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强国梦 > 卷七:巍巍中第520章 石破天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卷七:巍巍中第520章 石破天惊

崇祯十二年四月中旬,联省再一次画影图形悬赏缉拿张彝宪,赏银五万两。各个县城,大一点的村镇都张贴了榜文(联省有印刷的手段,榜文可以大量的印刷)。民众们对这种事情还是有兴趣的,于是线索不管有没有价值,还是不断的有人举报。这么重要的事情,有举报,官府就要查。

这种画影图形的通缉还是很厉害的,使得社会上多了无数双眼睛,在寻找案犯。

在联省范围之内是有警察的,这种事情当然是归警察管,可是大明的百姓们已经习惯于找官府,他们只知道打官司告状要找官府,所以举报的信息大部分就落在官府的手里,比如县衙门、府衙门,警察们收到的信息反而少。收到的举报都要查实,下去调查的当然是警察的差事。

这一日,开封府的警察局长被招到了开封府,开封府的知府赵骞对警察局长说道:“王警官,衙门通缉的可是要犯,对于每一份举报可都要认真的查,案犯手中是有武器的,一旦查实确系凶犯就要及时的上报,出动官军抓捕。事件重大,可不要谎报案情,办错了案子你我都不好交代。”

对于每一份举报,都要有一个调查的回复,记录在案,这是办案的规矩,古今同理。

知府赵骞的话看似重视,但是听起来全是废话,他不说这句话警察就不知道认真调查吗?一头雾水的王警官只能口称遵命,回去办案去了。但是他细细的品味,似乎“不要谎报案情,办错了案子......”这句话又有些味道,“不要谎报”的意思就是十拿九稳了再上报,并且说不要抓错了人,有那么容易吗?像这种凭着画像抓人,能那么准吗?以此推论之,那就是抓不到没关系,抓错了我可要追究你的责任!这就是知府大人的意思吗?

不管怎么说,上官的意图还是要领会的,否则,那是吃力不讨好。想透了这一点,王警官办案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了。那可是太容易了,调查一番,查无此人,举报不实,或举报不准确,就交差了,知府大人定然满意。

不用说都知道赵知府的意思来源于何处?因为他是太子党。朱钰的意思就是:凶手不是奔着我来的,我犯不着管闲事。日后凶犯得手杀了谁,与我朱钰何干?乐不得撇清干系。

朱钰这是在犯罪,权利的欲望使人疯狂啊!

......

时间到了崇祯十二年的七月,盛夏即将过去,田地里的庄稼丰收在望。

山东曲阜的孔府,经过十个月的施工,孔府的建设基本完工了。最主要的工程是孔府中轴线上的大殿,那是按照皇帝的礼仪规制修建的,只是规模小一点。

三级月台,每一级都是九级台阶,中间有龙纹浮雕,上好的汉白玉雕凿的栏杆闪耀着温润的光芒,大红的木柱,黄琉璃瓦在湛蓝的天空下显得金碧辉煌,雄伟壮观。匾额上写着“太极殿”。这是举行重大礼仪的地方,新皇帝登基大典将在这里举行。

次一级的建筑还有分布于曲阜城外四周的天地日月坛,天坛在南,地坛在北,日坛在东,月坛在西。这是祭祀活动的场所。

总之,曲阜就是一个缩小了规模的皇城。曲阜的城墙,城门也是修茸一新,城墙加高了,原有的城门都拆毁了,仿照北京的主要城楼建筑重建,气势恢宏。新组建的御林军也是胜旗招展的在城墙上设防,这一点与国防军不同了,国防军除了一面军旗没有其他的旗帜,而御林军需要的是威风好看,他们的各种旗帜更多的是观赏性。新皇登基之后曲阜将更名“中京”,既是中华大地中原之地的意思,也是中朝国都的意思。

这个皇城的新建筑都缩小了规模,虚君没有实际的权力,因此,他的办公场所功能有限,不需要太多、太大的建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节省银两。这个缩小版的皇城中,有限的几个建筑也耗费了三百多万两白银。由此可见,北京的皇宫价值恐怕千万两白银也不够。

皇城的建设也是一件大事,开封到曲阜距离也不算远,所以有好几次,朱万化想去视察一下,但是都被众人拦下了。其原因当然是那一次的刺杀,在逃的凶犯张彝宪始终没有抓到,有这个危险存在,众人都不放心。

由于那一次的刺杀,联省下令台湾的车辆厂和军工厂合作制造的装甲四轮马车,研制了两辆样品车,送到了开封。

这种车除了车窗之外,六面都是薄钢板冲压铆接,可以抵挡近距离的步枪射击,也可以抵挡*、地雷的爆炸。外表刷上油漆之后外观也很漂亮。但是这个年代没有防弹玻璃,因此,车窗部位安装了方便拉动的钢板,可以快速的封闭车窗。

这两辆车现在就全部在督军府,朱万化需要外出时,这两辆一摸一样的车都是同时出动,外人就搞不清督军大人乘坐的是那一辆车。

这种防弹车使用了两个月之后,还比较满意,联省衙门又定做了十辆,准备为尚书以上的官员配备。

新朝开国等了十个月了,等的就是宪法,经过紧张忙碌的十个月的时间,反复讨论修改终于可以定稿了。经过各方的反复确认,再也不需要修改了,开国大典就排上了日程,最后选择九月九日,上上大吉之日,在曲阜举行开国大典。

秋季的北方绝大部分是艳阳高照的好天气,对于气候也不必担心,但是庆典还是做了阴雨天气的准备,一旦下雨,各部分因该增加什么防雨设备也做好了规划。

建国大事不能偷偷摸摸的,到此时,虚君宪政的国策以及宪法就都要公之于众了。所以从八月初一起,中华日报就开始按计划公布消息,发表评论文章,登载宪法,解释宪法的条款,还有大量的贺词、祝贺文章,诗词歌赋的也不少,总之是营造喜庆的气氛。国防军歌舞团配合的一台节目也在各省巡回演出,以烘托节日气氛。

在大明的大地上,这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全国上下都被震动了,石破天惊!

在联省的一方也不是那么平静。联省的高官们去年就知道了,他们还参与了讨论,也参与了宪法的修改制定,因此,这一个层次震动不大。连续十个月之久,普通的官员也大多数得到了风声,知道了大概的情况,他们也属于早有思想准备的。普通了吏员、士绅、市民、农民还有部队里的下级军官和士兵们是没有思想准备的。联省的人们都知道一些宪政的道理,但是更多的人始终把朱万化当做自己的领袖,看做是联省的皇帝,也是他们效忠的对象。猛然间冒出来孔家的皇帝,他们都不知所措,想不通不甘心的人大有人在,部队中限于军纪,没人敢胡闹,但是市民们则没有约束。

古代没有示威游行,但三五成群的议论是有的,识字之人联名写万民上书也是有的。于是在联省衙门的要求之下,各地的官员、吏员都要按照中华日报上各种文章的统一口径对闹事者宣讲,平息地方。

当然绝大多数的农民、工人,完全懵懵懂懂,只要有个皇帝就行了,管他姓朱还是姓孔。只要没有带头闹事的,他们都会很平稳,如果有别有用心者鼓动,这些基层的民众是极容易被蒙蔽的。朱万化懂得这些,所以他才加大报纸的宣传力度,命令各地驻军、武警保持警惕,严防骚乱。

朝廷一方的情况就反过来了。基层的民众,包括士绅都反应不大。其原因还是民智未开,他们对于宪政知之甚少,甚至是完全不懂,他们只是注意到又有了新皇帝。

按说撇开了朱家的皇帝,立一个姓孔的皇帝那就是造反,因此,谴责孔圣人的肯定有。可是新皇帝是孔圣人之后,当今的衍圣公。衍圣公固有的威望,再加上这几年孔胤植经营慈善会到处行善施恩,天下人都知道他,因此反对的声音就小了许多。除非是朱家的死忠分子,这种人不多,集中体现的就是散落于各地的朱家王爷,以及王爷的家臣下人。

朝廷的中下级官吏们本来应该是反应最强烈的人群,有人建立新朝那就是造反!作为朝廷的官员,他们理应忠于皇帝,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他们都应该坚决的谴责、讨伐新朝,维护大明的皇帝。但是新皇是衍圣公,无论如何“造反”二字似乎用不上,再加上中华日报多年的宣传,朝廷一方的官员有不少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联省与他们又没有仇恨,他们何必反对?衍圣公倒成了不反对的借口了。因此中下级的官员、吏员中反对的声音也不高,当然也不敢拥护,多数都是缄口不言。

朝廷的大员们毕竟不一般,他们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消息渠道。虚君立宪酝酿了十个月,岂有不漏风之理,因此他们中不少人早就知道了,只是明面上谁也不说而已。

现在消息公开了,过了明路,不管是真心假意,他们表面上定然要骂几句。无君无父、僭越那是轻的了,现在要骂“大逆不道,明火执仗的造反贼子”了。

作为高层次的官员还是多少懂一点“立宪”的,也知道立宪的好处,他们盼着由崇祯皇帝来实行立宪,当然他们也知道崇祯不会答应立宪的,这是个左右为难的事情。现在联省把孔家推上皇位来搞立宪,他们只能在心里说朱万化高明,他们也要佩服朱万化能够让出皇位,这可是古之圣贤也做不到的,其圣明贤德直追尧舜。朱万化在他们心中的形象陡然高大起来。

至于崇祯皇帝本人那就不必说了,定然是咬牙切齿恨之入骨,朱万化越是高明,他就越发的嫉恨。

这么大的事,崇祯自然会召集臣子,想自己的对策。他感到,双方相安无事的日子过去了,接下来多半要刀兵相见,朝廷要做准备了,哪里应该重点的防御,哪里应该进攻也要有个策划。他也知道,事态严重,头绪很多,大臣们也应该有所准备,有所商议,谁也不能一上来就说的头头是道。因此,他只是找来内阁首辅杨嗣昌和兵部尚书傅宗龙二人,也没有问什么,只是对他们说:

“两位爱卿,花皮们自己立了皇帝,这就是明火执仗的造反,对于花皮贼子今后只有战没有和了。列祖列宗传下来的江山能否保全,朕的江山社稷和朕的性命都托付在你们的手上了。你们下去之后,召集阁僚六部,群策群力,几日后再议把。”

皇帝如此重托,让两位臣子叩头叩的砰砰的响,他们心情沉重的去准备了。

联省出版的中华日报各个藩属国也是订阅的,只是看到的时间晚几天罢了。

至于大明的藩属国的反应就非常简单了。像朝鲜、清国、琉球等,他们对于谁来做皇帝关心的不多,他们更关心的是大明朝是强盛还是软弱。宗主国强盛了,那是他们的*,他们生活在宗主国的卵翼之下就平安了。如果宗主国软弱,他们就缺少了安全感,在个别的条件之下,他们还可能生出异心,投靠别人,甚至有大胆的,还敢打上门来沾点便宜。

头绪万千,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520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