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初下江南 (求打赏月票推荐票!)
话说赵明诚刚刚离开汴京,章纤云和李师师才返回汴京。一路上官邸派兵相送,半个月的路程走了一个半月。二人从此对远行有了更大的阴影。
待回到家里,却得知赵明诚刚刚离开家。
章纤云哪晓得,这只是夫妻间聚少离多的开始。
赵明诚跟着陆林,徐星一路纵马飞驰南下。
这支军队轻装出行,只带了腰牌公文,一路上择官道而行。若论赵明诚有什么大的本身,除了通晓历史经文,还真没有什么特别的。可就冲着这份救世的心,便使得他气质由内而外散发出的都是正气。
论武功也没有什么高妙之处,论射箭也算不上天下第一。
但是往往这样什么都不太精通的人,反而能汇聚各方英雄。
平日里也不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人,一直在花荫之中寻花折柳。有道是好一个富家儿郎,性子养的温润,衣不沾土,手不碰腥。可只要一出来,踏泥踢花,飞沙走石,不在话下。一路尘土扑在面上,反而练出胆气来,披星戴月,星夜兼程,反而走出个双目炯炯,越来越有大将风范。
全然不是当初参与大战时的精神风貌可比,大抵是历经许多般事,磨炼心性,心中有了磐石无可转移的志向,一心一意只朝一个方向走。
甭管谁,看到赵明诚这双眼睛,就知道他未来绝对不是一般人。
这就是信念的力量,外化于形。身边最亲密的人都可以感受到他身上的能量磁场。
待八月初三,赵明诚等人已经一路路过唐州。他们一进入蔡州地界,立刻统一换上便服,各自跟着三位亲事官,分别向襄州、光州、庐州兵分三路前进。
三人约定,“事成之后,我们一起到广州会合。”
因为赵明诚带过兵,镇压三百个武士,这太简单了。只是一旦穿上便衣,事情便不一样,没有统一的服装,大家换上颜色不同的便衣,又没有令牌系在身上,若不是个个都是练家子,一个个十分强悍,一眼看去会让人想到乌合之众。
三人在一处林地里拿着地图画明路线,随后就准备出差,陆林比赵明诚年长许多,如今正是风华正茂的三十二岁,他拍了拍赵明诚的肩膀,问道,“赵亲事,其实用不着兵分三路。我们本可以结伴同行。”
赵明诚摇头,“不行,要探就探全貌。我们是官家的耳目,官家每天都在宫中,查不到全国各地的情况。如果我们不好好做事,官家就等于没有耳目。”
陆林闻言,眼前一亮,心中起了钦佩之心。不愧是赵明诚啊!
徐星有些反感赵明诚,他就是个俗人,没有他那么高尚,他就想赚钱养家而已。
随便吧。
这林中有一大片空地,林中独独开着一个口子,犹如碗口。
三人背道而驰,就要各自出发,赵明诚忽地又道,“你们可要小心行事,如果不仔细探查询问,回去之后,我可要揭发你们。”
“广州见。”陆林笑笑,随后拍马扬鞭而去。
徐星闻言也笑,可鼻子莫名有点酸,“你这个人……”
“我如何?”
“还是头一回见你这样的人。不过也算是名如其人。”
“闲话回头说。”赵明诚迫不及待想要看看南方是个什么情况,如果真的有起义就好了。
这个时候,中国人的国魂还在啊!国人的血性也还没有被消磨殆尽啊!
遇到事,还记得反抗,而不是一味地选择用善良和隐忍去解决问题。
赵明诚其实发自内心地希望,真的水匪起义了。
只要国人血性还在,点亮星星之火,那就是必然之事。
赵明诚领着人一路奔驰,径投淮南西路。
皇城司出门,亮令牌便一路通行无阻,因为身份特殊,有时候也不投驿站,免得出事。在进入庐州前,赵明诚又带着众人进了林子说话。
一百号人此刻一个也还没少。
赵明诚对诸位兄弟道,“这一回只是探路,用不着惊动当地官府。我们是皇城司的人,银子不缺使。现在给诸位兄弟分银票,诸位兄弟可各自取来使。一路上要吃什么都行,要做什么也都行。只有一样,不许暴露身份,更不许掉队,不许途中省亲。更不许吃酒赌博。若是我发现有谁犯,不要来找我说情。你只顾留在此地吃喝玩乐便是,待我回汴京上报此事,只说你们掉水沟里了。”
众人闻言,都应诺。
赵明诚坐在一个树墩上,又出言语,“你们这些人,入皇城司的时间比我还早,想必比我还懂皇城司的规矩。也不知道你们中有没有人执行过探事司的任务,不过对我而言都是一样的。加上我,我们有一百零一人。”
“我要把你们二十支小队伍。每队内部再分为伍,每伍五个人。设立伍长,带人出去探事。现在要进庐州,庐州人广,进去之后,小心探听,不要和人起争执。记住,探听消息才是重要任务。”
“按理说,探事司要员就三十多人,剩下的都是走卒。我本用不着对你们都委以重任。但是这一次不一样。我是官家钦点的探事司要员,这一回便是代帝下江南。尔等都是为官家办事,每个人都要耳听八方,眼观六路。”
“凡是遇到违背律令的,不合伦常的,有谋逆的,坑害百姓高官巨贾去不被处罚的,统统报上来。”
皇城司毕竟不是寻常队伍,这些人都是骁勇善战之士,且多了许多心窍。
赵明诚话还没说完,就有人提出质疑。
“我们此番只为保护赵亲事,为何赵亲事多派差事给我们?”
“是啊,此事完全没有根由。”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赵明诚一言不发。
等到大家伙小声嘀咕了一段时间,人群自然而然又安静下来。
“我只问你们三个问题。第一,这里谁是亲事官?第二,皇城司的内律第一条是什么?第三,出了事,是谁承担责任?”
众人鸦雀无声。
皇城司内律第一条,凡上下达命令执行不得延误,不得追问。
而探事司自有规定,亲事官本人权力极大,为此也多有条例限制。谁下的命令,谁就要负全责。
见众人都不敢说话了,赵明诚又问诸位,“还有别的问题了吗?”
大家自然都摇摇头。
赵明诚毕竟是杀过人的主儿,不怒自威。
“按照我的部署,五人一伍,分为一个小队。一天分早中晚午四个时间段,除去夜间,每个时间段出一伍沿路寻访。没有经验就自己总结经验,悄悄地听,小心地问。得到消息,自己汇总写在纸上。”
“众人可散开队伍。十日后,我们在江宁府会合。届时每个小队都要有所交代。”
“若是此行,你们一人能记载满一页记录,我就上报官家,为你们请赏。若是有人在中途泄密,你们互相监督,届时不必禀报我,就地正法便是。记住不要打草惊蛇。我听说你们都是百姓的孩子,替官家和我办事,就是为你们自己谋福利。”
“让你们去访查,凡是对民不利,对官家不利的事情,都要记录。知道吗?”
众将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应道,“诺!”
“先在此地歇息,你们各自结伴,报上姓名结册。”
众人有的牵着马去河边饮马,有的聚成一块分钱,还有的在点人。
大家伙各自议论,“赵亲事这是想干嘛啊?”
“这你们还看不明白,官家明面上是让查水匪的事情,实际上是去查有没有贪官污吏,官商勾结害民的事情。”
众人互相看着,“赵亲事真是不一般啊。这么为百姓着想,难怪能得官家信任。”
“确实啊。看着年纪轻轻的,但是这一路上过来,比我们这些常年出外差的人都要有耐力。不愧是少师的儿子。”
大家伙正在河边议论赵明诚的为人。
可早有人年纪轻轻就反抗过,吃过上头的苦,不敢和那帮人斗。
“这要是查出来,只怕我们报给赵亲事。赵亲事没事,我们有事。不死也得扒层皮。虽然现在上面在废除荫补制度,可我怎么听说,姓章的和姓赵的依靠荫补制度为官的人独独还坐在上位呢。我家里还上有老母,下有孩子。赵亲事背后有大靠山,他就算不成功,也有堂堂少师在后面,可我们呢?”
众人闻言,一个个都心中生惧。
有时候,人太聪明不是好事。你喊来一帮农夫帮你盖房子,只要给钱,可能话还没说完,人家已经动起手来了。而要让一群聪明人帮你做事,你就得方方面面都考虑的到,甚至于这群人干着干着,就开始动别的心思。
这伙人于是又来找赵明诚求情,“赵亲事,此事我们实在是干不了。若是上头追查起来,我们实在是没办法交差。”
“是啊。我们不隶属于探事司,此行本就是护卫策应赵亲事。此事已然超出我等职责所在,我们不敢奉命。请赵亲事恕罪。”
赵明诚自然生气,“官家下诏,让我们来探水匪,你们为何推推阻阻?”
“官家说的是探水匪,可是赵亲事是让我们下去探非法之事,若是真探出什么来,怕不是要掉脑袋!”有人异常激动。
这声音在林间异常突兀,惊的在场诸位都打了个颤。
赵明诚不禁站起来质问,“你们是禁军,怕什么掉脑袋的事情?打仗要身先士卒,如何探事却畏畏缩缩。你们这些人,懂不懂水匪之患的根源。官逼民反,民才落草为寇。如今不去查官,难道揪出来几个水匪就能了结差事。”
“按照你们这种做事的思路,人人都惧怕惹事,实则是每个人都默许贪官污吏可以肆意欺负百姓。”
此话一出,众人心头猛地一震。
赵明诚揪起那个总是畏畏缩缩的大汉衣领,“瞧瞧你们的出息。男子汉大丈夫,生当有凌云之志。如果这世道不公,那就去平了这世道。整天躲在家里,期期艾艾,你们以为编排些段子,嘲笑一番,事情就能解决。要我说,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救世主。”
“能够将你们拯救于水火之中的人,只有你们自己!”
赵明诚丢开那人,忽地又当着众人的面以剑指天,“我赵明诚今日对天发誓,倘若此行探查若出了事情,伤了任何一个弟兄的性命。我赵明诚一命抵一命。倘若伤了任何一个弟兄的毛发,我赵明诚去养你的妻儿老小。”
“若有违此誓,我赵明诚天打雷劈。”
话音落地,赵明诚再回头时,这一百将士齐刷刷作揖。
“我等愿为军都死而后已。”
赵明诚对众人作个揖,“我与诸位,皆是互相成全。待此事作罢,休要对外人提起此事。诸位日后若是还想跟着我赵明诚的,便来找我,我可将你们调入我的麾下。”
“我愿意。”
“我愿意。”
“我也愿意。”
赵明诚话还没有说完,这帮人一个个如雨后春笋似的纷纷站起。
赵明诚抬头望着天空,只见万里无云。
赵明诚道,“就让这万古长存的老天,为我等做见证。”
至此时,赵明诚为百姓做主的心已外显,自然聚得人心。
接下来的事情,也异常顺利。
赵明诚领着人马入了庐州,五人一伍,这就结伴四散外出,他们有人装作商客,有人装作农夫,一路上探听询问,不在话下。
赵明诚只留了十个人近身护卫,走了水路,一路上问渔家、上商船,只为确认江南有水匪的消息。
只是这些人一见赵明诚的模样,就觉得这小子是来找茬的,纷纷顾左右而言他,不肯告诉真相。当然也有赵明诚的因素,他不能喝酒,这帮人自然认出他是出自官府,所以都不爱搭理他。
赵明诚正苦恼呢,怎么这路上没个人给个答复。
“地方官府说江南水匪泛滥成灾,问朝廷要银两拨款,又说要上面派人镇压。这伙人为什么不肯说实话呢?还是说,我们已经进了贼窝啊。”
全子承道,“官人,有这个可能啊。方才那个渔家钓鱼的姿势都不对,船上的网也干了。这哪像靠船过活的人啊。”
【这本书本来就是实打实的掀宋,麻烦大家不要跳章。我发现很多人跳着看,然后还书评说些不符合事实的话。这就没意思了啊。欢迎大家来正版起点小说阅读本书。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