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1957:渔猎大兴安岭 > 第210章 非但无过,反而有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0章 非但无过,反而有功!

林川一愣,望向廖长春。

廖长春的目光里,透露着他看不懂的情绪。

“书记,农业的试验,只要是为了扩大收成,让百姓吃饱饭,出发点总是好的。”

林川说道:“可任何试验,不能违背科学规律。尤其是农作物,它从种下到收成,要经历好几个月的时间,其中土壤的营养、水分、肥料、光照、通风……各种条件缺一不可。咱们为了搞万斤试验田,把二十亩地合并到一亩,在我看来,实际收成并没有增加,那还是二十亩地的产量,不是一亩地啊……那不是面子工程吗?”

“张文书!”廖长春转头问道:“林川说你要搞面子工程,是事实吗?”

张文书一愣,结结巴巴地说道:“书记,不,不是这样的……”

“那你说,是怎么回事?”廖长春厉声问道。

张文书脑袋一懵,看了看林川:“书记,他,他,他带头闹事……”

“我问你的问题,你直接回答!”

廖长春大声问道:“到底是不是事实?”

“廖书记。”

林川开口道:“抢收的麦子都在这儿了,什么情况,您看看就知道。”

“来,林川,你带我看。”廖长春点点头。

烈日将晒谷场的青石板烤得泛白,林川用木锨挑起堆成小山的麦粒:“这些是筛出来的,还能当口粮的麦子。”他指了指旁边发霉的麦堆:“那些已经不能吃了。”

廖长春走到发霉的麦堆旁,蹲下身子,随手抓起一把麦子,摊在掌心,麦子表面布满了黑褐色的霉斑,散发出一股刺鼻的腐味。

他抬起头,目光中透着忧虑。

“咱们抢收得还算及时,发霉的麦子不到三成,大概一千四百多斤。”林川的草帽边缘挂着麦芒,汗珠顺着晒脱皮的后颈往下淌:“这次抢收,好歹保住了四千多斤口粮……要不是连夜割麦,这些也保不住……”

廖长春没有立刻回应,他紧锁眉头,仔细查看那些发霉的麦子。

他的手指轻轻揉搓着麦粒,感受着霉烂的触感,眼中满是痛惜。

“可这也有一千多斤发霉了啊。”

他的五指深深插进麦粒,用力握紧一把霉麦,表情几乎狰狞:“这都是粮食啊,就这么浪费了……”

“书记,还要去试验田看吗?”陈和平小声问道。

“去!为什么不去?”廖长春怒道:“我要亲眼看看,试验田的情况和报告写的到底一不一样!”

张文书浑身一哆嗦,几乎瘫软在地。

远处的试验田里,“万斤高产试验田”的木牌歪斜插在地头,新刷的白漆在烈日下起泡剥落。

廖长春深一脚浅浅踩过龟裂的田埂,布鞋陷进板结的土层。

这是移苗并丘时过度深耕破坏的土壤结构。

他来到麦田中央。

一大片黑乎乎的麦秸东倒西歪地散落在泥土中,像是一片遭受了重创的战场。

曾经寄予厚望的麦苗,如今只剩下干枯、发霉的残骸,在地上无声地哭泣。

麦秸上布满了黑色的霉斑,有的地方甚至已经开始腐烂,散发出阵阵恶臭。

廖长春感觉到眼睛一阵阵刺痛。

他缓缓蹲下,双手捧起一把带着麦秸的泥土,仔细端详着。

泥土中混杂着烂掉的根须,散发着腐败的气息。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懊悔与迷茫,嘴唇微微颤抖,却半晌说不出话来。

林川站在一旁,看着廖长春的举动,心中也满是感慨。

他深知,这片试验田承载了太多人的希望,却因为一些不切实际的做法,最终走向了失败。

“二十亩的麦子,挤进一亩地……”

廖长春怒喊一声:“张!文!书!”

“书,书记……”张文书在身后低声答应道。

“你告诉我,这就是你报告里写的,密植增产的新气象?”

廖长春气得嘴唇直发抖,指着张文书的鼻子骂道:“全屯老少饿着肚子保卫星,保出来的就是这种沤粪的料?这就是你说的,为人民群众谋幸福?!”

“书记,咱们这都是为了放卫星啊!”张文书的声音越来越低:“县里也下发了文件……”

“文件上有说过,要你弄虚作假,虚报瞒报吗?!!”

廖长春怒喝一声:“你报的万斤试验田进度,和地里实际状况对得上吗?”

“书记……”张文书腿肚子开始打颤。

“我问你!”霉变的麦屑从廖长春指缝簌簌落下:“试验田麦秸发黑的事,为什么不上报?”

“可公社的万斤田计划……”

“你瞒着不报,激化就能完成?”

廖长春手指停不下来的颤抖:“移苗并丘搞成这个样子,还敢谎报亩产?老李——”

大胡子民兵队长一愣:“到!”

“老李……”廖长春转向大胡子队长:“咱们在朝鲜,怎么处置谎报战果的?”

大胡子民兵队长浑身一震:“报告!应该立即解除职务,隔离审查!”

“执行吧!”廖长春把手一挥。

“书记,书记!”张文书一下子跪了下来:“我错了,书记……”

“赶紧拉走!”廖长春骂道:“妈的,别跟我来封建社会那一套!”

“书记——”张文书浑身瘫软在地。

大胡子民兵队长把手一挥,立刻上来两个民兵,把张文书拖走。

“上官屯的乡亲们!”

廖长春的吼声带着喘,他高高举起胳膊,双臂抱拳:“林川同志抢收霉变粮,是在减少国家损失!非但无过,反而有功!是我来晚啦——”

听到廖书记对林川的评价,现场的群众们顿时兴高采烈起来。

“太好啦!”

“林川没事了!”

“咱们都没事了!”

“感谢廖书记!”李满仓大喊一声。

“是啊,感谢廖书记啊!”老张头也喊道。

更多的人也跟着喊了起来。

“不能这么说啊!”

廖长春眼里噙着热泪:“我要是早来一点,那一千多斤口粮,也不至于保不住!是我廖长春,对不起大家啊——”

地头上,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泣声。

廖长春心痛如刀绞。

他这段时间一直在外面跑,昨天刚参加完“全省万斤田现场会”,试验田农作物病变的情况,已经普遍发生。而他主管的三道沟人民公社,移苗并丘的作物将近八百亩地。

而从外地发来的农情简报,更让人不忍直视:河北某公社为保试验田,把三十亩玉米集中到五分地,结果招来田鼠啃光籽粒;湖南某大队的卫星田水稻倒伏,腐烂的稻壳引发霍乱……

不能再这么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