;
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明亮如星,顾盼生辉间流露出无尽的温柔与娇羞;嘴角微微上扬,总是带着一抹似有若无的微笑,让人看了不禁心生怜爱之情。总之那时的秦淮茹堪称完美无瑕,无论是容貌还是性格,都足以令无数男子为之倾倒。
而且处于这般美妙年岁的她,对自己的丈夫忠贞不渝,死心塌地;面对婆婆的百般刁难与责难,她始终选择隐忍退让,尽显孝顺之德;对于孩子们,更是关怀备至、呵护有加。
无论是生活中的甜蜜时刻,还是遭遇苦难的艰辛岁月,她都能够坦然承受,毫无怨言。她全心全意地将丈夫的家视作自己的归宿,尽心尽力地操持家务,维系家庭的和睦与温馨。
若是换作当今这个时代,能有幸娶得如此贤妻良母般的女子作为伴侣,恐怕做梦都会笑醒!
“二手秦淮茹”在作为局外人的许大茂眼中,可就得好好思量一番了!要知道在原有的剧情发展里,这位秦淮茹为了给自己的孩子们谋得一顿丰盛可口的午餐,全然不顾及脸面,就在大庭广众之下,任由许大茂占尽便宜。甚至还答应跟许大茂钻小树林,一方面又在傻柱面前表现的纯情而瘦弱,好像一只小白兔,真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而她为了能够牢牢地将傻柱这张长期饭票攥在手心里,更是不择手段。不仅蓄意破坏傻柱一次又一次的相亲机会,而且还摆出一副女主人的架势,常常和傻柱公然在众人面前打情骂俏、举止亲昵,使得傻柱的名誉扫地。
然而即便他得到了傻柱,秦淮茹却未曾给傻柱生下哪怕一个孩子,致使这位堂堂男子汉到头来连个子嗣都没能留下。到了晚年之时,孤苦伶仃、晚景凄凉。
这般情形倒是与历史上的孝庄皇后和多尔衮颇为相似。虽说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指责孝庄皇后薄情寡义,毕竟其中或许也夹杂着多尔衮心甘情愿的成分在内。但归根结底还是孝庄皇后辜负了多尔衮一片深情厚意!
“二手的秦淮茹”,可谓是将各种手段和心计运用得登峰造极。命运多舛的她是坚强的,先是遭遇丈夫的意外离世,这一变故使得家中只剩下年迈的婆婆以及嗷嗷待哺的三个孩子,而其中有一个甚至还未出生便失去了父亲,成为了遗腹子。这样的境遇对于任何一个女人来说都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但这不能掩盖她手段显示出来的心肠。
为了能让一家老小得以生存下去,走进车间,承担起了那份连男人们都会叫苦连天的繁重活儿——钳工,努力拼搏撑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然而生活的重压终究还是将她一步步逼向绝境。渐渐地,那个曾经温柔善良、单纯质朴的女子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则是如今这个满心算计、世故圆滑的“二手秦淮茹”。
此时的她恐怕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想办法把这三个孩子抚养成人,并找到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帮助自己将孩子们培育成才。同时也要好好赡养那位含辛茹苦拉扯大自己丈夫的婆婆,为其养老送终。
她开始打起了旁人的主意,绞尽脑汁地思考着该如何才能驯服一个男人,使其心甘情愿地成为自己手中的一条忠犬,自从何雨柱产生和她结婚的想法,那么对于何雨柱人生的轨迹就是固定的。
在原有的剧情发展当中,秦淮茹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行为转变发生在了改革开放以后,行为有了真正的暴露她的蛇蝎心肠,那是她碰到了她最大的对手,原剧情中的娄小娥携带孩子归来。
那时的她深谙以退为进之道,一方面故意与傻柱分居,摆出一副大度成全他和娄晓娥的姿态;另一方面却暗中鼓动全院的老人们给傻柱做思想工作,不断强调娄晓娥根本就不是傻柱的良配。
又严密监控傻柱的所有行为举止,绝对不能让他跟娄晓娥产生任何形式的联系。要将他们之间重燃旧情的可能性扼杀在摇篮里,从源头上彻底切断这条线。
同时,还要严格控制傻柱手中的钱财,一分一毫都不能留给他。到最后就连傻柱想要给儿子打个电话的钱都不允许有,这种做法实在是太过绝情,可谓心如蛇蝎一般冷酷无情。
多年来与傻柱的朝夕相处,使得秦淮茹对傻柱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占有欲望。她把傻柱当成了她的私有物品,自己不在意却却也不让别人染指。
这里可以看出秦淮茹对待傻柱的这份情感异常复杂,其中既有利用成分,也包含着真挚的爱情以及深厚的亲情,但占据主导地位的仍旧是那种近乎偏执的占有心理。
在许大茂的眼中,秦淮茹这个女人有着独特的形象和特点。如果年龄合适的情况下碰到那个未曾婚配过的秦淮茹,或许还真能纳入自己娶妻的考虑范围之内。
毕竟以他对秦淮茹的观察来看,她身上具备一种持家有道、照顾家人无微不至的能力。若是有朝一日自己不幸遭遇变故或是面临什么意想不到的状况,许大茂相信凭着秦淮茹的本事,定能把整个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一家老小都过上安稳日子。
然而,一旦面对的是那个已经历过一次婚姻的“二手”秦淮茹时,许大茂的态度就是不同的。
他会像见到瘟神一般,能躲多远便躲多远,不要跟这样的女人沾上一星半点的关系。在许大茂的观念里,这种离过婚的女人总是带着一些麻烦和说不清道不明的纠葛,他可不愿意给自己找麻烦上身,更不想卷入到那些可能会令他焦头烂额的复杂情感旋涡之中。
(前4章都有过修改,每章都增加了字,如果想看的可以调回去看看,过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