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古代科学的巅峰 (求打赏月票推荐票!)
陶亭推辞,“我也就只会说说罢了啊。安抚使要做的东西,若是做成了,那便是惊天地泣鬼神之作。我力小智不足,若是做成了还好,若是做不成,那便是耽误安抚使的大事。”
你年纪轻轻,想要干一番大事业,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可是我老头子年事已高,虽然懂点东西,但是懂得不多,若是做不出来,这年轻人必定以为我在拿他开涮。他手掌生杀之权,我就是一个小商贩,早晚要被他活剐了也说不定。
他都这么大岁数了,老年只想享清福,不想掺和什么大事。
赵明诚笑道,“这个好说。我也不强留陶先生,只希望老先生能暂留此地一二月,指导一下我手下的工匠,等到此事有些眉目,到时候我亲自送先生回家。”
陶亭摇头,“这真的要做起来,两个月也未必见成效啊。”
赵明诚想着先把人留下来再说,“那便定下二月,届时即便这轨道车毫无眉目,我赵明诚届时也亲自送先生回家。”
陶亭作揖,“安抚使如此诚意,我陶某若是再不留下,便是我不识抬举了。”
陶亭就此留下,赵明诚给陶亭安排上房。
第二日赵明诚没去军营,他带着陶亭亲自去了作坊,想让他动手试试。
陶亭来到院子里,秦传书等人,此时正手里捧着竹简。没错,是秦汉时代的竹简,这竹简上刻着的是《墨经》。《墨经》之中记载了许多墨家发现的古代科学知识。
墨家是春秋战国时期十分重要的一个流派,无论是思想还是技术方面,都是领先当世的。
很多人知道“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翘起整个地球”,但却不知《墨经》中就记载了杠杆原理,还比阿基米德早两百多年。
只是可惜的是,经历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中国的文化就只有向内探寻这一条路。
说董仲舒是中国的罪人,这话并不为过。
你可以独尊儒术,但是彻底消灭其他学说,将其他学说门派的根给掐断,董仲舒难辞其咎。
旁人或许不懂这其中厉害,可是赵明诚是知道中国因为器物落后被八国联军毁了圆明园被大肆烧杀抢掠的那段历史的。
而就因为董仲舒这个决定,这可把中国害惨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的这个主张使得中国古代科技还没开始就直接到达巅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物理科学就此抵达高峰,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沿着这些方向发展。
若是墨学不断流,中国两千年的历史,后期再怎么折腾,也该想到要用技术来做文明升级的突破口了吧。不至于两千年了还是一边痛斥秦始皇,却始终没有改变始皇帝创制的制度。
想想都觉得某些人不要脸。
而一想到后续一千年,按照原先的历史发展规律,中国反反复复折腾还是没有跳出皇帝制度的框架,到了末代王朝,统治者更是眼睁睁看着他国开展工业革命,赵明诚便觉得头大。
凡穿越者,只要是生在中国,必须要搞工业革命啊有木有。就算不搞工业革命,也要重视技术,发展物理学、化学。
暂时性的匡扶大宋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必须要发展技术,比英国还要更早的完成工业革命。
赵明诚花费了大量的银子,淘换来了这些古籍,有的已经印刷成了纸质书。
陶亭进了庄子,捋了捋胡须,神情和蔼。
陶亭和众人打了个招呼,只是这些工匠见赵明诚带了新人过来,一个个都开始面露不喜。
秦传书首先开始犯嘀咕,“这么快就物色到新人了,看来这里一把手的位置要给让出去了。”
闲话休叙。
赵明诚后领着陶亭入内院,带他打开库房,见到了工匠们做出来的精品木制轨道车后,陶亭开始捋须。
这精品轨道木轨车,完全是按照赵明诚的要求和指点做的,除了材质和颜色,几乎和现代火车一模一样。
为了保证质量,赵明诚还让三十个工匠亲自拉过这辆车,确保这些车是可以动的起来的。
眼前的这辆车,加上车头前后一共套了五节车。
内里还没有设置座位,可是地上已经设置好了轨道,方便推动。
陶亭用衣服蹭着自己的眼睛,前前后后摸了个遍。
赵明诚踩着地上的凳子,跳在了车顶上坐了下来。
“陶先生你看如何?”
“这车身如此大,后面怎么还带着这么多的车厢。这要是拉起来,还不靠马力和人力。这得需要多大的动力啊。”
赵明诚拍拍手上的灰尘,“说的不错。这也正是我们现在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仅仅是有动力还不够。找到一个非人力和畜力的拉力或者推动力很容易,可是要让这个力能够带动重物高速运动,这才是发明的本意。”
“否则我花费那么多时间精力、人力物力,难道是为了过家家吗?”
陶亭闻言,面露难色。
他现在开始明白,为什么赵明诚手底下有这么多能人巧匠,但是传到外面的却都是这些工匠不能合赵明诚的意。
这玩意搁谁谁都做不出来啊。
“老先生,您不一样。我听了我那些工匠们的意见,他们各执一词,更直接指出,要靠着蒸汽作为推力。可是他们没有人理解我的意思,至今还没有办法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如今就看陶相公的了。”
温柔刀,刀刀要人命啊。
有时候一个人越是言辞温柔,彬彬有礼,你就越难拒绝。
赵明诚把话说的这么好听,陶亭到了此时实在没办法拒绝,只能硬着头皮上。
“我尽力一试。只是到时候怕是要劳烦诸位匠人了。”
赵明诚从车上跳下来,“这个好说。他们任你差遣。”
陶亭接了委任状,从此以后便宿在赵家。他傍晚和赵明诚讨论,白天亲自指挥人动手。
终于完成了制作轨道车的第一步。
陶亭把锅炉安装到了车头里。
宋朝时期,取暖的家伙事太多了,暖炉烤箱都已经问世,但是这可是放在车头。
陶亭的想法是先做好绝缘的东西,把锅炉安进来便是。
所有人都觉得赵明诚想要把锅炉蒸汽和轨道车结合的想法根本就是天马行空,因为这是要在木头里燃火。
只有陶亭,他居然敢一上来就将锅炉安进去。
众工匠都瞪大眼睛看着这个小老头。
“这要是放进去,车头肯定会被烧着啊。做这个车头也不容易啊。”
赵明诚站出来道,“让他放。需要什么只管找我来要,来添。”
赵明诚亲自坐镇监督,凡事亲自过问,每天都要盯着他的轨道车。他的重视让这些工匠都看到了赵明诚的决心,也开始感到压力。
只是陶亭的到来改变了情况,他一开始就认同赵明诚的主张。
陶亭对赵明诚道,“这个锅炉,我们可以采用道家的炼丹炉。用他们炼丹的炉子,他们的炼丹炉都是特制的,可以承受高温。到时候再将这炼丹炉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面烧,上面出蒸汽。届时我再用些辅助小工具,将蒸汽转化为推力,车便可以动了。”
赵明诚却道,“何必这么麻烦,我早就想打造一个纯金属的车头。你前面不是说到时候必须要用高温才能让车动起来吗?仅仅是锅炉用炼丹炉的材质并不够。就用这种材质打造一个车头。”
赵明诚看着火车模型,又做了个决定,先不要在乎这车的外形了。
“把车盖子掀开,只留个底盘,用铁和铜烧制。剩下的,就看陶公发挥了。”赵明诚对陶亭作揖。
陶亭受此托,以后是日夜都不能安眠,整天整夜在思考这个事情。
受赵明诚和陶亭的灵感激发,再受《墨经》的理论支持,秦传书渐渐地了解了这二人要做什么。
十一月,凤翔城开始降雪了。
漫山遍野的枫叶开始败落,整个凤翔彰满目青黄。
赵明诚领着几个士卒,在山头上散步。
赵明诚给了王禀一个好差事,让他跟着刘韐镇守边疆。
刘韐在历史上力排众议提拔了岳飞,如今把王禀交给刘韐,相信刘韐不会屈才的。而以王禀的个性,势必不会甘心屈就于王禀之下,要不了多久,这小子就会升上去。
这场历史上本来没有发生的战争现在发生了,自然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刘韐本来一直都是个地方小官,直到汴京沦陷,宋徽宗继位他才渐渐崭露头角。
赵明诚本在山上看风景,随便想起些故人和历史,有时候自己觉得自己在玩古代游戏一样。只是这游戏是这么的真实。
赵明诚想的出神,随安找了块石头靠在山上就睡了起来。
身后其他士卒也开始话下家常,本来挺美好的午后时光。
忽地,不远处凤翔城里传出来一声巨响。
“咚!”
随安吓得一个机灵,猛地站起失了重心,他本就身材肥胖,现在倒好,一个轱辘般从山坡上滚了下去。
“还不快去拦住他。”
幸亏这山上植被茂密,土地松软,这赵随安打了几十个滚儿,最后在一处草垛处停了下来。
随安是和赵明诚从小一起长大的书童,算做半个兄弟。
如今这么滚了下去,赵明诚是真的担心他一命呜呼了。
赵明诚追下来,“你没事吧?”
随安眼冒金星,但是好在肉厚,他打了个懵儿醒过来,惊喜的发现自己还活着,“郎君,我还活着呢。”
“看来你平时没白吃。”
站在山头的士卒却大呼,“府上着火了。”
赵明诚不禁问,“谁的府上着火了?”
“安抚使,是您的府上。”
忽地,他反应过来方才那声巨响是……
赵明诚撒起腿脚就往家的方向跑,他还存了好多黄金白银在家里呢。
索性来的时候骑着马,这赶过去花了小半个时辰。只是到了家时火已经被扑灭了,几个后院是被烧没了,索性前院和主屋没事。
章纤云还是头一回经历火灾,指挥救火把一张嫩白的脸蛋烧的跟黑炭一样。
赵明诚刚到场时还没认出来哪个是他老婆。只见一个黑炭婆就要往他怀里扑,吓得他往后退两步。
“你是哪位啊?”
“我是你娘子啊。死鬼!家里着火现在才回来。”
赵明诚自然忍不住,对着一众提水灭火的仆从持着马鞭教训起来。
“你们这帮白眼狼,平时都白养你们了。”
“怎么会着火呢?到底是哪个不小心打翻了烛台?”
赵明诚正在前院痛骂,忽地见一伙黑脸黑衣的人闯入自己家院子,为首的一个身材瘦小。
赵明诚后知后觉起来,陶亭刚想要开口,赵明诚摆手,“等等,让我先向缓一缓。我来问你们,你们点头或者摇头。”
“起火是因为锅炉爆了?”
众人均点点头。
赵明诚又问,“人都没事吧?”
“有两个小兄弟折了。秦官人还险些废了半边身。”
赵明诚没想到车没见到,先搭上了两条人命。“好生安葬吧,他的家人以后就有我出钱抚恤。不知作坊现在?”
众人闻言,都低下头来。
陶亭摘下自己的巾帽,“是我之过。折了安抚使的家当。如今这作坊已经全部被毁了。只请官人责罚。”
赵明诚闻言却笑,“这算什么?人家搞了几十年才搞成功的东西,我们这才干了几个月。如果我为这点事就责罚你们,以后更加没有人愿意为我办事。”
随安极有眼地搬了一把椅子过来。
赵明诚将腿上衣襟一掀,坐在台阶上对着众人道,“今日我就告诉诸位一个秘诀。这个秘诀就是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是创造新机器,制造轨道车,发明古来从来没有的东西,以后却能改变世界的东西。这样的发明创造,能是一次就可以做出来的吗?”
“答案当然是不能。今日只是把房子烧了,日后怕是有比这更困难的情况出现。可是每出一次错,就说明我们的方法有问题;而每排除一个错误,就说明我们离正确的方法又近了一步。”
众人听了,有人胸中燃起干劲,有人怕死想要逃走,有人觉得这个安抚使年纪轻轻只会装逼。
赵明诚又站起,“今日之事,是我的疏忽。我以后会给你们找块更大的地方方便你们动工,我还会亲自调用一支军队,以方便不时之需。日后若是再发生火灾,一定有士卒支援。我以安抚使的名义保证,今日发生的事情,不会再发生第二遍。”
陶亭听了,本来他想借着这个机会走人,没想到这小子这么坚持。
失败是成功之母,说的真好听啊。
等他亲自来动手做做,就会发现失败是成功的曾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