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啊,原来只以为被卖到农家,最多小有薄产,谁成想却得了皇上的赏赐,亲眼见证了明黄圣旨赐封的场面。这些足够他们吹嘘一辈子了。
餐桌上鸡鸭鱼肉样样不缺,下人们已经习惯了逢年过节和主家一起用餐。大家洋溢着幸福的笑脸,好一副主仆一家亲的画面。
此时,清溪镇王大娘家也在吃年夜饭,这些天街上一直在议论花西镇来了传旨公公的事情,灾情过去一年,清溪镇也恢复了往日的样貌,老百姓没见过这么大的阵仗,一时间很是轰动,茶余饭后讨论的都是沈家。她们也就知道了沈家二女儿被封了县主,一家人自是唏嘘不已。
“娘,您说咱家居然和县主家认识,那咱家是不是也不一样了,以后是不是也能借光?”
杨美丽是真的没想到,婆婆当初的一时心软,竟能结识这么厉害的人物,她有点兴奋。
大过年的王大娘也没忍住说她几句“你还想借啥光?现在的日子怎么来的?做人不要不知足。”
杨美丽脸色有点不好看,“我也就是高兴,才随口说说,您别生气。”
“咱当初也就是借了间柴房给人家,人家还给了银钱的,按说也没啥天大的人情,人家做的够多了。”
“是,是,娘,美丽也没别的心思,就是我跟着刘师傅学手艺,那也是因为给沈家做活,我们都很感激的。”王勇急忙缓和气氛。
王大娘也没生气,她语气平缓,“这做人啊,要心存善念,不贪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几个孩子也把大人们说的话听进去了,相信他们长大也会是像王大娘一样,正直善良。这叫从小耳濡目染,所以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教养孩子的最大秘诀,就是做好自己。
一桌子好菜,还有好酒,王勇是真的感激沈家。一家人决定明天去沈家拜年,然后关注点就在面前的饭菜上面了,这碗里的大米饭还是沈家的年礼。
于掌柜自然也知道了五丫成为县主的事情,他就知道沈氏不是一般的女子,五丫将来也不会是普通农家女,但他实在没有想到,居然有这么大的荣耀,他为她们的机遇感到高兴。他还亲自送了年礼到沈家,为她们道了声恭喜。
于掌柜的茶馆虽然不温不火,但他专研细节,会在小食上,服务上做到精益求精,所以生意还算稳定。
一大早,王大娘就来拜年了,看见沈氏就要行礼,沈氏拦下。
“王大娘您这是做什么?是溪儿当了县主又不是我,可不兴这样,咱们以前怎样以后还怎样。”
“就是啊,王奶奶,您这样我都不好意思了。”
“哎,哎。”
沈家如今身份今非昔比,但沈氏的态度一点没变,五丫也没因为当了县主变的不一样,王大娘心里一暖。
今天王大娘一家全家都穿了新的棉布衣裙,家里卖豆芽赚了些钱,王勇也一直有活干,他一直跟着刘师傅给大户人家改造厕所浴室,也赚了不少钱,家里的房子也重新翻盖了,两个孙子如今都送去了学堂,儿媳妇孝顺,日子有了奔头,整个人年轻了好几岁。
现在豆芽的生意虽然没有开始赚钱了,但一天百多文还是有的,心里一直感激的很。沈氏也知道现在豆芽的生意不怎么好了,沈家小铺已经不卖豆芽了,就自家做来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