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科幻小说 > 文明破晓 > 第275章 准备的冬季(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袁世凯死后,王士珍就搬到了天津居住。10月22日,王士珍再次踏上离开6年的京城。陆军部派来的人已经等在车站,为首的张上校上前敬礼,“王公,晚辈奉陆军总长之命前来迎接。”

王士珍和蔼的笑道:“张世兄,我与令尊是邻居,见面之时,令尊多次提起过你。今日一见,张世兄果然一表人才。”

来迎接的乃是张锡銮的小儿子,也是现在张锡銮的卫队长。听王士珍如此毫无新意的开场白,连忙答道:“王公大名,晚辈自幼素有听闻,如雷贯耳。听家父言及,王公谋略过人、行事缜密,我北洋群雄之中,当为第一,真仰慕之至,”张卫队长说完微微躬身,在前引路。

王士珍在军人们护卫下往车站外走,张卫队长跟在王士珍身边,感叹道:“家父常言道,我等子侄辈,智谋气度,若幸有王公之万一,可为家门之幸。”

王士贞饱历宦海,微笑点头,“张世兄谬赞,王某途穷之人,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不当如此高议。”

不多时,两人走出车站,只见站外早已清道,卫兵肃立,一辆黑色小车等候已久。当下上车,一路上透过车窗望去,只见北京依稀间恍如旧日,热闹中透着凋敝,与自己6年前离开的时候没什么变化。心中不禁怅然。

汽车停在铁狮子胡同陆军部,这里是清廷的陆军部,袁世凯时代是北洋的陆军部。王士珍下了车,立刻有人进去通禀。站在这熟悉的门外,看着几十年来熟悉的一砖一木,王士珍本不想回忆过去,往事却直涌上心头。

王士珍曾经受人器重,不管是袁世凯或者是清廷的王爷,都对王士珍十分信赖。王士珍曾经威名赫赫,向袁世凯做出了夺权的决定,让袁世凯成为大总统,让北洋兄弟们掌握了中国政权。王士珍也曾经做了错误的选择,在袁世凯决心称帝之时认为可行,最终导致了袁世凯称帝失败,身败名裂。北洋兄弟们自此互相争斗,一度有可能再次统一的中国自此分崩离析。

如此种种,让王士珍心潮澎湃,忍不住悲叹一声,眼前已经模糊了。

此时脚步声响,随着一声亲切的呼唤:“贤弟别来无恙!”张锡銮已经两名卫兵搀扶下亲自迎了出来。

一见王士珍正在用衣袖擦去眼泪,张锡銮立刻对着自己儿子怒斥道:“你等是如何迎接王公的!竟敢……”

王士珍连忙上前一步,“张老哥,兄弟只是睹物思人,情难自已,与这些娃娃无关。”

张锡銮能理解王士珍的心意,也没有再呵斥其他人,拉起王士珍的手臂,“贤弟,你也许久没回来过这里,便陪哥哥在院里走走。”

王士珍今年61岁,他少年从军,从未养尊处优,也是打熬过的,身子骨还算硬朗。只是这一路走来,只觉得张锡銮虽然穿着暖和轻便的锦袍,风一吹过,身体就不禁打了冷颤。这位79岁的老哥哥是真的老了,便放慢了脚步,缓步前行。

旧地重游,眼见深秋,陆军部庭院内老树枯枝,黄叶漫漫落下,更添数分萧索之意,似极了此下自身心意,忍不住叹道:“江山代有才人出,我辈无能,这北洋犹在,却要姓何了!”

张锡銮听到这话,觉得王士珍此时还有些不忿之意,难免有些失望。不过王士珍是张锡銮亲自邀请来京城的,便在一处石头桌凳旁边停下脚步。卫兵赶紧给两张石凳上铺了软垫,张锡銮在王士珍搀扶下坐到软垫上,歇了口气,才开口说道:“贤弟,人有生老病死,此乃上天注定。去年,我还能与贤弟一起骑马,此时莫说骑马,我连走路都得有人搀扶。只怕是过不了今年元旦。”

王士珍连忙劝慰道:“哥哥说的是哪里话。我看哥哥……”

“唉!”张锡銮打断了王士珍,“贤弟,你我都是行伍出身,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何必说这些不干紧要的没用话。蒙徐老弟与段老弟抬爱,任命我当了陆军总长。昨日我接到何老弟电报,说他已经决定在朝廷与日军脱离战斗。转入防御。日本人损兵十万,元气大伤。再起战事,当是明年的事情。以何老弟的才干,定然能应付。所以我才请王老弟进京。以老弟的聪明,想来也猜到八九。既然老弟肯来,想来是明白,当下北洋里的兄弟,老弟最适合做这陆军总长。”

王士珍接到的电报里面虽然没有明说什么,不过王士珍已经有所猜测。听张锡銮讲的如此明白,便答道:“哥哥一心为公,从不恋栈权位。兄弟我衷心佩服。不过哥哥这么做,兄弟不能从了哥哥的心意,接任陆军总长。”

张锡銮对王士珍的拒绝有些失望。张锡銮离开东北后,这些年过的越来越顺心,只觉得人生圆满,早就无欲无求。只是对北洋兄弟还有香火情,才勉强出任陆军总长。

得知最新战报,东北军已经打到汉城城外,觉得日本只怕无法翻盘。张锡銮并不想死在任上,反复推敲,认定没有自己人马的王士珍最适合接任陆军总长,这才邀请王士珍入京。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yeguoyuedu.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见王士珍竟然真心拒绝,虽然还是劝说,心中的责怪之意也忍不住化作言语,“贤弟,国家对我等不薄,当此之时,难道贤弟还以为有人比你更适合出任陆军总长么?”

王士珍轻轻摆手,“哥哥叫兄弟进京,又是为了国事,莫说接任陆军总长,便是要兄弟水里来火里去,兄弟也不该推脱。然而哥哥是我北洋兄长,何锐乃是我北洋老弟。哥哥此时退下,未免厚此薄彼。”

张锡銮听到这话,觉得王士珍还是心有不甘,便劝道:“贤弟,我等都这把年纪,又有什么可看不开呢?何老弟并非不懂规矩之人,是不是大家对他有什么误会?”

王士珍再次摆手,“哥哥。数十年来,国家与列强交战,何尝有过歼敌过万之战,更不用说歼敌十万。何老弟英雄豪杰,自当统领天下。此乃天下大势,真有糊涂的,也只是螳臂当车而已。”

张锡銮有些不明白了,但王士珍被称为北洋之龙,乃是北洋第一智将。话说到这里,定然有他的思量,便问道:“以贤弟之见,我要为北洋兄弟们做些什么?”

王士珍温言提醒道:“哥哥当年将东北让与何老弟,众家兄弟都佩服哥哥的果决。到了现在,众家兄弟们才算明白哥哥见识高远,慧眼识英雄,乃是扶龙之人。哥哥既然要归隐,何不在归隐之前开一场英雄会?”

张锡銮听到这话,已经明白过来。不过张锡銮并不觉得自己能对何锐发号施令,正想婉言推辞,就听王士珍继续说道:“哥哥,何老弟这些年从不给中央添乱。正因为此,与北洋兄弟们难免生疏。若是天下太平,何老弟自然按部就班入主中央。可当下不比往常,局面变化如此之快,已经不能用寻常规矩办事。若是哥哥不开这英雄宴,定然会有居心叵测之人生出事端。哥哥已经扶何老弟上马,何不再送一程?”

张锡銮听罢不禁抚掌大赞,“贤弟智珠在握,为兄拍马都赶不上。为兄时日不多,已经糊涂了。多谢贤弟。”

王士珍垂下了目光。虽然做出这样的决定并非他本意,但是为了北洋,王士珍不得不接受北洋易主的命运。

正有些心灰意冷之时,就见张锡銮抬眼望天,叹息道:“项城老弟去世之前,为兄曾拜见过项城老弟,那时候项城老弟虽然心灰意冷,却也反复叮嘱为兄,若是力所能及,定然要为国家出力,要让北洋兄弟们团结。亏得贤弟提醒,让我察觉此处缺失。若是我北洋能再次团结,便是死后见到项城老弟,我也能对项城老弟说,没有辜负他的嘱托。”

说到这里,张锡銮一声哽咽,老泪纵横。

王士珍这几年见段祺瑞等人行事进退失据,对北洋已经彻底失望。但万万没想到,北洋的末日竟然来的如此之快。那份悲痛难以言表,若是能哭出声来,倒也痛快。可偏偏此时竟然一滴泪都流不出来,心中痛楚更是强了几分。

此时几片落叶被深秋的风吹落,飘飘荡荡落在两人身边的石桌之上。王士珍捏起一片,又不知如何处置,只能无力的抛下。抬头对张锡銮说道:“哥哥,外面冷了。咱们进去吧。”

张锡銮叫过儿子,吩咐他联络众人,这才在众人搀扶下起身,与王士珍互相扶持着走进了威严雄壮的陆军部大楼。

与京城相比,东北更冷。根据天气预报,外蒙北部,以及黑龙江的漠河已经下了初雪。东北政府此时已经开始为过冬做准备。

吴有平作为东北行政长官,更是忙的不亦乐乎。今年东北丰收,战争又进行的十分顺利。虽然战争消耗巨大,也没有影响到东北政府在战时体制下的良好运行。

得知何锐请自己过去,吴有平就拿了几份统计报告前去见何锐。见何锐把一份报告推到自己面前,吴有平以为有什么好消息,拿起就看。看着看着,吴有平的好心情已经变成了有些警惕的情绪,放下报告,吴有平问道:“主席,若是按照报告里面所说,北洋想谈他们的退路?”

何锐点了根烟,“不用真的相信他们,北洋只是未雨绸缪而已。若是战争受挫,他们立刻就会改变主意。”

吴有平也觉得如此。在制定战略的时候,北洋就不属于可以团结的对象,而是被归于必须警惕的那一类势力。吴有平对北洋的唯一期待,就是北洋别添乱,老老实实等到战争结束。没想到北洋那些人竟然要为日后权力划分召开会议。

既然召集人是张锡銮,吴有平觉得有些麻烦。就问道:“主席要参加这次会议么?”

何锐答道:“我请你来,是要让你作为我的代表,参加这次会议。”

“哦?”吴有平心里面有些不想去。但思考片刻,发现除了自己之外,真的没有别人适合这份工作。

张锡銮非常懂得事情缓急,在战争之时,何锐绝不会去参加张锡銮的家宴。那么于公于私,作为东北政府行政长官的吴有平都可以代表何锐。虽然吴有平也很忙,也只能出席。

吴有平问道:“既然如此,我就去准备一下。”

“等一下。”何锐没让吴有平立刻结束这个话题,“既然去了,何不准备一下,去拜访你的母校。你也很久没回去了。”

吴有平听到这个建议,已经连连点头,“的确应该去一趟。现在的学弟们已经写了好些信给我这学长,若是不去看看,说不过去。”

谈到这个话题,吴有平心情又愉悦起来。东北现在最缺乏的乃是人才,战争不知道会打多久,在总体战制度下,各个岗位都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劳动者来提高政府运行强度。以东北的教育体系建立时间,这样的人才大量出现,得几年之后。

吴有平正好拿了利用此次战争激发的中国民心,从国内募集人员的报告,挑出来递给何锐,满怀期待的谈起这方面工作。

东北政府这边全力工作,在战场上的东北军也没有放松。汉城的日本守军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双方的阵地上共陈兵十万,战壕里,阵地上连一个人影都看不到。仿佛只是一片被放弃的空地。

在双方武器都无法射击到的战壕里,中日军队都猫着腰行动,东北军本就是这么训练出来的,倒也习惯了。日军则是因为很大的损失不得不学着这么做。大规模进攻战虽然停止了,在漫长的战线上,小规模交战接连不断。东北军更采取了冷枪冷炮,将那些敢露头的日军们统统打掉。剩余的日军缩在战壕里,只能靠观察孔,以及观测设备来监视阵地。

战况让日本守军指挥部里面的空气变得十分沉重,冈村宁次认为这是东北军下一次大规模进攻前的准备。永田铁山一言不发,却也有些倾向于冈村宁次的看法。只有石原莞尔还坚持认为,东北军不会发动新的进攻。但声量也小了一些。

直到10月23日晚上,虽然战争压力不减,但大规模进攻并没有发生。日军的增援部队却越来越近。永田铁山才确定战役正如石原莞尔所说,东北军并没有攻下汉城的战斗决心。当然,此时也不能表现出丝毫的漏洞。永田铁山做了那么多夸张的宣誓,就是要让正面的东北军知道,‘我知道我赢不了,可你们若是要消灭我们,也要硌掉你们几颗牙。’

对面的指挥官看来非常冷静理性,应该是明白了。不过这样冷静理性的指挥官,只要看到一点可乘之机,就绝不会放过。

直到25日,三个齐装满员的日本联队赶到了汉城,迅速接替了那些临时征召兵,加入了防御阵地。永田铁山这才确定,汉城真的守住了。

此时汉城守军都已经知道援军抵达,那些临时征召兵们兴奋不已,行动就有些得意忘形。连正规军也心情雀跃,问询电话接连不断。永田铁山板着脸对司令部里面的军官们下令,“立刻到各个阵地上,要部队保持冷静。”

等永田铁山、冈村宁次、石原莞尔等人赶到阵地亲自督导之前,悲剧还是发生了。东北军对有些扰动起来的日军阵地又是一轮冷枪冷炮,让那些认为自己已经得救的日本守军受到了沉重打击。

刚增援来的日军部队并不习惯现在的局面,虽然在进入阵地前也被反复提醒与强调此战与以往不同,必须按照新的作战条例行动。但毕竟是不习惯,本能的还是按照日军传统作战手册行动,也遭到了不少伤亡。汉城防御阵地不仅没有因为生力军的加入而强化,反倒因为不熟悉当下战况的新部队的受损,局面反倒混乱起来。

好在永田铁山等人及时赶到,经过一番紧急处置,总算让全体日军再次安定下来。26日上午,从昨天开始就秘密撤退的东北军后队迅速后撤,脱离了与日军的接触。东北军行动隐蔽,十分果断迅速,并没有给日军留下任何突袭的机会。

下午,东京大本营发来了嘉奖令,嘉奖汉城守军不畏强敌,奋勇作战的英勇。又发了晋升电报,因为永田铁山的指挥能力,以及功绩,大本营宣布,由永田铁山暂时代理满蒙派遣军参谋长一职。

这天晚上,花了一天时间视察阵地,整顿防御的永田铁山、石原莞尔等人精疲力竭的回到汉城司令部,纷纷倒在行军床上昏睡过去。

直到27日上午9点左右,三人被几声炮响惊醒,跳起来就询问战况。得知只是东北军远程火炮的骚扰射击,这才安下心。饥肠辘辘的三人叫了食物,在司令部的小房间里面准备边吃边聊。然而,三人都低估了自己的饥饿程度,填了三次饭,三人才吃饱。

好不容易填饱肚子,石原莞尔有了笑容,“诸位,不如我们泡泡脚吧。”

永田铁山则笑道:“你们先去,我去安排一下公务。”

本以为永田铁山会托一阵子,没想到两人只等了他十几分钟,永田铁山就来了。跟在他身后的勤务兵还拎着三大壶热水与洗脚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