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强国,从清末开始 > 第106章 回家(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文件中还有一份调查报告,因倭国盛产银矿,银子跟铜币和金子的兑换比很低,报告上建议运送大量铜币前往倭国兑换银子。

报告还建议垄断倭国的贸易,使安民军的商社或商人购买倭国的商品,再转卖给其他人。……

将文件详细看过一遍后,苗通把文件放在桌子上,身体缓缓靠在椅背上,闭上了双目。

现在倭国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了,至于和美利坚发生冲突的预料并没有发生,但这些已经不重要了。只要他心中一直惦记着美利坚的土地和忌惮他的发展速度,那么美利坚过几年后的内战或发展起来之前,他肯定要去动他的。

眼下美利坚和他都想在倭国得到利益,冲突就会不可避免,可能不久后,他就会和美利坚真刀真枪的打一场。但要想持续稳定地发展一段时间,跟英吉利的关系,还是需要继续维持着。

想起英吉利,苗通想起了造船厂内正在建设的战舰,那是一艘半铁甲舰。

它的船体还是由木材制作的,但它的甲板上和船体外侧都披上了一层140毫米厚的铁板。这就导致了了它的排水量达到了将近4200多吨,但它拥有两台大的蒸汽机和风帆,最大航速能达到了22节。

现在科学研究院正在研制纯铁战舰,它是采用榫接的方式使钢板之间连接在一起的。同时还在研究蒸汽水轮机的应用,和战舰上火炮系统的研制。

为了继续保持与英吉利的关系,目前最要紧的是安排舰队前往马加丹、黑龙江下游的庙街。只要在这两个地方站稳脚步,可以说安民军在东西伯利亚就有了落脚点,同时还能应付英吉利。

现在沙俄在东西伯利亚只有少量的国人,其他都是一些原住民。他以后可以慢慢的在那些地方站稳脚跟,等他的实力和地盘越来越大时,他就可以向那些地方移民了。

当下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去年制定的占领浙江、安徽和江苏剩余地盘的计划。目前士兵的训练和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就剩下到期行动了。

总参部已将方案交给了他,基本上分为两步:先于清军交战,先占领江苏区域黄河以北的土地。

再占领太平军已占领的安徽以外的其他土地,然后是占领浙江所有区域。最后与清廷停战,迫使清廷赔款。

接着再跟太平军交战,将太平军驱赶至安徽以西。

为了这个计划,苗通和整个安民军体系,已准备了大半年。包括民政官员的储备,军队军官的训练和培训,还有各种物资的准备。

可以说,一旦这次战役结束,安民军就将拥有了更加深厚的基础。不说其他,单单人口保守估计就将近一个亿,这还是排除了遭到太平军祸害后的数量。

对于苗通而言,人口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拥有人口,苗通就可以扩充军队,拥有人才基础和市场,廉价劳动力,还能满足移民需求。

现在这些区域,人口密度太大,只要许以重利,还是有很多生活困难的人愿意移民的。

要不然,全世界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华人和华侨。但这次与以往不同,当他们跨上异国土地,那里就有可能变成中华的领土。

等他们在那边丰衣足食后,再次返乡,他们就是最好的宣传名片,他们将带动更多的人来参与移民。

当一个地方的人口数量达到一定程度,领土就算是彻底稳固了。现在这个时期,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而这恰恰能满足苗通的野心。

在预期中,随着战争的逐步进展,战犯能提供持续稳定的免费劳动力,进而满足基建需求。

那些不服教化的地主和满清遗民,也能提供一些移民数量,毕竟他们还都是中华人。只要分散安置,也起不了什么乱子。

同时,战争也能为他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培养士兵和军官,提升装备水平。当与其他列强发生战争时,他就已经拥有了一支百战强军。

逐步进行战争,还能减少他的官员储备压力、资金压力、军队数量不足还有工业发展需求的弊端。

这次战争一旦开始,苗通就会跟总参部待在一起,虽然他的军事能力不是很强,但他要第一时间了解战况,统筹全局。

想起远在苏州的汪舒瑶,苗通心中想道:哎……看来战争发动之前,自己要趁机回去一趟了,不然再次回家就要很久了。

接下来,苗通又从泰州赶到了镇江,与胡南安沟通了一些事宜,了解了一下军队的情况。

……

“小姐!小姐!总统回来了……”只见春芳两手提起裙摆,边跑边喊着。

汪舒瑶听到声音,心中一喜,连忙放下手中的书本,站了起来。

春芳跑到房间内,气喘吁吁的说道:“小姐,总统已经到了府衙,下人说,过一会就回家。”

汪舒瑶收敛住激动的心情,轻声呵斥:“慌慌张张成何体统,都多大的人了,还跟小孩子似的。”

春芳笑着吐了吐舌头,也不作言语,却在心中想到:也不知道是谁,整天念叨来念叨去的,还经常发呆?

“你和秋月一起安排人,将前院和后院都收拾一下,动作要快一些。”

春芳应了一声,又转身跑去。汪舒瑶看着她风风火火的样子,面上露出笑容。她这两个丫头,也都长成大姑娘了,看来自己要给她们物色一个夫婿了。

但很快她又想起父亲说的话,瞬间收起了笑容。心中叹了一口气,看来自己还不能这么早就将两个丫鬟打发走了。

如果真到了那一天,她还能将她们两个嫁给苗通做妾,这样总比一个外人要强一些。至少她们还是跟自己的关系要近些,两个丫鬟还都长得不错。

当苗通快走到家门口时,远远就看到了汪舒瑶带着府中的人在门口等着。

他走到汪舒瑶面前,故意板起脸说道:“以后我再出远门回家,你们不准再在家门口等着了。我又不是封建社会的大老爷,用不着这做派!尤其是你!”

说罢,一把将汪舒瑶拉到跟前,在她脸颊上亲了一口。汪舒瑶的脸蛋,霎时变得通红起来,低头瞄向其他人。

只见周围人都忍住笑意,扭头看向别处。她低声道:“还有外人呢,像什么样子,也不怕别人笑话?”

“哈哈……这就是我的家法,以后再不听话,还是家法伺候!”苗通说完,又低头在她耳边轻声说道:“还有更过分的,保你以后不敢再犯。”

汪舒瑶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更加红了,抬头看了苗通一眼,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晚上,两人一番温存后,躺在床上,苗通谈起了他的行程。汪舒瑶在一旁安静的听着,时不时插上几句家中的事情。

“夫君,我也想做些事情,你看我能做什么?”汪舒瑶以前待字闺中时,就经常帮父亲出谋划策和做一些账目什么的。

婚前苗通也提起过,要让她帮忙管理一些安民军的商贸,还有发展自家的产业。

“嗯,可以啊,这样你也不会在家感到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