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我在大唐养猪日常 > 第55章 天使到来(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圣旨唱罢,张氏除了听清前面的“奉天承运,皇帝召曰”这句外,至于正文部分的唱和,耳边的声音逐渐含糊不清,她觉得自己的意识,飘离本体,飘离自家的院子,飘离小刘村、、、、、、

整个人处于宕机的状态,以至于事后她再回想起来这段,都觉得如置身梦中,那么的不切实际。

李小苗见张氏不在状态,便自作主张的从赏赐的官银里,拿了两锭十两的银子,塞到宣读圣旨的人手中。

“谢谢几位官爷,从京城千里迢迢的来到我们这小山村。这点是辛苦钱,你们别嫌弃。”

能被派出这么远的差,估计他们也是牢骚满腹。

整日骑马,风吹日晒,普通人一天下来,身子骨肯定受不了。

虽然他们身体底子好,身子受的住,谁不想干个事少钱多,离家近的活?

“官爷们先坐,饭菜很快就好。”

张氏终于醒转,招呼道,得让二儿子再跑一次县城。

“让你逮的鸡呢?”

李满福小声的质问高氏,见她举起被鸡捉抓伤的胳膊,两道带着血迹的抓痕分外刺眼。虽是惨了些,但她鸡毛都没捉到,半路还到二房这里听了个圣旨。

“你怎么这么没用?这点小事都干不好。”

高氏刚想低声去反驳,就见秦汉手里拎着两大块的肥猪肉,血腥味招惹的村里土狗队,在后面一路跟随。

李大飞因为跟秦大丫约会,正好错过了接旨这段,这会儿肩上正扛着两个羊大腿,手里还拎着两只鸡进来。

还有秦大丫和汪氏,两人手里不是鸡,就是鱼。

不知道内情的人,还以为秦家要退亲呢。

“秦大哥,你这是?”

张氏一脸懵逼,话没说完,汪氏就接话过来:“亲家母,这是公爹的意思。知道你家有喜事,现在去县城买菜也晚了,索性就把这些东西都用上。”

“那多不好。”

“没啥不好,你们二房今天双喜临门,合该大办一次,要是你心里 过意不去,下次再补给秦家。”

李德厚出来打圆场,这也是他们小刘村有史以来最大的喜事了。

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把官爷们招待好,其他的事,都可以先放一放。

“不用不用,全都拿去。”

秦汉吓的连连摆手拒绝,闺女刚还给他看了李家下定的银手镯,这么重的银块,李家还真舍得。

聘礼如此丰厚,要是他还有个姑娘,干脆一起配给李家老二算了。东西哪里还能再收?

“大路,去打酒来。”

家里没有人喝酒,所以平时都没有买酒的习惯。

李大路应声出门,李小苗想起家里还剩下一包糖果,进屋抱出一个油纸袋子。

“今天俺大哥跟秦家姐姐定亲,请大家伙吃喜糖!”

李大飞正担水呢,猛一听妹子这样说,脸一红,心一紧,腿差点没使上力跌倒。

反观正在给张氏打下手的秦大丫,恍若未闻,有条有理的帮着摘菜洗菜。

“吃糖喽!”

围观的村民开心的欢呼,眼巴巴的盯着糖袋,想着能多抢几块给自家孩子解馋。

李小苗说完就抓了满满一把糖朝人群里撒,大人和小孩瞬间乱成了一锅粥。

几乎见者有份,每人的口袋里都揣了糖。

村民都知道,一个铜板买不了几块糖,捡几块糖就跟捡到了几枚铜板一样。

白捡的钱,谁不开心。个个乐的见牙不见眼。

李小苗也乐的嘴角上扬,这就对了。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村长李德厚被请到主桌上作陪,谈起周水村清淤之事。

“当时俺们村的几个青壮也参与了这事。听说那木头都是跟附近村民买的,那闸门要挡住上游来的水,门板足足有半米厚。”

“泄闸的时候,那水就像长枪一样,冲到哪里哪里就是个大坑。”

“这办法好啊,往年咱们挖河,全都要人站在水里挖泥。”

秦汉说着叹气:“天热还好,天冷下水,人天天泡在水里,真是要命。”

不少人会因此落下老寒腿,类风湿,关节炎等等的病。

“是啊,有了这个宝贝帮忙,至少大的水利工程,就不用咱老百姓拿命搏了。”

“发明这个的乡主,真是了不得,小小年纪,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

这也是李德权纳闷的地方,他作为长辈,坐在李德厚旁边,然后是秦汉。

“可惜,这么刺激的场面,我等无缘看到。”

“现在工部正在加紧赶制一批,打算先在皇庄里试用,要不了几年,定会传便整个大唐的乡野,还怕看不到?”

在隔壁桌吃饭的李小苗闻言:没想到朝廷的动作还挺快。忽然一计上心头。

“官爷,当时周水村清河道时,俺们一家就在附近卖卤味。几位若是真想一观,不如暂留几日,可由家兄带路。”

“多谢乡主的美意,明日我等就要离开,怕是不得成行。”

“那就可惜了。”一番言语,话里话外透露出几位官爷还有公事没有办完,而这个公事肯定不会离安和县城太远。

太远的话,完全可以再派遣一队人马办差即可。明日他们的行程,不是安和县城,就是南和州府。

日头偏西,官差们也酒足饭饱。李德厚见饭吃的差不多了,拱手道:“官爷一路劳顿,若不嫌弃,不如到老朽家暂住一宿?”

他早早就让婆子回家收拾了两间屋子出来,勉强够歇息。

“那就有劳村长了。”

“哪里哪里,几位官爷能赏脸,小老儿寒舍蓬荜生辉。”

张氏、汪氏还有秦大丫一些女性,菜上齐之后,都挤在厨房吃饭。

“大丫这闺女,你们家教养的好,便宜了俺们家。”

经过这一下午的相处,张氏看着做事爽利的秦大丫,越看越满意。

“亲家抬爱了,也是这妮子知道心疼人,不管家里家外的活,她都不躲懒。”

“还是俺家大飞有福气,能娶到大丫这样的姑娘。”

“大飞这兄弟人踏实能干,不像有些人油嘴滑舌,干点活就不行了。”

汪氏的这话张氏很受用,他家大飞最大的有点就是肯出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