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崇祯元年六月十五。
送走朱大典、朱万武的船队后,朱万化找来老二朱万文。
朱万化说:“你来基地的时候,我就说过:我不会勉强你作不愿意做的事,前期是因为我的伤势需要复原,并且事情确实多了一些,派你到基地来是帮哥哥的忙。现在我想问你:你有什么志向吗?想做些什么,我会尽力成全你。”
朱万文道:“大哥,经过这几个月,我已经习惯这里了,同时也喜欢这里的工作,学习了很多新的知识,而且,都是很有用很实际的学问。大哥还让我继续干吧。”
“你有志学习新的格物(科学)知识我很高兴,但是,有一些新的工作,我想你会更有兴趣。
我们的事业刚刚开始,什么最重要?是人才!有了可用之人,方能完成可做之事。你也看到了,我们基地可用之人太少了。所以我想办学校,自己培养人才。我们需要办三所学校,一所是为我们的军队培养人才的军事学校;第二所学校是培养管理地方的官员的,我们总会控制一些地方的政权,这就需要培养自己的官员;第三所是为我们的工厂培养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技术工人的学校。从现在起这三所学校都要慢慢的筹备起来,最紧急的,第一个要办的是技术学校,就叫做‘曙光技术学校’吧。这个学校的学生分两种:一是目前在岗的工匠和管理人员,他们是边工作边学习。另一种是特意招收的年轻学员,专职学习。我大明朝的学子都是奔着科举去的,指望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所以我们学校所学的格物(科学)知识,并非科举之途,对他们没有吸引力。但是也没有办法,人各有志嘛,总不能强人所难。所以招来的学员大部分会是贫苦人家的子弟,甚至有想到这里混一顿饱饭的。不管他们的目的如何,我们要立几条招收条件:第一是忠诚,这个不好判断,但可以要求有父母亲人在金华、浙江,要有邻里作保。识字不多或者不识字,我们可以教他,所以第二要智力好,俗话说机灵一点。第三是年青,十岁左右最好,最大不能超过20岁。第四是身体好,没有病。”
“大哥,办学校我愿意,而且也比较在行,我一定努力。问题是教师怎么找,这些知识都是新的,识字的、懂诗词歌赋的容易找,懂新知识的就难了。”
“所以我们要寻序渐进,首先要培养教师,我会陆续的写一些教材交给你,我本人也会去给这些教师上课。工厂里的技术人员,技术工人也要去给这些教师当老师。教师先当学生,学会了再教学生,这样一步一步的就走上了正规。”
朱万化又说:“当然,也不是所有当代的读书人都如此迂腐,徐光启大人你听说过吗?”
“听说过,专长于格物,很有名的。”
徐光启(1562年—1633年),此时已是老年,寿数将尽。他是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明末科学家,数学家、农学家、军事家,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他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
“徐光启目前在京城任职,已经老迈,他有个弟子叫孙元化,在辽东袁崇焕帐下。孙元化也是上海县人,他有三个儿子在家,长子名叫孙和鼎,应该和我们年龄相仿。因此,你修书一封给孙和鼎,派人携带一个单筒千里镜(给孙元化用)和一块我们所炼钢的样品,派人前往相邀,若能应邀前来,定是大助力。
培养官员的学校,就叫做‘曙光政务学校’,军事学校就叫做‘曙光军校’。这两所学校也要尽快的筹办起来,为我们培养人才。”
朱万化继续说:“除了办学校,你还要担负一个重要工作。我们发展生产的第一个目的是武装我们的军队,因此军火生产是我们的重要目标。枪炮的子弹、炮弹上目前缺少一个东西,就是‘击发药’(弹壳中把弹头发射出去的火药叫*,点燃*的*叫击发药)。现在的火铳没有击发药,是用火绳点火的,速度慢,操作不便,而且极危险(火药桶边上有火绳,能不危险吗?),而且下雨或者大风天气不能使用。也有用燧石击发的燧发枪,他的缺点是不保险,成功击发率太低。击发火药的特点是,平时比较稳定,当金属撞击它的时候,他就爆炸,引燃其他火药,这就是击发药。
你的首要任务就是搞出击发药。另外,现在的*是*,有爆发力不强和污染磨损枪膛的缺点,其实还有比他爆炸力更强更干净的火药。我有这些火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希望你能担起这个工作,当然我会全力协助你,一些基础知识我会给你一一讲解。
我要提醒你,制作火药很危险,每次试验,都要把安全方面的事做好。安全的第一条就是用于试验的火药量少,微小的量,爆炸了,问题也不大,第二是要远距离操作。我可以给你一些远距离操作的设备。我们要求的火药条件:第一是稳定,就是说,不该炸的时候就不能炸,第二爆炸力强,就是说,该炸的时候威力大。”
朱万文毕竟是个年轻的读书人,还是个秀才,现代的说法就是个青年知识分子,头脑很灵的,又接触到了大工业的先进知识,对科学的想往和诱惑力正强。他对能够学习并动手实践这些科学技术是发自内心的高兴。所以他愉快的接受了新的任务。
谈完正事之后,朱万化说:“你累了几个月,回金华休息几天吧?如果弟妹愿意,回来时就接过来住,基地的住宅都建好了。”
“谢谢大哥关心,我回去几天,顺便办一下招学生的事。”
......
洋尾村到杭州200多里,沿富春江顺流而下一两天即可到达。由于沿途需要考察地形,安排通信和侦查的站点,还要演练水上遭遇战。所以朱大典和朱万武计划用三四天的时间到达杭州。
......
六月十七下午,富春江上两条靠在一起的船上,兵丁正在厮杀,旁边还有十几条船停在一边观看。这是朱万武正在指挥的实战演习。只见船上浓烟上窜,火铳碰碰的响,木棒挥舞。乱作一团。这时响起了嘹亮的军号声,战斗场面戛然而止,烟火也被迅速扑灭。船队离开曙光基地后,这样的演练已经进行多次。朱万武面上有一些笑容,看来对这次演习比较满意。
演习时火铳(喷子)只装少量火药,并没有弹丸。从曙光基地带来的喷子部分已经改成燧发枪,燧发枪的优点是下雨天同样可用,并且击发迅速,不需要火绳。缺点是成功击发率太低,达到五成就不错了,没有火绳保险。其实遂发的原理和就是后世老式的燧石打火机的原理,后世吸烟的人都知道,燧石打火机不是每次按下都能打着火的。
演习的位置是富阳县上游不远处的环山,有一条小溪从南面汇入富春江,河口处有茂密的芦苇荡,小溪上游不远处有比较高的山地,是个比较复杂的地形,因此,朱万武安排家丁队排长石怀亮带领一个特务班,外加一名通信兵留下预设隐蔽侦查。山地上选择一高处设立通信站可以直接与曙光基地通信,也可以通过同样预设的另一个临时通信站间接联络。
朱万武吩咐石怀亮,这几天不能生火做饭,吃干粮,不要接触百姓,偶遇樵夫猎户,要临时拘禁(事后安抚),通信只能日间进行(夜间通信灯会照出一条很长的光柱,无法隐藏)。江面、支流小溪、芦苇丛、道路都要日夜监视,发现情况,及时报告。
这样的隐蔽侦查通信点计划预设四处。侦查范围基本覆盖了沿途险要地点,还有两条船沿江巡哨,算是比较周密了。
......
六月十九中午,船队到达杭州码头,先期到达的朱吾安和朱安才来码头迎接,朱吾安向朱大典禀报:
“老爷,佛郎机人已经到了两天,并且经商之人已经住在杭州,他们说大明朝廷对外国人的商业活动有诸多限制,所以打算与我们在杭州湾的海上进行交易。经过我们交涉后他们也同意在码头交割。”
朱大典听后心中疑惑,果然有问题,他们已经住到杭州,还要坚持海上交割,而且码头上装卸货物比海上方便很多,即便找个小码头也比海上交易方便。佛郎机人看来是受人蛊惑了,杭州湾上是大有文章。
“你告诉他们我们的货已经到了,今晚我设宴招待他们。”
“是!老爷,我马上办。”
朱大典有对朱安才说:“这里你熟悉,安排一个好的酒楼。”
二人领命而去。朱大典心里想:万化儿想的周全,这几天真需要走访官员士绅,以警告幕后之人打消他的冒险行为。
在商馆吃过午饭,稍歇片刻,朱大典就马不停蹄的拜访亲朋故旧、同门同乡。
晚宴上来的有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以及他们在大明的代理人。首先给他们出示了明瓷(骨瓷),他们对大明的瓷器并不陌生,但是,这么好的瓷器没见过,包括他们的代理人也同样感到吃惊。遗憾的是他们余款不多,但还是倾其所有尽量购买。两家都购了一些明瓷,并且预定了下次的购买订单。约定明日码头移交货物和银两。
说到橡胶时西班牙人有些不懂,朱万武告诉他们就是南美洲有一种树叫三叶橡胶树,‘橡胶’一词就是当地土着所说的‘流泪的树’的音译。西班牙人答应如果找到一定带来。同时告诉他们,收购当地土着收割的橡胶,我们会给优惠的价格,有多少要多少。造船工匠的事也是满口答应,中介费是蛮优惠的,两名熟练工匠的中介费是一面大镜子。这个时代西洋人技术保密还不严重。大航海时代西方各国造船技术都不错,也没有什么可保密的。
朱家与泰西商人双方各得所需,晚宴自是畅饮尽兴。
朱大典与佛郎机人约定今后的交易在广州、澳门进行,朱家可不想再惊动郑芝龙了。能避免的麻烦还是尽量避免。浙江到广东可以走陆路,也可以走途径灵渠的水路(从杭州起,经大运河、长江、湘江、灵渠、漓江到广州)。
灵渠是秦朝修建的,工程构思巧妙,是岭南(广东地区)到中原的唯一路地上的水路通道,经济、政治意义重大。充分显示了我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直到后世的现代都在使用,和京杭大运河一样,已经用了2000多年!
第二天顺利交易,平静无事。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居然得到了近万两的白金。
朱安才的玻璃店面积较大,当初建店时就考虑到省城的事务较多,来往人员也多,家主也会常来,地方小了不够用。玻璃店面是向南开的,店的背后,向北的一面,临另一条街道,虽然比不上这边热闹,也是一条商业街。钱庄初创,还不宜招摇,就建在北面。地皮房屋都是现成的,只需重修门市房,建金库即可。实际上在朱大典到达之前,水泥已经运到,预计一个月后都能竣工。朱大典决定留下一个排的家丁,并允许他们扩建到一个连(170人)。作为票号守卫和银两运送护卫。领队的就是被南霸天抓的那个李四娃。
同时朱颜回报:市场的用地已经购买,并开工建设,两个月可以陆续建成。不过,作为商场随时都可以开张营业。
六月二十一,环山传来消息,发现二十多只可疑船只来到环山。有三条船进入位于环山的支流小溪,其他大部分船只停在富春江边,并隐蔽在靠近富春江南岸的芦苇荡中。随后巡哨的船只也发来消息称,发现二十五只以上的既不是打渔船也不是运货船的可疑船只。
危机已经来临!朱大典和朱万武胸有成竹。
---第13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