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泽一域,水脉昌盛,雨湘山又以弱水着称,按理说他是该修行此道才是。
可姜阳的修行过程中,他总是有意无意的接触到木德一道,如今更是直接拜了一位修行木德的大真人为师,其中又会有几分巧合呢。
‘掌福禄,定天寿,晓因果....’
这段话是姜阳初次激发桃枝之后得来的信息,一直被他牢牢记在心底。
道果不是凭空之物,这一点在姜阳心中一直是明确的。
伴随着玄光真人传道解惑,姜阳终于揭开了道果中一层轻飘飘的面纱...
‘福禄寿,控摄三炁,这算是道果的提示吗,我其实一直该修的都是木德。’
姜阳心思转动,身边人与事的轮转发展他并非毫无所觉,可身在其中难免迟滞,需要一些引子作为指引。
“多谢师尊解惑,那世人寿元如今可还能够恢复上古之风貌了?”
这可是利得天下修士的好事,但玄光又不能知后事,摇头道:
“却是不知,想来要天寿一道归位才能迎来如此盛景。”
增世人天寿,归位则天下理安,使众修敬仰,乃是莫大的功德,玄光哪怕作为真人也不敢妄下决议,只能暗暗猜测。
姜阳点点头表示赞同,想想也是,若是大家寿元皆充沛,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有突破之烦恼,炼丹延寿之渴求了。
话到这里,姜阳其实已经没什么想问的了,他就打算跟着师尊修行『乙木』好了,不提有真人传道,便是道果暗示也令他不能忽视。
忽的,他又想起了那日才读过的玉简,于是又多问了一嘴道:
“师尊,那阴阳之道又是何解?”
“阴阳...”
玄光神情一下子认真起来,只简短答道:
“是『太阴』、『太阳』吧,这乃是至高至贵的果位,非等闲之人碰不得。”
他眼神一下子盯住面前少年,阴阳之道从天地初开之时就存在,贯穿古今,其中含有莫大的因果,常人稍一碰触便会粉身碎骨。
尽管典籍之中很少提及,但阴阳之道确是融入天地,贯穿始终的,修行之时讲究阴阳均平,炼丹之时需得水火相济,布阵之时注重正反两仪。
这种潜移默化的小事才是体现阴阳之道的博大精深之处。
“『太阴』『太阳』?”
姜阳神情莫名,他想问的其实不是这个,遂摇头又道:
“徒儿想问的是『朔阳』与『晦阴』....”
玄光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而后笑道:
“『朔阳』与『晦阴』,你是看到了玄涤那本《朔晦两仪显化玄眸》了罢?”
他都不用细问就连连摆手道:
“这法目精炼之术是他年轻时候得来,以为是妙术却至今也未能修成,以至于发展成心结了,这玉简他刻录后撒出去没有几十也有上百,就是郁郁不平,咽不下这口气。”
“我也看过那玉简,法术是好法术,品级威能极为不凡,只是要求太过苛刻,需得两道紫府灵物来炼,那岂是常人能修的?”
玄光对于这法术似乎十分了解,连声道:
“『朔阳』与『晦阴』两道不显,灵物本就稀缺,若是筑基一级的还能寻一寻,可紫府灵物怕是连真君后裔都修不起,你确也....”
说到此玄光忽的顿住,把后半句的‘不必再问’咽回肚子里去。
普通的紫府灵物某些穷困的紫府也未必能掏出两种来,更别提如此稀缺的道统了,这种白费力气的惦记,玄光当然不看好。
可面前这位是什么人,命数难测,不在算中,在这少年身上发生什么事都不奇怪,或许还真有凑齐灵物的可能性。
想到此,玄光口风一转轻声道:
“你确也不必放在心上,若有缘法自会有机会修习,但用不着时时惦记。”
姜阳颔首,他其实也是这个想法,并不是得了个甚么样的好术法就非得要修,那不得把人累死。
“谢师尊教诲,姜阳明白了。”
其后一时无话,姜阳低头饮茶消化着刚刚收获的庞杂信息。
“如何,你可想好了要修哪一道了?”
半晌后,玄光低头看着坐在下首的姜阳淡淡道。
姜阳听后起身下拜道:
“徒儿想好了,愿随师尊修行『乙木』一道。”
“哦?乙木可比不得弱水,你师尊我目前都无法可依,你确还要修么?”
玄光见此,饶有兴趣的问姜阳。
姜阳躬身答道:
“师尊修的木德,我却去修水德,于理不合,更何况与师尊修行同一道统,也好有前人指引,如立在巨人之肩,大道触手可及....”
“岂不闻临道三千遍,方知是真仙,这边是弟子心中所想...而且天长日久,今朝不曾有,未必往后不能有。”
“好。”
玄光面上显现出温和笑意,他从头至尾都未曾对姜阳做过干涉,他依然选择了木德一道,想来跟他还真有几分缘法在。
‘或许我最后一道神通还要应在这徒儿身上....’
玄光目光悠悠,暗自思忖道。
“那你准备几日便改换功法吧,你修的《湛露服食法》一身正法清气诸道皆宜,就算改换乙木一道也不会损失半分法力。”
蓦地,玄光似有所觉,往天边望去,一双眼睛仿佛能看透太虚。
姜阳看出师尊面目有异,也并未出言打扰,而是耐心等着。
好在没过多久玄光便收回目光道:
“今天便先到这里,我有些许事务需动身一趟,你先回去耐心修行吧。”
“所需功法与一应丹药资粮我会让行简替你准备,过几日便交给你。”
说完后竟然丝毫未曾犹豫,身形便突然消失在了原地。
姜阳连忙低头行礼道:
“恭送师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