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强国梦 > 卷二:初露峥第123章 朱大典进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卷二:初露峥第123章 朱大典进京

九月初三早晨,威海民团的船队到达了皮岛外海,威海皮岛间只有三百多公里,船队照顾到最慢的船,也有十节的航速,一昼夜就是约450公里的航程。秋季多南风,向东北方向行驶是侧风,所以一天就到达了。

皮岛位于鸭绿江口东南,实际上是一大片星罗棋布的岛屿,较大的岛屿有皮岛(就是东江镇所在地东江岛,又称椴岛),它的东面有一个较大的须弥岛(今称身弥岛)。对着皮岛有一个小型的半岛,那就是铁山。

威海船队从西面接近皮岛,首先发现码头外锚地有五艘较大型的船只,其中三艘应该是兵船,已经看到了上面为数不多的火炮,最多的也不足10门,东江镇的水军比较弱。朱顺命令两艘铁甲炮舰和两艘泰西炮舰靠上去,将他们全部击沉。朱顺也想看一下泰西火炮的威力到底如何?泰西战舰上的炮手多数还是西班牙人。

护5号、护6号速度快,在前面,护101号、护102号在后,成一个斜线队形,就冲了上去。锚地里船上的东江军兵丁看到挂着大明旗帜的战舰攻了上来,也猜到了是朝廷出兵平乱了。

刘兴治虽然掌握了东江军,毕竟还没有投降后金,依然打着大明的旗帜,所以官军的到来,就给东江军的官兵一个艰难的选择。投降还是战斗?战斗就是造反,多数人还没有做好这个心理准备。投降吧,上面还没下达命令,也有点不敢擅作主张。威海方面也不打招呼,大海上距离远,喊话听不到。所以冲到五里左右的距离,就开炮了。锚地里船上水手只有值班的,人员不全,忙忙乱乱的做着准备,还没有准备好火炮,对方的炮弹就打了过来。铁甲舰打出的是开花弹,泰西炮舰打的是实心弹。一时间水柱冲天,命中的炮弹也不少,只打得桅杆折断,船帆坠落,木屑横飞,眼看就承受不住了。有两艘船立刻挂起了白旗,表示投降。东江军的官兵也看明白了,这个仗是没法打了,又有了带头投降的,于是,不长时间,就都挂起了白旗。威海这边也停止的了炮击,靠过来接受投降。

东江镇战船不多,这五艘船估计至少是东江水军的一半。

威海的船队到达了皮岛码头外面,朱顺等将领用望远镜观察着,皮岛是个不大的岛屿,方圆也就十里左右,地形与地图沙盘的情况基本符合,码头上有几艘小船,这些小船上全都没有火炮。岛上显然已经有了戒备,刚才的炮声已经惊动了岛上守军。已经可以看到跑来跑去的人影,旗帜也不停的挥舞移动。显然是在调动部队防守。

朱顺一声令下,通信灯闪耀,进攻的军号嘹亮的吹响。舰炮轰鸣,四艘护卫舰,西洋炮和直射炮同时开火。目标还是明显的,只要有旗帜的地方就是炮击的目标。海军陆战队的登陆艇母船开始释放登陆快艇。这个登陆艇的母船实际上是个双体船,它的船头就是一个小船坞。十条登陆艇有序的下水,每条登陆艇上可以载一个班的士兵,船头架着一支半自动机枪,船尾一门掷弹筒,其他的士兵操船桨划水,十条登陆快艇向滩头进发。随着登陆艇的靠岸,火炮向更远处伸延射击。登陆过程有惊无险。

守卫的东江军被猛烈的炮火打懵了,他们只是听说过朱家的花皮厉害,今天一交手才知道名不虚传。眼看着身着蓝灰色花皮的士兵陆续登岸,成散兵线占领登陆点,守军才慢慢反应过来。有的已经排着乱哄哄的队形手拿刀枪冲了过来。陆战队士兵借地形地物,草草的建立掩体准备射击。

东江守军见炮火停了,登陆的花皮都趴在地上不见了踪影,也没有声音。他们完全没有与*交战的经验,于是更多的守军冲向登陆的滩头。各种旗帜不停的挥舞。正在“嗷!嗷!”喊叫冲锋的时候,突然间枪炮齐鸣,登陆的陆战队虽然只有轻武器,最重的武器就是掷弹筒,但是,打击只有冷兵器的守军,火力可就太富裕了。冲锋的守军头一次面对这么强的火器,毫无经验可言,就像割到的麦子,成片的倒下,后面的发现情况不对,掉头就跑,但是距离太近,依然成片的被打倒。直到枪声停息,登陆的滩头已经堆满了尸体和伤兵。

直到这时,在军号声中,陆战队才发起冲击,缓慢地,坚决地冲向码头(登陆点在码头的一侧)。战斗毫无悬念,码头被迅速占领。领教了枪炮厉害的守军只有逃跑投降的份儿了。

皮岛的码头很小,也破败不堪,但是毕竟是码头,卸载的速度极快,一营很快全部登陆,迅速展开,清剿俘虏东江镇的守军。守军全无斗志,并且知道是朝廷的军队平乱,同样都是官军,也犯不着拼命,都乖乖的缴械投降,进了战俘营。刘兴治见大势已去,自己杀了东江主官,杀了钦差,绝对没有好下场,于是拔出佩剑自杀了。刘兴梁、刘兴贤做了俘虏,据俘虏交代,刘兴沛在长山岛。整个皮岛不大,很快清理完毕。抓捕刘氏兄弟是朝廷的命令,已经抓到了两个还有刘兴治的尸体,朱家已经可以交差了。所以刘兴沛是逃跑还是投降,朱家完全不在乎,也没有马上出击捉拿他。

原本历史上剿灭刘氏兄弟的是登莱总兵黄龙(人名),刘氏兄弟都没有得到好下场。朱万化对这个结局也是很无奈,因为刘兴祚无论如何也应该算是民族英雄,有了之几个叛逆的兄弟,现在这个局面再也不会有人去褒奖他了,这对他是不公平的。

皮岛虽然面积不大,目前确是东江军主要力量驻扎之地,原因是它距离陆地近,登陆作战方便。又因为是个海岛,所以防守也比较容易,是个攻防兼备的地方。剿灭了皮岛,就等于平定了东江之乱,其他地方的驻军,毕竟还打着大明的旗号,一般只要传个号令就会归附。所以按照朱万化的方略,平定皮岛后战斗暂停下来,等待处理俘虏完毕,才能开始后续的战役行动。

当前紧要的是,清理出原东江军的军官,押往登州,同时写出战报上报朝廷。

按下东江的战事不表,再说朱大典进京。

朱家在大沽口有一处商铺,还是北上遵化作战时建立的,主要是获取蒙古的马匹和毛皮。这次朱大典的船队停靠大沽口,就是由他们出面联络的。遵化作战时,朱家的兵舰,船队曾经长时间占用大沽口码头。因此,朱大典的船队在这里并不显眼。

警卫部队加随员也有两百多人,加上大量的车辆马匹,登岸用了两个时辰(4个小时)。天色已晚,在大沽口住了一夜后,这队人马就上了进京的路。大沽口到京城也有300多里,朱家的队伍,全部乘车骑马,速度极快,两天多就可以到达京城。这么多的车辆马匹还是在沿途城镇惊动了不少人。虽然曙光牌的马车已经上市销售了一段时间,毕竟中国太大了,这还是在北方,平时很少见,这几十辆新式马车在路上一走,可是引来不少人围观。好在士兵都穿着大红的鸳鸯战袄,空着手没拿兵器(兵器都在车里),和大明的官军模样差不多。要是穿上那身花皮,扛上步枪就更了不得了。一路还算顺利,平安进了北京城。

朱万化对北京还是蛮亲切向往的,他前身那个人对北京也是熟悉的,也是常来常往的地方。所以他禁不住撩起马车窗口的纱帘,仔细观看。

车队是从广渠门进来的,这里只是外城,进了崇文门才算是真正进了北京城。南来的客商、百姓一般都是从南边外城的几个城门进入外城,广渠门是主要的入城通道。外城内城之间开放时间最长的就是崇文门,对商旅的税卡也是设在崇文门的。所以外城靠近崇文门的地方比较繁华,广渠门到崇文门之间是最繁华的地区。在没有战争的时候,这外城,和城外没有什么区别,是不设防的。广渠门连守门的兵丁都看不见,进来后也是一片庄稼地,只是这里的庄稼明显好于城外,居民住宅明显比城外稠密,道路规整了很多,现在正是秋收过后,满地一片金黄。有大片的砖瓦房,也有很多低矮简陋的棚户,显然是城市中的贫民杂居之处。

......

现代的人们只能从地图上隐约分辨出北京城墙的位置,那是个‘吕’字形状。北京的城墙大部分毁于1957到1958年,梁思成拼了老命也没挡住。此后不断的拆毁了二、三十年总算拆的一干二净。老祖宗留下的无价之宝,几十年的战乱也没有毁掉,却让中国人自己给毁了,毁得非常彻底,现在一点痕迹都看不到了。

公元2000年以后,人们还是有了很大的进步,知道拆除古老建筑要在夜间偷偷的干,四周放上打手镇场子,太阳升起之前必须拆完!起码他们知道不怎么仗义了,这也是进步哦!像长城、故宫什么的不是好好的,没人拆么。

北京的外城建于明嘉靖年间(1507-1567),目的是保护位于城外的天坛和繁华的商业区。如果四周都把京城围起来,工程过于浩大,朝廷财力不足,所以就只修了南面的外城,内外城形成了一个‘吕’字。这个格局一直保留到现在。

......

按计划,朱万化就住在外城,这里有一处大的宅院,位置在龙潭湖附近,比较偏僻,周围大片大片的空地。这处宅院是朱家在北京的情报网点购买的,内城还有几处宅院,规模就小多了。这处大宅院,远看就像一个庄园,也是够大的,院子里边还有不少庄稼地,只是围墙高了点。车队鱼贯而入,进了院子。这院子房屋很多,这两百多人到底是太多了一点,就显得拥挤了,还支起了几个帐篷,朱大典今天也住在这里,一两天后才去内城。

---第123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