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少年(求打赏月票!)
吕惠卿笑道,“宰执心情刚烈,喜好刚愎自用,又无容人之度,一意排挤与之政见不合之人。为相者,既不能广开言路,又不能举贤任能,早已失去朝臣之心。去年宰执才在官家面前犯下不敬之大罪,幸得曾相公还朝,宰执这才有所收敛。”
“如今我等皆寄希望于曾相公。还请曾相公出面主持大局。”
吕惠卿做个揖,诸公便都起身作揖。
曾布坐在上座,他看着这一个个相貌恭顺的人,嘴上笑呵呵,还捋着胡须。心里却直犯恶心。吕惠卿这人是个豺狼,回来的目的就是要争夺相权,此人现在可以和他联手,一旦自己得势,绝对不可以再重用他。
至于其他人,都是些表面上的正人君子,背地里行各种淫乱之事,公公和儿媳妇扒灰,儿子和小娘搞到一起生孩子。家风不正,都已经传到门外了。
曾布笑呵呵拱手,“承蒙诸公抬爱,子宣若有重回朝堂的机会,届时一定在官家面前竭力陈词。只希望官家从此以后能耳清目明,身边再无权奸作梗贻误国家。”
“我等亦然替天下子民谢曾公。”
诸臣齐声拜谢,衣袂飘飘,合揖如祥云。
待得众人退下,曾布一个人坐在书房里,他看着兄长临终前遗留的诗稿,终究是心怀愧疚,辜负了哥哥的心意。
曾纡的到来,让曾布眉头一舒。
“我听说官家召见了你。”
“多仰赖叔公美言,官家听闻我略有文采,字写得不错,召我入宫。官家见我写的字后异常欣喜,已拔擢我入开封府。”
【曾肇:曾巩异母弟弟,今为中书舍人,上疏建议广开言路,昭雪元佑党人,改任翰林学士兼侍读,掌管起草诏令。】
曾布颔首,“好。”
在皇帝面前举荐门中子弟,必须要谨慎。绝对不可以轻易就提,若是皇帝第一次就察觉出世家大族背后的意图,会对被举荐的人心生厌恶,非但不会提拔,反而会连带对背后一整个家族产生怀疑。
所以曾家这一次提此事,大有试探皇帝心意的味道。如果官家给曾纡机会,那就等同于给曾氏再次崛起的机会。
曾纡有了消息,下一个就是他。
他的复起,总要来点前奏,让大家都知晓。
“父亲,孩儿听说赵明诚回来了。”曾纡忽然道。
“嗯。有什么事情吗?”
“我听人说,官家准允他在军器监继续他的发明,甚至官家还亲自给他拨了许多工匠。”
曾布颔首笑笑,“在朝堂上,执棋之人只有一位,从古至今皆然。其他人都是棋子,既然是棋子,便只是为人所执。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一个人享受了多大的殊荣,相应地也要付出很多。一个人拥有了旁人所没有的,那他也一定失去了平凡人皆拥有的。不需要羡慕旁人,做好你自己就是。”
“其实儿子不仅仅是羡慕他,也很佩服他。他有些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去做某些事的精神。我看这件事被那么多人诟病,可是他却从来没有改变过他的想法。或许他以后会失败,但是这种精神值得嘉奖。”
“当年墨门一脉在战国时代消失地无影无踪。有时候看着赵明诚的所作所为,我倒是很好奇,如果墨门没有消失,如今的中国大地又是什么模样。”
曾布听了,有些惊诧,这话他似曾相识。
四十年前,章惇也是在一众人面前这么评说苏轼的。“我觉得他以后会成为世人皆敬仰的世人,在座诸位除了我都不及他。”说罢,章惇还捧酒哈哈大笑。
曾纡,是他的骄傲。如今听到他说出这番话,曾布内心百感交集。
“如果以后,你和他同朝为官,他若是落难,你会为他仗义执言吗?”
“父亲,孩儿还没想过这些。孩儿只是顺口一说。毕竟,在我们大宋汴京如今少年一辈中,他算是数一数二的人物。”
曾布了解曾纡,说实话他不确定曾纡会不会像章惇那样对待苏轼,但是他心中的赤诚明净到了官场上,是一定会被官场浊流,权谋人性给击溃的。
可是,少年终究有少年自己要走的路。就和他曾经一样,从少年走到中年,走到暮年。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人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做你认为该做的事情吧。”
曾布说完这话,便低头看书了。
曾纡只觉得父亲今日有些奇怪,但见父亲无意和他多话,便退了出去。
这些时日,他一直待在家里,都很久没有出去和过往那些好朋友聊聊天了,也没有机会去诗会。
赵思诚,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上次用庶女的事情搪塞和赵家的婚事,已然是曾家对不住赵家;这一回又因为父亲之间的恩怨,他们又渐渐疏远。也不知道他是否因为种种事端对自己心生怨恨?
曾纡叹了口气,他走在园子里。园子里枝头上落满了雪,青年穿着白袍在园中流连忘返。园中挖掘出一道喷泉,就在假山下,即便是冬日,依旧冒水。寒气和水汽交汇,假山下时常浮起白色云雾。
曾纡就这样披着黑色斗篷来到院中。
他蓦然回首,却见远处一个女子正坐在亭台下,和自己的母亲姊妹们说话。
但见那女子穿着鹅黄色外袄,手上抱着一个暖炉,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头上发簪都跟着摇动。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果然妙!”
曾纡忍不住靠近,便踩着雪一步步走近。地上枯枝和落叶齐齐作响,曾纡就这样慢慢靠近,当她走近一瞧时,心里猛地一震。
只见女子生的明眸善睐,瞧着年纪有些大,可是脸上却仍旧挂着天真烂漫。
“依我之见,诗是诗,词是词。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女子说着,听语气颇为傲娇,胸腔里满是豪情。
曾纡再一闻,竟然闻到了酒香。
这时候,曾纡的母亲魏玩忽地看到了儿子。
“公卷,你怎么来了。快过来。”
李清照素闻曾纡之名,听说他擅长书画,也好诗词,只是为人低调,没得赵明诚那么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