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阿斗 > 第三十三章 九品,六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十三章 九品,六部

东汉末年的时候,曾有宦官担任中常侍一职,这中常侍手握大权,加上皇帝的信任,在朝中更是横行无阻,特别是汉末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玩弄权术,铲除异己,更是弄得朝廷之上乌烟瘴气。

如今仍然有中常侍这一官职,但是却再没有一个宦官敢于担任这个职务,毕竟汉末十常侍的事情太过敏感了。也正是因为这样,在如今的未央宫中,中黄门冗从仆射成了宦官当中最大。

黄门冗从仆射是六百石的官员。统领着未央宫内所有的宦官。而除了中黄门冗从仆射以外,实权比较大的应该便是小黄门。因为小黄门是专门在皇帝身边伺候皇帝的宦官,说到品级,要比一般的宦官大得多。

未央宫内的中黄门冗从仆射是个六十多岁的老者,自小就被阉割进入皇宫,伺候过桓帝,算的上是宫中老资历的人。当年献帝出逃,带走了大批的宦官与宫女,当时这位中黄门冗从仆射在混乱中北撞晕了,没有跟着献帝一起出逃,而是留在了长安未央宫。经过这几十年的功夫,慢慢的混上了这未央宫的宦官之首。

如今,这老宦官正站在一处小广场前,半眯着眼睛,扫着眼前一群小宦官。

这群宦官清一色的都是十几岁的少年,最小者看过去不过十一二岁,而最大者也不过十六岁而已。小宦官们站成了两排,低着头,等待着老宦官训话。

“咳咳……”老宦官轻咳几声,慢慢的张开嘴,扯着一副公鸭嗓子开口说道:“咱家都听说了,你们都是从成都皇宫调到这里来的,你们当中也有不少人伺候过先帝,这宫中的规矩,你们肯定都知道,咱家就不说了!不过咱们丑化说在头里,不管你们之前在成都怎么样,到了这长安,就得听我的……若是谁不听话,惹着了陛下,休怪咱家依法伺候!你们都清楚么?”

“奴婢明白……”下面的小太监异口同声的答道。

“恩,很好!”老宦官满意的点了点头,走到众人近前,开始巡视起这些小宦官,同时开口说道:“现在,咱家要挑选几个伶俐的人,去伺候陛下,若是能够将陛下伺候的舒舒服服,便会升为小黄门,以后便陪王伴驾……”

老宦官说话的同时,刚好走到了黄皓身边。

“这小子长得挺俊俏,你叫什么名字?”老宦官开口说道。

“回大人,奴婢名叫黄皓。”

“识字么?”

“回大人,奴婢识字。”

“识字好,想必你也读过些书吧?”

“回大人,奴婢读过《论语》。”黄皓答道。

“恩……”老宦官点了点头,冲着旁边的小黄门说道:“去取笔墨来!”

片刻后,两名小黄门抬来了一个桌案,上面摆着笔墨纸砚。

老宦官一指黄皓:“你去写几段字。”

“奴婢遵命。”黄皓低着头,来到桌案前,提起笔来,开始写了起来。

“恩,不错,很工整……”老宦官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指了指黄皓:“行了,伺候陛下算你一个了。”老宦官说完,接着去挑选下一个人选。

管家一溜小跑的来到了刘琰近前,气喘吁吁说道:“老爷,孙先生求见,我已经把孙先生请到了堂中。”

“知道了,我这就过去。”刘琰微微的呼了口气,但是却难以掩盖脸上的疲惫。

自从敬贤阁的消息放出来以后,长安城内的儒子学士就如同疯了一般,纷纷到刘琰府上求见刘琰,刚开始来的还都是刘琰认识的人,到了后来,便是刘琰认识的人带着一些刘琰不认识的人来,再到后来,一些刘琰根本不认识的人都登门拜访。刘琰府上登时变得门庭若市,各种马车是络绎不绝,仅仅是马匹留下的马粪,便清理了好大一堆。

这些儒子学士来的目的当然只有一个,那便是希望能够求一个名额去教化氐人,同时不少人也是来打听一下,这进入敬贤阁,到底需要什么条件。

阿斗将此事交给刘琰全权负责,这进入敬贤阁条件自然也是刘琰定,定下以后禀报阿斗,阿斗批阅同意了,便可以实施。而这些文人,虽然是饱读诗书,但是长安城这种故都中博学之士多如狗,知名大儒满地走,经学大师也常有。他们其中又有几个能够有流芳百世的资格。而这敬贤阁,无疑是一条流芳百世的捷径。

文人有一个特点,那便是好名声。特别是那些世家出身的文士,更看重名声。这些世家出身的文士平日里不愁吃穿,所攀比的也就是个名气,不过这好的名气,却不是能用钱买买得到的。

敬贤阁,便给了这些喜好虚名有没有多少大本事的孺子文士一个好机会。所以,登门拜访刘琰的人是络绎不绝。

刘琰打起精神,来到内堂,而堂中的那位姓孙的儒士早已经迫不及待了,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满脸堆笑的说道:“刘兄,多日不见,刘兄还是神采奕奕啊!”

刘琰职业性的笑了笑,心中却暗道:“都快累趴下了,还神采奕奕呢!”

“刘兄,在下略备了些薄礼。来人,呈上来!”孙先生话音刚落,下人就台上来好几个礼盒。

“有劳孙兄破费了,来,孙兄快请坐。”刘琰看都没看那几个礼盒。这一天下来,那些登门求见的人没有一个空手来的,送来的大小礼品,都已经堆满了一间屋,刘琰连查看的时间都没有。

“刘兄,在下听闻陛下要修建一敬贤阁,不知道此事可属实?”姓孙的儒士开口问道。

刘琰点了点头,这件事情早就在长安传开了,因为这一个敬贤阁,刘琰家的大门都快关不上了。

“哎……”刘琰有些抑郁的叹了口气,开始重复这一天不知道已经重复了多少遍的话:

“孙兄,这确有其事,市井所传之言,也有七八成属实。陛下欲扬我大汉国威,决定教化胡人,使其沐浴我大汉天恩,所以才修建这敬贤阁,准备将教化胡人有功之人封为敬贤阁大学士,画像挂入敬贤阁,并立传,供后人标榜学习。”

孙姓儒士边听边点头,特别是听说最后那句供后人标榜学习的时候,眼睛更是一亮。

“孙兄,此事还在筹划当中,如今氐人最快半年才能到我雍州,所以我准备在三个月后挑选首批百人,哦,不,是二百人前去教化胡人。”

刘琰本来想说百人的,可是数数,今天来见自己的就有七八十人了,明天肯定还有更多,倒不如多说一点。

“那敢问刘兄,这入选之人,需要何要求?”孙姓儒士急忙问道。

“熟读经学之书,愿意教化氐人者便可!”

孙姓儒士猛的站起身来,冲着刘琰一躬倒地,开口说道:“刘兄,这教化胡人一事,乃是扬我大汉国威之国之大事!孙某一介书生,虽不能像那霍骠骑般为我大汉开疆辟土,但是却愿为我大汉尽一份薄力。如今教化胡人,弘扬我大汉天威,孙某愿尽赴汤蹈火,在所……”

“孙兄说得好!”旁边刘琰急忙打断了孙姓儒士的话,类似这样表忠心的话,刘琰今天已经听说了无数次了,刘琰知道,这些文士既然来了,肯定早就想好说辞了,有的人光表忠心就能说上小半个时辰,所以刘琰最快速度的打断了孙姓文士的话。

“孙兄说的太好了,既然这样的话,三个月后在下选人之时,一定会带伤孙兄,以孙兄之才学,定能让那些胡人服从我大汉之教化……”

孙姓文士早就等着刘琰说这话了,一听刘琰答应,再次一躬倒地,不停的拜谢刘琰。

孙姓文士离去了,刘琰才微微松了一口气。

“咕……”一个怪异的响声从刘琰身上发出,刘琰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又看了看外面的天空,才发现原来已经到了掌灯时分了,而刘琰自己一天来忙于应酬,一直还没有功夫吃饭。

“哎……这差事……”刘琰很无奈的摇着头,向屋内走去。

未央宫,内堂。

这里是平日阿斗处理政事的地方,不过如今这里却聚集了七个人。

除了正中的阿斗以外,诸葛亮、庞统、张松、关羽、张飞、马超这四人分坐两旁,这四人也是如今蜀汉文武的权力核心。

这六个人也都是见过大世面的人,特别是诸葛亮、庞统这二人,本身也是长了个七窍玲珑心,一看这架势,六个人全都来了,就知道阿斗今天是有重要的事情。所以六个人都是一脸严肃的表情,就连张飞这莽汉,也是正襟危坐,端庄的很。

阿斗看了看下面坐着的这六个人,可真是形象体态各异。左边三个文官,第一个诸葛亮虽然是年过四十,但是仍然是风度翩翩,仪表不俗;第二个的庞统和诸葛亮差不多大,不过这面容却还是那德行,让人不敢恭维;至于第三个的张松是三人中年纪最大的,长得额嬐芳猓鼻偃齿露,就是穿了这一身太尉的朝服,看起来仍然是满身的猥琐。

右边三个武将,第一个关羽则是半眯着眼睛,是不是的缕一缕那长长的胡子,身披锦袍,不过这锦袍却是个旧袍子,阿斗知道这锦袍当年刘备送给关羽的,阿斗小时候,关羽就披着这个袍子,如今已经是十几年了。算起来关羽对这锦袍也算是爱惜,十几年穿过来,锦袍虽然已经旧了,但是却没有半点补丁。

右手第二个的张飞则是身穿一身崭新的官服。只是这大汉的官服是长衫,而张飞平日里都是短打扮,所以这长衫套在张飞,怎么看怎么显得别扭。

右手第三位的马超则是面无表情的坐在那里。马超人长得本来就帅气,穿什么衣服都好看,只是阿斗却注意到,马超的那眼睛时不时的回瞥向诸葛亮,其中带包含着一丝轻微的怒意。

六人都到齐落座以后,张松率先开口问道:“陛下,您招我们来,想必定是有重要之事吧!”

“恩,太尉说的不错,朕确实有重要的事情。”阿斗话音顿了顿,扫了众人一眼,接着开口说道:“朕登基也有些日子了,自朕登基以来,这雍凉二州的战事便没有间断,如今曹真已经领兵退入了潼关,而彻里吉也被平定,羌人十年内难成大患,雍凉二州也算是安定下来。朕闲暇之时,常思量该如何治国,列举先贤之举措,朕从中获益良多,所以朕决定改革官职!”

六人同时点了点头,但是脸上却没有露出来任何吃惊的表情,毕竟这六人都是国之重臣,当世人杰,而且又身居高位多年,喜怒不形于色是很正常的。

“首先,朕准备将官员分为九品。”阿斗接着开口说道。

“陛下可是要使用哪陈长文所谋之策?”庞统开口问道。

陈长文,便是陈群,而九品中正制便是陈群向曹丕提出来的,所以庞统听到“九品”的时候,很自然的以为阿斗也准备完全效仿这九品中正制。

“太傅,我所说的这九品,乃是九品十八级。第一级的为正一品,三公、大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一方都督,皆为正一品;第二等的则称之为从一品,州刺史,少傅等九卿便为从一品,以此类推,直至最末的从九品,那些地方小吏,皆可为从九品官员。”阿斗开口解释道。

六人同时点了点头,之前大汉朝官员品级主要是靠俸禄来区分的,比如平时所说的“秩多少多少石”的官员,俸禄越高,品级自然就越高。

根据阿斗的划分,官员被分为了九品十八级,如此一来要比原来按照俸禄划分方便的多,而且官职还是原来的那些官职,官员也是原来的那些官员,有些官职品级可能会微微的调动一下,但是不影响大局。

见到众人没有反对,阿斗接着说道:“第二点,便是朕准备建立六部。来辅佐政事。”

“六部?”庞统微微一想,随后问道:“陛下所说的可是类似于我六曹尚书之类的官员?”

“呵呵,太傅大人果然是才思敏捷。”阿斗笑了笑,接着说道:“不过这六部也只是类似于六曹尚书,两者还是有差距的。”

庞统所说的六曹尚书,是当年光武帝刘秀所设立的,六曹为三公、吏部曹、民曹、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说起来这六曹尚书也是六部的前身,只是职能划分的实用性与合理性,远远不及后世的六部。

“诸位听朕给解释一二。”阿斗微微吸了小半口气,接着说道:“朕的这六部出自《周礼》当中的六官,分别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吏部,乃是管理全国文职官员、掌品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类似于吏部曹。”

“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好比如今的民曹。”

“礼部,掌管典护驾朝贺以及外事,恩好比如今的客曹……”阿斗说道这里,话音顿了顿,根据阿斗的计划,这礼部的只能可不止这些,后世的科举,便是礼部所管辖,科举是为国家选拔官员的大事,所以算起来礼部的权力也是非常大的。只是如今尚没有科举,所以礼部的职权范围被弱化了很多,更多像是个打杂的。

“兵部,专司明职掌全国军卫﹑武官选授﹑简练之政令。此部,我大汉六曹当中并未有相同之所。”

“刑部,主管全功刑罚政令以及审核刑名,至于如今的大理么,朕觉得刑部所审案件,可由大理复核,若是刑部有审理不慎的地方,大理可打回重审,以免造成错案冤案。”

“至于工部,掌管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寝供亿之典。此乃朕准备设立的六部。”阿斗说完,开始观察众人的反应。

刚刚那九品,只是换一个区分方式,算起来换汤不换药,大家还可以接受,但是如今的六部,和之前的六曹尚书的差距可就有些大了。这一系列的变革,众人都陷入了沉思当中,大家都在权衡其中的利弊。

六人紧皱眉头,细细思考下来,才发现,阿斗所提出的六部,要比之前的六曹尚书合理的多。六部所管辖的只能,除了礼部以外,都国事当中最重要的。同时这六部的划分,看起来虽然简单,但是细想起来却明细的多。

就拿吏部和兵部来说,其中有吏部曹的功能,又将二千石曹和中都官曹的政务也划分进去。原本的吏部曹主管官员选拔、任免、而官员的管理,则是依靠二千石曹和中都官曹,这二曹司分别管理地方和中央的官员。吏部和兵部,将吏部曹、二千石曹鹤中都官曹三曹司的职能合在了一起,又分为了文、武而治。

刑罚同样也是国家的大事,所谓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无规矩不成方圆。以前刑名是属于廷尉,也就是大理所管,这里面就包含了审、判以及核查执行。可以说有关刑罚的事务,完全是大理一家的买卖。

而如今,刑部管审,而大理管复查,一部分为两部,的确可以减少冤案和错案的产生。

众人慢慢思考来,都发觉到这六部的划分当中有很多的门道,细细想来有很多可以琢磨的地方,但是毕竟这是关系着国家的大事,谁也不敢往下结论,堂中一时之间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