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网游动漫 > 直击人性 > 第141章 有理无钱莫进衙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回溯封建王朝,衙门本应是主持公道的神圣之地,是百姓在苦难中寻求正义的最后庇护所。然而,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和高度集中的权力体系,将衙门变成了藏污纳垢之所。

在那个时代,官员的仕途命运往往掌握在上级手中,政绩考核、职务晋升缺乏科学透明标准,这导致许多官员将精力放在讨好上级、钻营权力上,司法公正沦为权力博弈与利益交换的牺牲品 。

在这种腐朽环境下,司法流程充满暗箱操作,从案件受理、调查取证到最终审判,金钱与权势肆意介入。贫苦百姓即便手握充分道理,若没有足够钱财打通关节,根本无法在衙门的重重黑幕中让正义得到伸张。

被权贵强占土地的农民,面对权势威胁,连踏入衙门喊冤的勇气都没有;被恶霸欺凌的小商贩,即便鼓起勇气走进衙门,也会在繁琐的诉讼程序和贪腐官员的刁难下,耗尽钱财与精力,最终含冤而归。

包拯,这位千古传颂的“包公”,以一己之力,在黑暗腐朽的司法环境中撕开一道正义的口子。

他坚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面对皇亲国戚还是豪门权贵,都毫无惧色,秉持“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的原则,以公正无私的审判为百姓撑起一片公平正义的天空。

在铡美案中,面对驸马陈世美这等皇亲国戚,包公顶住了来自宫廷的巨大压力,无视金钱贿赂与权势威胁,坚决将其绳之以法,还秦香莲母子公道。

每一次断案,包公都深入调查、明察秋毫,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凭借智慧与勇气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让冤屈得以昭雪。他的存在,不仅为无数百姓挽回了公道,更在百姓心中种下了对司法公正的希望种子。

步入现代社会,尽管封建衙门早已成为历史陈迹,但“有理无钱莫进衙门”的不良现象仍在某些角落顽固残留。

在偏远的安宁村,村民周福的遭遇令人痛心疾首。周福是村里的贫困户,多年来省吃俭用,好不容易在自家宅基地上建起新房,准备开办农家乐改善生活。

然而,村里恶霸孙强觊觎这块地,他的表哥在当地国土局任职,孙强便借此拉帮结派,妄图强占周福的房屋和宅基地。

这天,孙强带着一群人闯进周福家院子,扯着嗓子喊道:“周福,你这房子违建,赶紧拆了!”

周福又惊又怒,连忙拿出建房审批手续,说道:“孙强,你别胡说!这是合法手续,你别想耍赖!”

孙强一把夺过手续,狠狠撕成碎片,恶狠狠地说:“什么破手续,在我这儿不管用!限你三天,不拆就有你好看!”

周福无奈向村委会求助,村干部坐在椅子上,抽着烟,敷衍道:“福子啊,这事儿我知道了,不过你也知道孙强那脾气,我再劝劝他,你先回去等着。”可这一等,毫无音信。

周福又前往镇政府投诉,镇政府工作人员头也不抬,不耐烦地说:“你先把材料放这儿吧,等我们调查,你先回去。”这一“调查”,便没了下文。

后来,孙强竟直接带着施工队强行拆除周福的房屋,还将他打伤。周福报警后,警察在调查过程中受孙强等人干扰,对关键证据视而不见,甚至指责周福故意闹事。

警察皱着眉,指着周福说:“你别在这儿无理取闹,人家说你违建肯定有证据,再闹把你抓起来!”

一位外乡人来到陌生小镇,租下店面开小饭馆,本本分分经营。可当地几个无赖见其是外乡人,便常来吃霸王餐,稍有不从就恶语相向、砸坏店内物品。

这天,无赖们又大摇大摆走进饭馆,一屁股坐下,喊道:“老板,上几个好菜,快点儿!”

外乡人赶忙上前招呼,等饭菜上桌,这群人吃完一抹嘴就想走。外乡人拦住他们,赔着笑说:“几位大哥,还没结账呢。”

带头的无赖把眼一瞪:“结什么账?在这儿吃饭是给你面子,还敢要钱?”

外乡人又气又急:“这怎么行,我小本生意,你们不能这样……”

话还没说完,无赖就一巴掌拍在桌上,把碗碟震得乱晃:“怎么,想打架?”说着就推搡起外乡人,还顺手砸了几个盘子。

外乡人不堪其扰选择报警,警察赶来后,无赖恶人先告状,指着外乡人说:“警察同志,就是他,态度恶劣得很,还先动手打人!”

警察听了片面之词,未询问外乡人事情经过,就认定是其错。外乡人急切地说:“警察同志,不是这样的,是他们吃霸王餐……”

话没说完,就被警察不耐烦地打断:“你一个外乡人,在这儿安分点!再吵吵把你拘留了!”

为了讨回公道,外乡人四处奔波。他找到当地的工商所,焦急地说:“同志,您看看这事儿,我实在没办法了,这些人天天来捣乱,我生意都做不下去了。”

工作人员靠在椅背上,摆摆手说:“你这属于治安问题,不归我们管,你找派出所去。”

外乡人又去了镇司法所咨询,工作人员双手一摊,说:“这类纠纷太常见了,我们调解起来难度很大,你还是找警察解决吧。”

走投无路的外乡人尝试联系当地媒体曝光此事,电话里,媒体工作人员委婉拒绝:“我们也关注到您的情况了,但这事儿可能比较敏感,不太好深入报道,您再想想别的办法吧。”

商业诉讼领域,类似的不公平现象也屡见不鲜。年轻创业者苏然带领团队研发出一款新型的教育类App,市场反响良好。行业巨头公司见有利可图,便指使旗下技术人员抄袭该App的核心功能,推出一款类似产品。

苏然发现后,愤怒地给巨头公司负责人打电话:“你们怎么能这么做?这是赤裸裸的抄袭,侵犯了我们的知识产权!”

对方却满不在乎地回应:“你别乱说,市场上相似的产品多了去了,你有什么证据说是我们抄你的?”

苏然一纸诉状将巨头公司告上法庭。法庭上,巨头公司的律师侃侃而谈:“我方产品是独立研发,有完整的研发流程和记录,原告所说毫无事实依据。”

苏然气得满脸通红,反驳道:“你们这是颠倒黑白,我们有前期研发的文档和时间戳,足以证明我们的原创性!”可对方律师只是冷笑,继续在证据上做文章。

基层民事纠纷里,人情关系干扰司法公正的情况时有发生。赵大伯和钱大伯是多年邻居,两家房屋相邻。一次暴雨后,钱大伯发现自家墙壁受潮严重,便认定是赵大伯新修的屋檐排水不当所致,要求赵大伯赔偿损失并整改屋檐。

钱大伯气势汹汹地跑到赵大伯家,喊道:“老赵,你看看你修的这屋檐,把我家墙都弄湿了,你得给我个说法!”

赵大伯一脸无辜:“我这屋檐修得好好的,是你家房子年久失修,跟我有什么关系?”两人争执不下,赵大伯报警。

出警的警察恰好是钱大伯的远房亲戚,到了现场,看了看两家房子,就对赵大伯说:“老赵,你这屋檐确实有点问题,对老钱房子造成影响了,你赶紧整改,再赔点损失。”

赵大伯着急地解释:“警察同志,我有房屋修建的合规证明,这都是按规定来的。”

警察却不耐烦地打断:“你别狡辩了,先按我说的做!”

行政诉讼中,公民相对行政机关处于天然弱势地位。某小区居民认为当地环保局对附近一家违规排放污水的工厂处罚过轻,损害了居民的生活环境权益,便联合起来提起诉讼。

在庭审上,居民代表诚恳地说:“环保局对工厂的处罚力度远远不够,工厂依旧在违规排放,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希望能重新审查,加大处罚力度。”

环保局工作人员回应:“我们的处罚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做出的,程序合法合规,至于居民所说的影响,缺乏明确的数据支持。”

居民代表又说:“我们有周边居民的体检报告,能证明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环保局却以涉及企业商业机密为由,拒绝公开部分关键调查资料。

从执行层面来看,一些案件即便胜诉,执行环节也可能困难重重。在债务纠纷案件中,债权人刘先生好不容易打赢了官司,可债务人却玩起了失踪,名下财产也被转移得干干净净。

刘先生焦急地给执行法官打电话:“法官,我这案子都胜诉好久了,钱什么时候能拿到啊?”

法官无奈地说:“刘先生,我们也在积极找对方财产线索,可他转移得太彻底了,再给我们点时间。”

刘先生一次次催促,得到的回复都是正在调查、还需时间。他为了这场官司耗费了大量精力,如今却看不到拿回欠款的希望,正义似乎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 。

在新兴领域,如互联网金融、共享经济等,由于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监管存在空白地带,一些不法分子趁机钻空子。

大学生陈瑶在一款共享汽车App上注册使用,按规定缴纳了押金。可当她想要退回押金时,却发现App以各种理由拖延退款,甚至客服都不再回应。

陈瑶愤怒地拨打客服电话,质问道:“你们为什么不退我押金?我按规定申请退款都一个月了!”

电话那头传来机械的回复:“您好,您的退款申请正在处理中,请耐心等待。”

陈瑶又向相关部门投诉,部门工作人员表示:“这类共享经济纠纷情况复杂,涉及的法律界定不明确,我们也在研究该怎么处理。”

陈瑶和其他有同样遭遇的用户一起向相关部门投诉,由于这类共享经济纠纷缺乏明确的法律条文界定责任,部门之间相互推诿,陈瑶他们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即便他们道理在握,也难以顺利获得应有的赔偿和公正的裁决。

时代在进步,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和接近公平正义的理想状态。但这些现实问题警示我们,实现真正的公正依然任重道远。

我们要以包公为榜样,加强监督,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大力提升司法人员的职业操守和专业素养,根据社会发展及时修订完善法律法规,填补法律漏洞,优化法律程序,提高司法效率。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让“有理无钱莫进衙门”彻底成为历史,让公平正义成为社会的坚实底色,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司法的庇护下感受到公平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