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掀宋 > 第55章 突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6章 突破

赵明诚忽地醒悟过来。

这可是古代,自己不主动,人家姑娘就只能一直干等着。

赵思诚见赵明诚开始原地打转,心知他是认真的。

碰巧章纤云过来,她自豪且满面柔光地挺着大肚子过来。

赵思诚见了率先站起来,“——弟妹来了。”

赵明诚看向章纤云,四目相对,章纤云感觉赵明诚好像做了什么亏心事一般。

“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没事。”赵明诚平声道。

“小事。”赵思诚漫不经心说出口,随后又拿扇子遮面。“三哥,等会儿再过来看你。”

赵思诚一溜烟走了。

章纤云好像隐隐猜到了什么。

她攥着拳头,坐在一旁栏杆上,“你倒是说话呀。”

“什么事都没有。”

“老实说。你我也都是大人了,难道如今出了事,还要哭哭啼啼跑去找公公婆婆吗?”

赵明诚被提醒了,这件事还非得告诉赵挺之不可。

“我喜欢上了一个姑娘。”

“哦。我说呢。”章纤云抚摸了一下肚子,抬头望望天。

赵明诚只敢在后面盯着她的一举一动,唯恐她突然哭出来。

“那你这是又要纳妾啊?”

纤云嗓子忽地半喑哑,说起话来带着哭腔。也许她自己察觉不出。

“纳妾,八字没一撇的事情。”赵明诚道,“而且有什么事情,我也会等你把孩子生下来再说。”

“只怕我等得,你也等得,人家等不得。”章纤云还是背对着赵明诚。

“纤云——”

“你别说了。你们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章纤云说罢,提着裙摆就要走。

赵明诚则在旁边一步步扶着她。

“你别生气。早知道你要生气,我肯定提都不提这件事。你是我明媒正娶的妻子,谁也比不上的。”

章纤云抬眼看着赵明诚,盯了好一会儿,“说这等话,你竟然不脸红。”

家中院子仆人在外看着这二人,不知道的还以为二人耳鬓厮磨、正在打情骂俏。

“这话是真心的。你若是不高兴,我不娶就是了。没必要为了一个外人,闹的府中上下不和睦。”

这话章纤云听着舒心多了。

他还分得清谁是内,谁是外。

作为一个世家仕女出身,章纤云自然受过士大夫阶层礼教熏陶。正室要大度,纳妾这种事,还真的她得自己出马。

否则外人要把她说成什么样了。

“她是哪家的姑娘?”

“你别问了,就当这件事没发生。一切都等你把孩子生下来。”

自己老婆正怀孕,赵明诚真不想在这个时候提这件事。

再说了,他除了李师师,本来也有同房丫头。

若是这个时候提纳妾,还他妈纳的是李清照,那亲老婆还不得气得流产。

“你是我亲老婆。安安心心养胎就是。”

【老公老婆:宋时山东人叫法。赵明诚老家正是山东青州。】

章纤云听了这声亲老婆,忍不住笑出声来。

“我又不是吃醋长大的,犯得着让你这样又怕又哄的。”章纤云用帕子掩饰眼中笑意,“告诉我她的名字,我去帮你先打听打听。”

赵明诚忙道,“不必打听。她不需要打听的。”

“这是为何?难道说她身份卑下?”

赵明诚摇头,早知道他就不应该提这件事。

“你怎么不听我的话了,怀孕了如此骄横不讲道理。南院还有要事,我先去看看。”

章纤云看着赵明诚慌慌张张逃离现场,心里纳闷,“我就问了几句,犯得着这样吗?”

章纤云坐在桌案前,隐隐约约想到一个名字,但是很快又打消了那个念头。

绝对不可能是她。

南院——

院子里的梨树上结满了果子,工匠们干活累了都坐在树底下纳凉。

秦传书扯着大嗓门,给汴京人士讲西北的风土人情。

吴敏之则在赵随安的监督下,每日上午下午各一炷香的功夫远眺远方,否则他那双眼睛怕是要废了。

待一回到屋子里,他们就开始画图。

没有直尺沿线,要么工匠用一根线条分别拉在两端轻微弹一下留痕迹,要么就是徒手画直线。

还别说,不管怎么样,他们总是能画的直挺挺的。

“有新进展了吗?”

吴敏之道,“我们需要合金,也需要一块更大的地方。院子太小,如今已经施展不开了。”

吴敏之看看隔壁院子,一墙之隔的另一边,那是火箭院重地。

“我向官家上奏,在南院分设新司,将你们迁出此地,在郊外做事。”

“这倒也是个可行的办法。可是如今我们身边还是人手不够,新进门的根本不知道我们是在做什么东西。说白了就是来吃空饷的。”吴敏之眨着眼。

天才也有天才的为难之处。和庸才们在一起,他自己倍感孤独,因为对方根本无法理解他。

“若不是这帮后来的拖后腿,指不定我早就做出来了。”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话可不假,想当初我们在凤翔,要什么没什么,全凭几个人集思广益才做出来。如今我给你选派来的,都是一等一的高手,从民间选出来的。”

吴敏之感觉自己说了也白说,赵明诚根本无法理解自己。

那些架构已经在吴敏之的脑海里浮现出来了,可是却总有缺陷,周围人又帮不上什么忙。

赵明诚忽地问道,“我为你找几个画师过来,你看如何?”

“找画师做什么?给我画遗像吗?”吴敏之咬着笔杆子,心里还在盘算那个活塞。

“我认识一个画画的高手,他可以画出你想要的图案。再说了,工艺工艺,二者总是分不开的。”

“谢谢你的好意。”

“明天我就把人送到这里来,你和他好好说。我相信他一定会对这件旷古工程有所助益的。”

吴敏之侧目望着赵明诚,见他那么坚定的神情,吴敏之莫名心里有了底。

“关于这个蒸汽机,让我最感到为难的就是你说的那个活塞。到底要怎么加进去才行?”

“我也不知道。”

“你这个人,嘴上说什么都不知道,可是东西是你提的,力学概念是你定的,工程是你向官家请求开始的。怎么到头来什么事情都安排给我们,你不会其实是知道怎么做这个玩意,故意留着不说考验我们?”

“留个鸟!我要是会做,还会和你在这里废话。”

吴敏之也不恼火,只是非常无力地捋着胡须感慨,“说的是——”

赵明诚望着院子里这个已经渐渐具有了现代手扶式蒸汽拖拉机模样的机器,心中多少有些感慨。

哪怕是等到他死前这个东西才问世,那他也不虚此生了。

“等到以后这个东西做成了,我不让朝廷使用这第一台机器,把它留给你。让你做纪念,这毕竟是你的心血。我还要上奏朝廷,给你记功。”

赵明诚说罢,却没有听到吴敏之回应自己,转身一看,却见他人已经不在了。再往下一瞧,原来他累极了,靠着门槛就睡了。

第二日,赵明诚就将在家潜心研究画荷花的张择端拎了出来,把他带进了南院。

如今的南院,那已经是人才荟萃。

只是表面上看起来,他们和大宋的军器监火药武器制造库根本扯不上关系。

张择端一到,很快就发挥了他应有的才干。

绘画,讲究空间抽象能力。

赵明诚安排的一点不错,张择端一到,那是工匠们让他画什么,他就立刻画什么。而且因为他画工精湛,能在别人喝口茶的功夫就把画给画好。

吴敏之毕竟不是画画的行家,有时候他想的东西到了手底下自己却画不出来。可是张择端却能,两个人一遇,很快就做出了容纳吴敏之设计的图纸。

吴敏之大喜,亲自拿着图纸跑来工部给赵明诚报喜。

赵明诚从不坐堂,基本上都是在作坊和工场和工匠们一起做事。

吴敏之被引去冶炼场,却见到了骇人的一幕。

只见大白天的,一般延伸进入地底,旁边还有岩石和泉水的冶炼场洞子里满是红光。

吴敏之不住地擦着眼睛。

吊板上装载着金属,用铁链拉着,来回往下将煤炭丢下去。

炼铁炉本就是依山岗修建的,炉膛截面略呈梯形。近处并有矿井七个,最深达六十米,井内放着坑木、柳条筐、铁锤、铁钎和陶灯盏等。

原本这里只有七十号人。赵明诚来了以后将做工的工匠数量提升到二百人。来回轮班倒班,三班倒。

工匠们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而冶炼场也不会停下来。

赵明诚需要大量的钢铁。

到宋代,炼铁竖炉的内形已略近现代高炉,具有炉腹角和炉身角。

赵明诚第一次亲临地下冶铁场,他就为眼前所见到的景象感到震撼。

难以置信,这样规模庞大的器物,居然出现在一千年前。

不知道历史上的中国后续是走错了哪一步,竟然有那么落后不堪的一面。

这种炉型有利于炉气合理分布,使炉况顺行,炉龄得以延长,是炼铁竖炉的重大改进。

所以只要有源源不断的铁矿石、煤矿石,就能产出大量的钢铁。

除了炼铁的,如今大宋汴京城周遭也采用了胆铜法冶炼铜器。

这些金属制品需要大量制造,这样才能推广使用。

宋代有色金属冶炼的杰出成就首推胆铜法。作为提取纯铜的水法冶金工艺,胆铜法在宋代得到很大发展,并成功地用于生产。

在哲宗皇帝在世时,张潜在信州、饶州等地设场用胆水炼铜,并着有《浸铜要略》一书。如今这等技术已经成熟,官府自然拿来推广使用。

赵明诚站在洞内崖下高处,四面火光映照,还有铁屑熔炼发出的刺鼻之味伴着。

地下排布着坑道,当冶炼好的金属从炉子里流出来,就会顺着坑道涌动出来,像是一条条金色的溪流。

吴敏之往下看,感觉下面星罗棋布的。

“赵侍郎,这场面真是壮观。”

“你怎么来了?”

“多亏了你送来那个人,他听了我的构思,很快就把图纸画出来了。我想我们这次可以制造一台新的更成熟的机器了。”

赵明诚眼前一亮。

“这还不赶快。我这就给你们找地方。干脆就选择在冶炼场旁边,日后也好方便取用耐高温的金属。”

“这法子可行。”

赵明诚在忙着蒸汽机的事情那是乐不可支,乐此不疲。但是在赵似、赵挺之、上官均等人的眼中,赵明诚却像是魔怔了一般。

赵似近日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眼看着赵挺之小黑吃大黑,变成全黑,不知道日后朝中又是个什么状况。

但是赵似知道,他的身体怕是支撑不了多久。

陆林陪着赵似,那是忧心如焚。整个大宋官场上下,人人都感觉大树即将倒塌,大家都想着彼此抱团更紧些,免得到时候出了事不能互相照应。

只有赵明诚,他一个人沉浸此间。

赵似召见他,他也是红光满面。他将图纸呈上,给赵似讲了他的新计划。

赵似本不对这个机器抱希望了,毕竟他活不到看到这个机器这一天,但是他还是细细看了一遍。

“重技术,用技术扭转大局。你倒是一以贯之,决定了就没有改变过。”

“也许这是唯一能改变大宋命运的方法。”

“大宋的命运——你听过推背图吗?”

“略有耳闻。只是明诚平日里不信那些命理学的东西,也不信什么推测。就算有天命,我也相信人定胜天。与其钻研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不如踏踏实实把机器做出来,推广起来。让每个大宋子民都受益。”

到此时,赵似不知道说赵明诚是少年之见还是天真了。

“朕听说,你去了工部之后,打发了那些依托关系进入工场的人下坑做事,逼得他们纷纷递交辞呈。”

赵明诚一顿。

“是。”

“注意安全。朕看你随从太少了,好歹也是正二品侍郎,身边起码有十个高手护卫才行。”

“怕是出门在外,太招摇了。”

“难道逼那些吃空饷的人递辞呈就不招摇了。人性本恶,你还是自求多福。朕也不知道能罩着你几时。你父亲也同样为你感到担忧。”

“微臣明白了。回去就招募十个高手在身边。”