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子甚至在想,等他找到他儿子,就认许初暖做干女儿。
“姑娘,谢谢你。”
许初暖盈盈一笑,“云大叔,客气了。”
张小巧眼看时间不早,怕火氏她们担心,不由出言,“小暖天色不早了,我们得走了。”
许初暖颔首,同中年男子道:“云大叔,家人还在等我,我就先走了。”
中年男子点头,“诶,好。”
许初暖勾唇浅笑,同他挥了告别。
离开客栈,许初暖陪张小巧去到一家首饰店买发簪。
好巧不巧,她去的是她之前买玉饰的那家。
那伙计一见许初暖,眼睛都亮了,时刻谨记自家东家的话,只要是许初暖看上的,就说最低价。
张小巧四处望了望,“小暖,这家的首饰好便宜啊。”
许初暖认同地点头,垂眸继续给家里人挑首饰。
半柱香的时间过去
许初暖给家里人,每人买了几件首饰,她这次买的是金首饰,花了不到一百两银子。
买好首饰,二人赶紧去到前面找火氏,然后一起回家。
次日,许家堂屋围满了人,那些人都是来领工钱的。
除了工钱,许初暖还给大家准备了年货礼。
每人一匹布,两斤腊肠,两斤腊肉,外加奖金五百文。
“大家都到这边来。”许初暖把大家领进屋内,走到书桌坐下。
大家排好队,一个个站得笔直,静等许初暖给自己发工钱。
“发工钱前,我有件事情要跟大家讲。”
许初暖的话,引起某些人心中地不安。
“该不会不发工钱吧?”
“不会是不发工钱吧?”
不等那些揉人脑补,就见许家兄弟二人,抱了一匹又一匹布料进来,他们身后跟了提着腊肉腊肠的徐氏跟刘氏。
“小暖,我们都给你搁这了。”许南把东西放下,出了屋子,忙活自己的事情去了。
许初暖望了墙角的布匹跟腊肉腊肠一眼,朝门口大喊一声,“阿止,进来!”
话落,唐止出现在许初暖面前,手里害拿着账本,显然刚刚在算账。
唐止和起账本,把账本揣进怀里,抬头问,“小暖姑姑怎么了?”
“阿止帮我一个忙。”
她说的忙,是让唐止帮她记名字。
为了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许初暖每次发工钱地时候,都会把大家的名字记下,然后让他们在自己的名字后面按下手印。
唐止乖巧地点头,迈步到许初暖身侧,搬了张椅子坐下。
接下来,唐止负责记名字,许初暖负责给人发工钱和让人按手印。
作坊干活的人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姑侄两人忙活了半个时辰,才把工钱全部分发给大家。
工钱分发好,许初暖让把要走的工人们给叫住。
“大家先别急着走,还有东西没拿拿。”
大家听到许初暖的话,纷纷停住脚步回头。
“小暖什么东西啊?”大何氏抱着刚得到的银钱,笑得合不拢嘴。
笑得合不拢嘴的不止她,还有大家,他们怀揣银子,个个笑得露出大黄牙。
“给你们的年货呐。”
年货?
大家面上露出震惊,似乎不敢相信。
许初暖瞥见大家的表情,唇角勾起浅笑,让大家排好队。
“阿止,你发布匹,我发腊肉腊肠。”
唐止点头,“哒哒”地跑到布匹前,抱起布匹,分给排好队的大家。
布匹是统一颜色,青色。
许初暖之所以选这个颜色,是因为这个颜色是乡下人家的常用色。
青色布料适合范围很广,可以说,上至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刚学会走路的孩童。
来作坊做工的人,家里条件一般,有的甚至很穷,得了一匹布料,肯定得给家里人做衣裳,许初暖要给大家别的什么艳色,那只能做个人穿的衣裳了。
唐止发好布料,又去帮许初暖给大家发腊肉腊肠。
三刻钟后,大家抱着布匹,提着腊肉腊肠,笑得满脸皱纹,纷纷对许初暖说感谢的话。
许初暖不言,用笑容回应大家。
大嘴巴钱氏激动道:“小暖你真是个好人,顶好的好人。”
钱氏再许家做工的这段时间,对许初暖的改观很大,从讨厌……到现在的感激。
同样,许初暖对钱氏的不喜,随着她干活麻利,渐渐消失。
她笑了笑,说天冷,让大家赶紧回去。
不多时,原本热闹屋子瞬间安静。
许初暖目送大家离开后,回屋忙活自己的事情。
……
村口大树下围了一群人,好生热闹,时不时发出大笑声。
仔细一听,是钱氏在跟村里人炫耀许家给自己的年货礼。
“什么?许家不光给了一匹布,两斤腊肉腊肠,还给了五百文钱?”
发出惊讶的妇人,是钱氏的对头,周钱氏,她天天在背后说许家的坏话。
钱氏得意地昂头,把腊肉往周钱氏面前提了提,故意在她面前晃了几下,“听说这腊肉腊肠,在镇上卖二百文一斤呢,我这有八斤,得八百文呢。”
钱氏不给周钱氏反应的时间,继续,“还有这布匹,可是细棉的,搁镇上随便买一匹都要好几百文,就算拿出去送人也是极有面子的。”
周钱氏眼底飞过妒忌,“切……有什么好的,我才不喜欢。”
钱氏丢给周钱氏一记白眼,讽刺,“呵……你喜欢也没人给你啊。”
“你……”
“哼!”钱氏不客气地瞪了周钱氏一眼,扭头和其他妇人炫耀去了。
经过钱氏的宣传,不到一个时辰的功夫,全村人都知道许家给作坊工人们送的年货礼有多丰厚。
这其中有羡慕的,有妒忌的,还有说许家人傻的。
妇女一号,“那许家人真是个傻子,八成是钱多的慌,居然给干活的工人送那么多东西。”
妇女二号,“听说还有什么年终奖,五百文。”
妇男一号,“五百文啊……那得送多少银子出去啊?”
妇男二号,“听钱氏男人说,那年终奖今年是五百文明年就是一两银子了。”
妇女一号,“啧,这么多?”
妇男二号,“可不是吗,听得我都想去许家作坊做工了。”
他眼馋许家给工人们的福利。
妇女二号讥笑,“你当许家作坊人人能去呢。”
妇男二号面露尴尬,借口自己家里还有事,先走了。
正在房间写来年计划的许初暖,对村里的议论浑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