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1957:渔猎大兴安岭 > 第195章 坐享其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视线缓缓脱离开车灯那炫目的光芒。

陈和平仿若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呆立当场,嘴巴张得老大,脸上满是惊愕与震撼。

只见一台台拖拉机仿若钢铁巨兽,浩浩荡荡地开了过来。

车斗里,钢钎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叮当声响。耐火砖堆积如山,宛如巍峨的黑塔。

“红星农场”那鲜红醒目的漆字,在车头处若隐若现,在微弱的光线下闪烁着别样的光泽。

几个身着劳动布工装的汉子,正稳稳地扶着焦炭粉碎机那厚重的铸铁滚筒。

他们的身影,在月光下拉得很长。

后头几辆拖斗里,满载着赭红色的矿石,在清冷的月光下,泛着血痂似的暗沉光泽。

“同志们,全都给我卸下来啊!”

军垦农场的老魏,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众人往下搬旋转式热风阀。

陈和平的记忆瞬间被拉回到去县里培训的时候。

那时,国营钢厂的高炉上就装着这种先进的阀门,其构造精巧、材质精良,与他们之前用铁皮卷制的简陋土制风道相比,简直有着天壤之别。

老魏穿着胶底鞋,在地上缓缓踱步,鞋底碾过地上的炉渣,发出沙沙的声响。

他微微皱眉,冲林川说道:“旧炉子拆了,清出来的耐火土,正好当焦炭窑基座。用泥巴糊的观火口,这哪能扛得住一千多度的钢水啊?”

林川站在一旁,看着老魏忙碌的身影,嘿嘿直乐。

老魏可是实打实的炼钢专家,他在炼钢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经验丰富,技术精湛。

在炼钢这件事上,老魏说什么就是什么,专业的事儿,交给专业的人去干,那必然是不会出错的。

卷扬机的铸铁齿轮咬出火星子,二十几个农场汉子甩开膀子卸车。

有人单手拎起近百斤重的耐火砖垛,把周围的群众给看呆了。

“老少爷们,都来搭把手!”林川的吼声在夜色下炸开。

人群早憋着劲呢。

先前怕碰坏那些锃光瓦亮的铁家伙,这会儿见穿劳动布工装的汉子们手脚麻利,二愣子第一个蹿上去接钢钎。

妇女们搂着碎矿石往场堆的位置小跑,碎石子簌簌从围裙边往下掉。

虽然众人并不完全清楚这到底是在做什么,但林川回来了,这对大家来说,无疑是个再好不过的信号。

林川,这回带了帮手回来了,而且看这个架势,带来的应该是正规军。

陈和平揪住林川补丁摞补丁的袖口:“这些穿胶底鞋的……从哪找的帮手?”

他瞅见个娃娃脸技术员正摆弄一个水平仪,那铁疙瘩全县都没两台,他也只见过一次。

“红星农场都建起十丈高的大炉子了。”

林川抹了把汗,指缝里闪着赤铁矿的碎屑:“我跟赵营长说,咱屯子给他们当卫星厂。”

陈和平腮帮子抽了两下。

他当然知道所谓“卫星厂”是啥意思,去年去省城学习见过大厂带小厂的阵仗。

可人家赵铁军管着成千上万亩机耕地,麾下有着庞大的军垦队伍,凭啥帮上官屯这百十户的穷屯子?

“哎呀妈呀,赵营长都派人支援咱呐?”

陈和平知道,上官屯跟农场那边供应肉食的关系,就是林川负责的。

他不知道林川和赵营长是什么关系。

但人家是营长,还管着上千人的军垦农场,现在又扩充了几千人手,又要做钢铁厂。

这层关系对于上官屯如今面临的困境来说,真是杠杠硬。

“人家不光帮咱建小高炉……”林川继续说道:“他们提供矿石,还包了焦炭供应,他们的洗煤池能出二级冶金焦。”

“啊?矿石……焦炭也包?”陈和平声音有些颤抖。

“嗯呐。”林川点点头。

农场那边提供的矿石,是品相比赤铁矿差很多的褐铁矿,可这也足够了。

毕竟那么好的赤铁矿,得用来给农场的钢铁业绩添砖加瓦。

农场要的是能写进报告的钢铁产量,而上官屯,图的是藏在钢渣里的生机。

大家各取所需,实现共赢。

“不光矿石,人家还派技术员指导工作,等高炉建成以后,咱们只需要十几个工人就行了。”

林川说道:“十五个工,三班倒,劳力都不用全耗在这儿了……”

“还……还派人……”陈和平已经完全懵掉了。

红星农场……这是为了啥呀?

出设备,出矿石,出焦炭,出技术,出人才……

合着上官屯,就坐享其成了?

他哪知道,林川这是用老虎涧成千上万吨的赤铁矿,换来的。

那些赤铁矿,对林川来说,没有一丁点用处。

而现在,它们则发挥出了最大的价值。

林川之所以要在上官屯建高炉,除了完成大炼钢铁的指标之外,还有着更为长远、更为深远的打算。

大炼钢铁,这是在国家意志推动下的重大事件,浩浩荡荡,势不可挡。

林川深知,不管这股潮流是对是错,也不管它最终走向何处,逆势而行,必然会头破血流。

他只能选择顺势而为。

也必须选择顺势而为。

他要做的,就是如何在错的潮流中,做出正确的抉择。

他心中有着明确的目标,那就是要解决如何将上官屯的劳力,从大炼钢铁中合理地剥离出去。

庄稼人,最擅长的始终是庄稼活,土地才是他们的根本。

所以,林川用关东军留下的整座要塞和赤铁矿,去交换专业的支持。

对赵铁军来说,这个交易简直超级划算,能极大地助力农场的发展。

而林川,也得以借此机会,在上官屯稳稳地敲下一颗工业的钉子。

高炉生产钢铁,钢铁又可以用来制作工具、设备、零件。

如此一来,围绕着钢铁,便可以以大队集体的名义,尝试更多的可能性,探索出一条适合上官屯的发展之路。

而这其中的关键前提,就是“成功”地炼出钢铁。

这,才是林川顺势而为的真正价值所在,也是以他的能力,能为上官屯做的最大的努力了。

毕竟,时间紧迫,留给上官屯的时间已然不多了。

……

皎洁的月光轻柔地洒在正在浇筑的炉基上,给炉基披上了一层银白的纱衣。

农场技术员全神贯注地将铁家伙焊得滋滋冒蓝烟。

拖拉机的车灯,将整个工地照得一片光明,如同白昼。

在这明亮的灯光下,人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

有人熬不住困意,脚步踉跄地回去睡了。

可更多的老少爷们,依旧围在一旁,兴致勃勃地围观。

毕竟,上官屯的夜,似乎从未如此热闹过。

这一个夜晚,注定将载入上官屯的屯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