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村里的老人也得到了照顾,每月都能领到补助。

他们的生活更加安心,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活动中心和图书馆的建设也在有序进行着。

村民们在闲暇之余有了更多的娱乐活动,不再只是东家长西家短地聊天。

扫盲班的开办也让村民们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的文化水平。

“这个扫盲班真是太好了,我们现在认识了很多字,也知道了赌博的危害。以后我们可不会再上当受骗了。” 一个参加扫盲班的村民说道。

村里有人结婚的时候,村里都会送上贺礼,这让新人们感受到了村里的祝福。

同时,村里也加强了对婚姻家庭的宣传,倡导夫妻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爱。

修路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李蒙送走了村长后,一家人便开始忙活起午饭来。

院子里顿时热闹非凡,杀鸡的杀鸡,洗菜的洗菜。

玩了一身汗回来的一群小家伙被大人们一通训。

几个热得竟然把棉衣脱下来的孩子,要不是今天李蒙他们回来,估计就得挨揍了。

毕竟在这大冬天的,这样很容易感冒。

不过几个小家伙挨了训后,没过一会儿就又和没事人一样,围着爷爷,看爷爷拔鸡毛。

厨房里,女人们忙碌地准备着各种菜肴。

秦淮如熟练地切着菜,小婶在一旁帮忙打下手。

李红则在灶前添柴烧火,红红的火苗映照着她们的脸庞。

“淮如,你这刀工越来越好了。” 小婶笑着说道。

“婶,你就别夸我了。我这可差的远了。” 秦淮如回应道。

“等会儿这鸡肉可得好好炖炖,让大家尝尝我的手艺。” 李红自信满满地说道。

“你还是算了吧,你在家再练几年。别将来到时候去了婆家,把人家全给放倒。”

二婶开玩笑的说道,不过李红在炒菜方面确实天赋不高,只能说一般般。

“哪有你这当娘这么说自己闺女的,尽瞎咧咧。”老太太拍了二婶胳膊一下,装作生气埋怨道。

“娘,当初我刚嫁进来的时候做饭咋样?”小婶这时候也来了兴趣,询问道老太太。

“嗯,怎么说了,应该和李红现在差不多。”老太太很是纠结,但还是回答了。

只是这回答,让屋里女人们都笑了,搞的小婶都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

可能受伤的只有李红了,呵呵呵呵。

不一会儿,一道道美味的菜肴就陆续出锅了。

有香气四溢的小鸡炖蘑菇,鲜嫩的蘑菇吸收了鸡肉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

还有那红烧肉,色泽红亮,肥而不腻,一口下去,满满的幸福感。

炒青菜则是清爽可口,为这顿丰盛的午餐增添了一抹绿色。

中午时分,一桌子丰盛的菜肴摆满了两张桌子。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酒的喝酒,喝饮料的喝饮料。

这次李蒙没有拿汽水,而是带了果粒橙,甜甜的味道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男人们那一桌,李蒙爷爷坐在主位上,李蒙的二叔、小叔等依次而坐。

他们端起酒杯,品尝着美酒,谈论着村里的事情。

“这酒不错,蒙蒙这次带回来的东西都好。” 二叔抿了一口酒,满意地说道。

“可不是嘛,咱这日子是越来越好了。” 小叔附和道。

“来,大家一起喝一个,为了咱们的好日子。” 李蒙爷爷举起酒杯,大家纷纷响应。

女人们和孩子们这一桌则是欢声笑语不断。

孩子们喝着果粒橙,吃着美味的菜肴,开心得不得了。

“这鸡肉真好吃,妈妈,我还要。” 李乐小手抓着一个鸡腿说道。

“别着急,慢慢吃,还有很多呢。” 宋翠温柔地说道。

“淮如姐,你做的菜真好吃。” 李红夸赞道。

“大家喜欢就好。” 秦淮如笑着说道。

李蒙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温暖。

他知道,这就是家的味道,这就是幸福的感觉。

在吃饭的过程中,大家互相夹菜,分享着美食。

亲情在这一刻显得格外浓厚。

“爷爷,您多吃点鸡肉,补补身子。” 李蒙夹了一块鸡肉放到爷爷的碗里。

“好,好,蒙蒙长大了,懂事了。” 爷爷欣慰地说道。

“二叔,小叔,你们也别光喝酒,吃点菜。” 李蒙又给二叔和小叔夹了菜。

“哈哈,蒙蒙,你也多吃点。” 二叔笑着说道。

孩子们也不甘示弱,纷纷给长辈们夹菜。

“奶奶,这个青菜好吃,您尝尝。” 一个孩子说道。

“乖孩子,奶奶吃。” 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

一顿饭吃得其乐融融,大家都沉浸在这温馨的氛围中。

孩子吃完,早跑没影了。

二叔和小叔心心念念的酒,老头还是没磨过这两人,每人只给了一碗,想再喝也没有了。

爷爷,这个给您,您处理。”

这边李蒙也喝了两杯,从兜里掏出两张纸。

李蒙爷爷已经见怪不怪了,不用想,又是工作名额。

真是祖上冒青烟了,今年说什么也要上祖坟上去念叨念叨。

“纺织厂的?” 爷爷看着那两张纸问道。

“嗯。” 李蒙点点头。

年前李主任来的时候说了句,纺织厂想搞点东西,拿药酒和肉,送领导。

正好李蒙这里有,也没收钱,都是朋友。

人家也没客气直接给了两个工作名额。

纺织厂的工作可以说那是非常吃香,工作不累,而且有时候还能内部弄到一些布料什么的,不像轧钢厂更多的是体力活。

“你们也都过来吧,商量商量。”

李蒙爷爷把在那整理被褥的女人也都叫了过来。

在听到李蒙又弄了两个工作名额,虽然已经习惯了,但还是惊讶不已。

没想到李蒙说过以后再弄工作名额,真的弄来了。

“老二,老三家的,你们两家有符合年纪的,一家一个,你们商量商量让谁去。”

李蒙爷爷没有偏心,一家一个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他大娘,二宝马上也要毕业了吧,要不先让二宝去上班,我们后面再说。”

二婶家里已经有了李红去上班了,很知足了。

李蒙家下面还有好几个呢,而且李二宝还有半年就初中毕业了,和她家李军一样。

“我们家啊,蒙蒙当家,这事我做不了主,你得问蒙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