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吴一哪里考虑过什么天下大事,什么百姓生活,他每日日思夜想的都是怎么弄死袁天罡,所以现在想要说服岐王,那就只能靠忽悠了。
吴一清了清嗓子,说道:“魏武帝之所以能发檄文,邀十八路诸侯共讨董卓,一是因为当时他残暴不仁,肆意残杀士族,朱温虽然弑帝,但对其境内百姓还算宽厚,比起唐末来说还是好一些的;
二是因为天下忠汉之士甚多,十八路诸侯中有许多还是效忠大汉的,还有许多是大汉宗室,反观当今天下有多少还对大唐效忠?
三是董卓根基在西凉,在洛阳出了几十万军队可以使用,并没有什么其他力量,反观朱温在梁地经营多年,根深蒂固,不是那么好攻略的。
四是董卓挟持天子,妄图控制天下诸侯,而朱温虽然称帝,但是与平常诸侯并无两样,那些诸侯犯不着夺来征讨梁国。现在和当时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反而岐国倒是有可能被当作董卓。
还有几点我就不说了,总之岐王注定不能学魏武帝那样。古往今来挟天子以令诸侯成功的也就曹操一人罢了。”
吴一说的时候其实内心还是有些慌得,这些都是网络上键盘侠的水准,而岐王也不像冥帝是个二傻子那么容易忽悠,也不知道能不能说服岐王。
偷偷观察岐王,见其面露思索之色,吴一便知自己说对了。
又说道:“至于袁天罡为什么不能来帮助岐国,岐王可知自大唐安史之乱后衰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这个问题随便问一个初中生都能回答的上来,但是身处在这个环境之中能够看得清本质的人则是少之又少。
岐王虽然聪慧,但是他终究不是某个图书管理员那样的人,能够超出时代的局限性,以绝对冷静的目光看到本质。
岐王听到这一问却是心头一震,这么大的问题自李唐玄宗后,甚至玄宗本人也无法看清,而面前这人居然胆敢讨论这样的问题,意思是那么多帝王以及他们的臣子都不能解决甚至看不透的事,他却能够看得清并且给出解决方法吗?
岐王震惊的看着吴一,在他的眼里,吴一不仅仅是凤雏那样的狂士了,凤雏不过是个军师谋士,所擅长的不过是军阵之事,而吴一却是当代的姜子牙,最不济也是诸子百家那样的人物。
“怪不得他如此之狂,原来是有经天纬地之能。”岐王心想。
此刻吴一还不知道岐王心中的想法,若是被他知道,他不免也会懵逼,也会想岐王看上去聪慧,怎么和冥帝那个弱智儿一样。
可惜吴一不能知道岐王心中所想。
于是岐王姿态放得更低了,他虽然没有这经天纬地的才能,但是作为一个王者,他却会礼贤下士,再次抱拳作辑:“正臣不知,还请先生教我。”
正臣是李茂贞的字,多年来假扮岐王,女帝早已习惯了这个身份。
此刻说出自己的字,正是表示对吴一的尊重。
吴一却是受宠若惊,心想:“要是以后女帝知道了真相,我岂不是会死得很惨?”
现在装逼装地有多快乐,日后被揍得就有多惨。
当然也就是女帝了,你看冥帝被吴煮剑忽悠成那样,吴煮剑都没有一点异常,因为冥帝如果有一天算账,吴煮剑直接做了他就是了。
但是女帝不同啊,你让吴煮剑如何下得了手呢?
暗自没露面额头的冷汗,继续说道:“大唐的祸患来自为了对抗边境的游牧民族而采取募兵制,这也导致了将领的做大,从而各地藩镇权力过大,这些藩镇也就是今天的诸侯!”
“袁天罡活了三百年,岂会看不清这其中奥秘,他怎么可能不知道想要重塑大唐盛世,就需要将你们这些诸侯
一
一
清
扫!”
吴一最后一番话可谓是振聋发聩,如同天外飞星狠狠地撞在岐王的心头。
吴一话中的信息量实在太大,平常人一句话都要消耗半生才能理解其中之意,岐王即便有雄才大略一时之间也有诸多不明之处,霎时间大脑一片空白。
原来他苦心经营岐国十几年,每日殚精竭虑,只为让岐国百姓吃饱穿暖,却不曾想过他们遭受苦难的来源竟是自己这样的诸侯。
信仰崩塌的痛苦比死了还难受。
不过也好在岐王没有完全理解吴一话中之意,对这番话还有几分怀疑。
岐王不愧是岐王,短时间便恢复了心神,问道:“袁天罡活了三百年?”
他需要先问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来争取时间,将纷乱的大脑捋一捋。
吴一说道:“唐贞观年间,李世民年老之际,痴迷于长生之术,命令术士袁天罡炼制长生不老药,谁知袁天罡还真练出来了,但在试药的时候才发现长生药的弊端,从此虽然得到了长生,但是也变成了一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几百年来不良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不良帅却没有换过。”
岐王不想到不良帅还有这番隐秘,怪不得功力如此强大。
岐王也逐渐恢复了作为一个王者该有的冷静,淡漠道:“你为什么要帮我?要知道我也是你说的致使天下动荡的根源的一份子。”
吴一看着岐王的眼睛,正色道:“因为我要杀了袁天罡!”
吴一知道,像女帝这样的奇女子,要得到她的心,呸!要想得到她的帮助,必须要靠真诚,只要有真诚才能换来牢不可破的联盟。
阴谋诡计终究是小道,不会长久。
想到这,吴一心中终于有了些明悟,是啊,阴谋诡计终究是小道,要想打败袁天罡,必须要堂堂正正,以势压人。
岐王一下子没有跟上吴一的脑回路,疑惑道:“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联吗?”
吴一说道:“想要结束这乱世,必须要有一人上承寰宇之志,下震诸侯万民,再创统一盛世。可是这样的人袁天罡不会让他出现在李氏一脉之外,每一年那么多的百姓受着离乱之苦,他们没有时间在李氏一脉中等到这样一个人。但是袁天罡为了一己执念,视天下百姓为蝼蚁,这是我绝对不能忍的!”
吴一越说情绪越激动,直至最后一拳打爆了数棵碗口粗细的树木,可见其之愤怒。
孟子言我善养吾浩然正气,认为这种气极端浩大有力量,站在他人面前,无需说话便被其所震慑,从而产生自愧不如的感觉。
孟子遵守儒家的信念,才有浩然正气。
这是一颗利天下死不旋踵的高贵灵魂对一颗被俗世所侵染的灵魂的,从上而下,由里及外的碾压。
正如一个平凡人面对**,不由自主的会肃然起敬。
岐王虽然比起那些擅起征伐,只为一己之私的诸侯要高尚许多,但是她更多的是想报岐国一方之民,与吴一利天下比起来犹如星辰之于皓月。
岐王被吴一宏伟的愿望所震慑,那双故作威严的眼眸此刻隐隐有星光闪烁。
“你就这么确信我会帮助你,而将这一切告诉袁天罡?”
吴一学着狗血电视剧里的男主邪魅一笑,缓缓走到岐王身边,直视着她那双如星辰一般的眼眸,一字一句说道:“你不会,因为——你是岐王!”
吴一这句“你是岐王”让岐王想起王兄刚刚离开岐国时,那一个个夜晚她对自己说的话,她是岐王,即便那些政务再难再苦,她都不能退缩,因为她是岐王,这是她的责任!
岐王的眼神越发坚定,却突然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吴一已经靠近自己如此之近,吴一的鼻息吹的她脸上,那痒痒的感觉让她一瞬间不知所措,趁着吴一还没有发现自己脸红之前一把将其推开。
岐王缓了两口气,说道:“我可以帮你,但是你必须要靠诉我你全部的计划。”
吴一轻轻一笑,摇了摇头。
岐王也被吴一气笑了,连计划都不告诉自己,就想让自己帮他?自己莫不是遇上大忽悠了?
“你什么都不靠诉我,就想让我帮你,你看我是不是傻?”岐王也不像刚开始那样自称本王了,显然没有动怒。
吴一说道:“袁天罡几百年前天下算术就无有出其右者,过了三百年,更是恐怖,天下能瞒得住他的少之又少,而他唯一算不到的就是不会发生的事。比如这一刻,没想过要干某一件事,同时也没准备干这件事,这样的事他如何能算得出来?只有这样,下一刻我又突然想干这件事了,他即便是算到了也来不及了。”
岐王沉吟道:“也就是硕你现在虽然有计划,但是也没计划?”
吴一伸出了个大拇指,赞叹道:“岐王果然聪慧,一点就通。”
拍马屁也是有讲究的,同样的话,不同的人说出来是不一样的;同样的人,不同的时候说出来也是不一样的。
就比如刚见面,吴一拍的马屁比现在水平高多了,但是岐王听到也只是认为吴一是个溜须拍马之辈,但是当吴一展现自己经天纬地之能后,随意赞叹一句也让岐王很受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