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掀宋 > 第54章 主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5章 主动(求打赏月票!)

“四叔言重了。是德甫该拜谢四叔才是,仅仅是听我一席话,就愿意倾力相助。明诚感激不尽。”

章援却道,“你明知道朝中许多人不愿意打仗,但是你每次都在这件事上挺身而出。朝中的消息,我也有所耳闻。你这么做注定是要引起很多人不满的。”

“难得你越挫越勇,也越挫越强。到这个时候,还坚持以收复山河为己任。你有这种心志,不愁大事做不成的。”

赵明诚双目忽地一亮,“多谢四叔。”

“你我也算是忘年之交了。我欣赏你的志向。我听说你自从攻打了吐蕃之后,就一直在凤翔种种树、修河什么的,当然最出名的还是你去搞发明,说是要做出一种能够蒸汽的机器。没想到你还对机器制造发明感兴趣,没想到这么快你就做了工部侍郎。好——好——好——”

“当今官家,我却有三服。这其一就是官家会用人,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你如此热衷于机器发明,身在工部正可以让你大显身手。”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子浓重的醋味儿。

赵明诚太熟悉这种感觉了。这和章纤云说话一个调调。

赵明诚只能苦笑,“我这分明是个苦差。实不相瞒,如今工部的一把手是上官相公,德甫只负责做蒸汽机。若是做不出蒸汽机,官家那边我没法交代,更有满朝文武都在看着。四叔是不知道啊,创造发明一件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机器,那可是难如登天。”

“即便是有官家鼎力支持,有整个工部作为后盾,可还是连头绪都没摸到。”

章择知道他是谦虚,好在他还知道谦虚,章择笑笑,“你四叔我没什么大的本事,如今奉命在西北戍边,每日和折家、种家诸多名将在一起防边塞,日子异常艰苦。但是以我的能力,也就只能做到这样了。”

这话里有话,说赵明诚德不配位。

赵明诚粲然一笑,拱手对曰,“在我年少时,曾经有一位恩师,他跟我讲过一个道理。他说他教养了无数学生,但是他从来都不喜欢那些学堂里学识最多,能够考取功名的人,当然他也不喜欢那些整日惹是生非、不学无术的弟子。”

“在我的老师眼中,一个人的品德和才能同样重要。如果一个人有着极高的才华,可是心术不正,这样的人会危害国家,我的老师不愿意传学给这样的人。”

“我的老师说,他认为最好的学生既不是才能最高的那个,也不是不学无术的那个。而是资质平平、谦虚上进的弟子。”

“这就好比工匠制造瓷器,有上等品、有中等品、亦有下等品。无论是上等还是下等,都对国家有极大的危害。只有中等才能的人,他们才是国家的中流砥柱。”

“纵使德甫不才,可是德甫在工部侍郎这个位置上,却能保证新进工部的工匠都是实打实的行家,而不会因为亲戚血缘去找人坐在工部吃空饷。”

“是以纵使德甫不才,可是也好过那些只想着自己升官加爵、不为生民利益着想的人在位来的强。无使有德甫,不知如今的工部几人贪墨、几人吃空饷。”

“工部本是事关国家民生大计的重要部门,如今却沦落为后宫妃嫔、王孙公子的库房,说出来不知道天下多少百姓寒心。”

“国库空虚、朝廷腐败,都是因为蛀虫吃饱了之后会生下更多的蛀虫,蛀虫一窝蜂肆意妄为。德甫虽然不是什么有什么大才能的人,却好过蛀虫。”

这番话掷地有声,章援竟然久久不能回神。

他只能仓皇低首饮茶,以掩饰他那失控的脸色。

章援道,“西夏一带,倒是有不少来自波斯的手艺人,更有西夏本地的工匠。你我乃忘年之交,我自然该相助于你。”

章援也要面子,作为一个长辈官位做的比赵明诚小,他自然脸上无光;其二,他有意帮助赵明诚,但是不能以下级的身份去帮助,否则外人要觉得自己这个长辈在讨好他。

两难之下,只能说是忘年交。

赵明诚依礼谢过,随后拜别。

等到赵明诚走后,章援坐在原地那是捏着茶杯久久回神。方才赵明诚那番惊人的气势,刚刚爆发出来,章援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惧怕。

“这小子,脾气是真的冲。”

章择晃晃悠悠,腆着他的大肚腩走了出来。

“无使有德甫,不知如今的工部几人贪墨、几人吃空饷。这番话真的好耳熟啊。”

“这不正是曹孟德所言,使天下无孤,不知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章援将话头接过。

这话说罢后,两人皆相对惊愕沉默。

-----------------

中秋节过去了,汴河上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除了商船,剩下的就是几户达官贵人家的船只。有时间又愿意在这个节点出来欣赏风景的世家,掰着手指头都可以数出来。

只是这一次,赵明诚不是独游。

赵思诚请了他的许多朋友,赵明诚亦然邀请了许多和他素有故交的文士。

今日来的基本上都是年轻的太学生,做东的是鸿胪寺少卿赵思诚。

在他的商请下,曾纡也过来了。好好的游湖,因为少年人们的身份都变了,没有当初那么热闹。大家也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都已经学会了官场上那一套。

有一个年轻的太学生,名叫李迥,这人是李清臣门下的新弟子。他是李清照的从兄,因为有李格非的那层关系,今日也到来此地一同游湖。

中秋虽然已经过去,但是繁华景象尚未完全消退,以至于两层高的游船在湖上飘着,却能够在湖中心眺望到对面街道上红色的灯笼仍高高悬挂着。

古人也爱浪漫,生活的情调不仅仅比现代多,而且追求更为高雅、浪漫。

名义上游船,实际上众多才子佳人聚在一起,是要来作诗、对词的。

一伙人拿着上等的宣纸、上好的墨汁、砚台、一起在船上互相起题,一同作诗随后拿出来玩味吟诵。

文人相轻,看似大家伙都在互相指摘,但是内心却是十分愉悦欢快的。

十几个年轻人正在说着,忽地赵明诚透过陆林结交的陆家子弟陆德夫道,“我看我们今日这些人做的词,都没有李姑娘做的好。”

陆德夫经史子集功底扎实,鉴赏水平很高。

虽然他写的诗词不怎么样,但是大家写完后都要将诗词交给他看看。

“哪个李姑娘?”

陆德夫瞠目,“还能有谁?当今天下只有一个李姑娘。”

曾纡闻声看了过来,手中的笔忽地就停下了。

赵思诚知道曾纡还为李清照魂牵梦萦的,一听到李姑娘三个字,整个人魂都飘走了。

赵思诚接过曾纡手中写的那首词,拿起来站在甲板上吟诵。

“木落山明,暮江碧,楼倚太虚寥廓。素手飞觞,钗头笑取,金英满浮桑落。鬓云慢约。酒红拂破香腮薄。细细酌。帘外任教、月转画阑角。

当年快意登临,异乡节物,难禁离索。故人远、凌波何在,惟有残英共寂寞。愁到断肠无处着。寄寒香与,凭渠问讯佳时,弄粉吹花,为谁梳掠。”

此词一出,众人都收敛起来,纷纷看向曾纡。

“素闻曾学士才华横溢,今日一观,果然名不虚传。”

曾纡回过神来,“过奖过奖。对了,方才诸位因何事提到李姑娘?”

“还不是那首昨夜雨疏风骤。虽然汴京才子佳人甚多,人人都能写上几首诗词,乍一听觉得好听的比比皆是,可是经年累月下来,回头玩味吟诵。能让我等想起来的词作,竟然只有李姑娘的如梦令这一首。”

陆德夫说罢,众人都点头称是。

李迥笑道,“我这个妹妹,旁的都好,就是心气太高了。若是他心气稍微低些,如今怕是早就嫁人了。”

赵明诚忍不住道,“这怎么能说是她心气高呢,我看汴京的王孙公子中也没有几个人配的上她。以李姑娘的才学,放眼汴京,能配得上她的人寥寥无几。”

众人都一脸惊愕地看向赵明诚。

须知有关于赵明诚和李清照的风言风语已经够多了,首先光看这两个人的名字就感觉他们二人很和谐,再者两人之间的佳话已经够多了。

二人一人一首《好事近》,本就被称为珠联璧合之作。

赵明诚在这船上本来是一语不发,忽地在李清照的事情上大发议论。而他本人又是大宋的朝廷命官,堂堂大宋正二品的大官,出来游玩就说了这一句话。

众人并未多言,各自回头聊他们自己的话题。

不接话,才是高明。

“李姑娘言明,她日后将与诗词为伴,不再想着嫁人了。”

不知道是谁又冒出来这么一句,赵思诚目光如鹰隼、一下瞟到赵明诚身上。

也就是刚才,他忽地恍然大悟。

就是曾纡,他也察觉到了赵明诚的不对劲。难道说,赵明诚和他一样,都对李清照……

只是曾纡心思细腻,他很快就回忆起上次三人一起造访李格非家所经历的事情。原来当时李清照那副神情,是在看赵明诚的。

曾纡想到这一点,忽地心里最后那点幻想也破灭了。

李清照……也只有赵明诚才配得上他啊。

于是,曾纡忽地喃喃自语起来,“我早该想到的。”

曾纡猛地喝了几杯酒,随后便提议要提前下船。赵思诚怎么留都留不住,众人也都惊讶。

等到众人各回各家,赵思诚在走廊里围着赵明诚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打量了赵明诚一圈又一圈。

“二哥你这是做什么?”

“三哥儿,没看出来啊,你竟然还是个情种。倒是二哥我的不是,竟然这么久了,今日才参察觉你的心思。”

赵明诚厉色,“什么心思?我能有什么心思?”

“你身为诗坛新秀,平日里很少过问其他人诗词的事情。只有对李清照这个女子,你是再三夸奖,如今看来,这不是夸奖,这是安慰啊。”

“又是互相对诗、又是替她说话的。”赵思诚不住地拍着大腿,后知后觉地问,“我怎么才发现这件事呢?”

赵明诚自然不希望旁人看穿他的心思。

麻烦!

“可怜我这个做哥哥的,居然一点都不知道亲弟弟的心思。我还在为旁人说媒。”

“二哥,别胡说八道了。这要是传出去,我和李姑娘都没法见人了。”

赵明诚喝茶,不住地翻着茶盖。

赵思诚却一拍大腿,“不对啊,我怎么感觉,这个李姑娘人家也喜欢你呢。”

赵明诚身子一僵。

“子非鱼。”

“我虽然非鱼,可我也知道做鱼的滋味。现在想想,每次李姑娘见到你时,神情都是和见到旁人不一样的。”

“你越说越离谱了。”赵明诚的手腕微微颤动,目光却看向地面。

他心里响起一个声音。

以一个正二品的朝廷命官,去娶人家从四品官员的独女,很是足够。

只是唯一的区别只是在这正妻和旁妾的区别上。

在宋代,妾的名声可不好听。因为小妾是什么人都可以做的,而李清照,他是千古第一才女。

赵明诚不知道她愿不愿意。

见赵明诚皱眉沉思,赵思诚却拍了拍胸脯,“这就好了,只要你有这个心思,以后李姑娘也不用遭人非议了。”

“什么意思?”

“你们既然两情相悦,自然是该结成夫妇啊。再说了,李清照年纪也不小了,如果她能嫁给你,也是她的福气啊。”

“胡说八道。人家是从四品官员的嫡女,我如何娶她?”

“可你不娶她,没人娶她啊。她心高气傲,又擅长文学。汴京男子虽然有闻其名,可是大多数人都知道,这样的女子适合远远观赏,并不适合娶回家。道理很简单,她就不会持家,只适合摆在台子上看。”

“三哥你不一样,你已经有弟妹这样的贤妻,如今又官居二品,以官家对你的喜爱,未来未必不可以做宰相。以你的身份地位去娶李清照,那是最合适不过了。”

赵明诚却道,“这件事,需要经过很多人的同意。”

“三哥,这种事情,你情我愿就够了。你不要忌讳那么多,如果李姑娘真的心仪于你,你却迟迟不采取行动,那不是耽误人家吗?”

这番话将赵明诚忽地点醒。

是啊,他不主动,难道等着李清照人家姑娘主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