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舅舅,皇爷爷已经答应我重开稷下学宫,重新凝聚百家之优势,为大明效力;

但是,皇爷爷太抠门了,不给我银子,就在玄武大道给我准备了一块地。”

朱雄英微微皱眉,脸上露出一丝无奈。

“但是,活人岂能让尿憋死,我虽然还有不少好东西;

但是就这么贴补朝廷,不是白去草原一趟吗?”

“所以,我又问皇爷爷要了二十个工部的工匠,还有五口砖窑,准备炼制点好东西;

只要搞出来那玩意,皇爷爷要是想要,少一百万两银子免谈。”

他一边说着,一边比划着,眼中充满了自信。

常茂听到朱雄英这么说,立刻吩咐管家去工部要人。

不到半个时辰,二十个工匠就出现在开平王的王府。

然后,这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就向南山的砖窑而去。

南山的青砖窑前,一片空旷。

朱雄英看着下车的二十个工部工匠,脆声说道:

“今天开始,你们脱离工部,直接听东宫调度,也就是本殿下的调度;

相信你们都烧过青砖、瓦片。”

“咱会让溧阳县煤矿给你们送过来足够的石炭,你们用本殿下给你们的配方炼制出一众粉末;

本殿下称这种粉末为水泥。”

“成品的水泥,和黄沙、碎石掺杂在一起凝固后,结实程度堪比岩石;

你们需要经过实验,把这东西成功炼制出来。”

朱雄英说完这句话,看向第一个工匠说道:“你叫什么名字?”

“启禀皇长孙殿下,草民叫王六郎,因为在家里排行老六,所以家父就给我取了这么一个名字。”

王六郎连忙躬身行礼,脸上满是恭敬。

“王六郎,这张纸张上是水泥的配方,但是需要你自己慢慢摸索上面的配料;

然后,用不同的温度和比例,进行实验。”

朱雄英神色认真,将配方递给王六郎。

“以后,这里的院子就交给你们了,希望你们尽快能给本殿下一个好消息;

你们的后期物资,郑国公会安排人每天给你们送过来。”

“你们的俸禄银子,也由以前的二两一个月增加一倍,以后,这地方交给你了;

好好干。”

“最后,告诉你一句话;

无论是现在的半成品配方,还是以后的成品配方,任何人问你们要都不给。”

交代完王六郎,朱雄英转身,目光真诚地看向一起来的常茂,神色认真地说道:

“舅舅,这水泥配方试验场,恐怕要交给你了。”

他微微顿了顿,加重了语气,“这件事很重要。”

常茂拍了拍胸脯,脸上满是豪爽的说道:

“雄英,你放心,舅舅安排一队京营的兵过来镇守,保证这里的机密不会泄露。”

他接着询问,脸上带着关切,“你现在干完活了,是跟舅舅回府,还是直接回宫?”

朱雄英嘴角上扬,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说道:

“舅舅,送我去四叔府上吧!”

他眼中闪过一丝思索,继续说道,“如今大明没有了北方的威胁,四叔已经住在京城没有回封地了。”

“他可是攒足了劲,要去倭国祸祸一波。”

“我们还是去他那里瞅瞅吧,该开诚布公的给四叔谈谈了。”

常茂听到朱雄英的话,没有丝毫犹豫,直接让下人驾车向燕王的王府而去。

燕王王府之中,屋内光线柔和,气氛却有些压抑。

朱棣正席地而坐,面前的矮桌上摆满了酒菜,他神色落寞,一杯接一杯地喝着闷酒。

姚广孝静静地坐在对面,身着一袭黑色僧袍,手中不停地攥着佛珠;

佛珠在他修长的手指间缓缓转动。

到最后,还是姚广孝先打破了正堂的寂静,他微微抬起头,声音低沉却清晰:

“王爷,何故苦闷饮闷酒,不就是被皇长孙朱雄英看透了天机了。”

他轻轻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淡然,“这有何妨?”

“朝上的事情,贫僧也听说了,皇长孙殿下并没有怪罪于你,反而要分封诸王到海外。”

“并且向当今陛下提议,允许诸王在海外建国。”

“如此胸襟,世间少有。”

“如此豁达的皇长孙,对诸王不是什么坏事,当然,这也意味着他有足够的自信;

能镇压一切不稳定因素。”

“这种心性的皇长孙,做事堂堂正正,无论是从心性、勇气,还是魄力;

都足以碾压诸王,再加上如今陛下、太子留下的家底,大明三代以内绝无可能动摇。”

“他可不是朱允炆,有他在,就有淮西一脉在。”

他微微叹息一声,脸上露出一丝感慨,“王爷,大明境内没有机会了。”

“以贫僧的浅言,还是去见见皇长孙吧,他号称是出水的鱼儿,看到了时间长河下游的风景。”

“那自然,对未来有所规划了。”

“既然如此,我们就侧面向他打听一下,海外哪片土地更富饶一点。”

“我们也好,为海外建国做好准备。”

燕王朱棣听到姚广孝的话,原本颓废的神情顿时一扫而空,他坐直了身子,神色郑重地说道:

“这次,本王已经把北平和京城的燕王府全给抵押了,还把这些年征战草原带回来的宝贝全给卖了。”

他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说道:

“几个年纪尚小的弟弟、妹妹,他们母妃没有那么多银子,本王直接出了五十万两银子的份额。”

“这一次,本王一定在倭国大赚一笔。”

“为未来的海外建国奠定基础,毕竟这横渡重洋的战船,花费可不小。”

“不过,大师你说的也对,本王是该见见我那大侄子了。”

他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释然。

“他既然有如此胸襟,我这个做四叔的,也没必要在大明本土和他明争暗斗了。”

“何况,他已经渡过死劫,朱允炆的母族已经被诛九族。”

“他就是我们大明的第三代君王,以他鬼精鬼精的性格,本王还真赢不了他。”

“既然如此,本王也不需要在大明本土留恋了;

该谋划一下,海外建国的事情了。”

想到这里,朱棣看向刚走进来的管家高福,声音沉稳地说道:

“高福,给本王准备一下,明天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